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 2016年 10月 -2017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12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 98.33%)、生存质量评分( 97.67±3.24)分和护理满意度( 100.0%)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88.33%)、( 75.34±2.41)分、( 90.0%),而并发症指标( 3.33%)低于对照组( 21.67%),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点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这样不仅可以使患者心肌梗死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科收治4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治愈、25例显效、3例无效,无死亡。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护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老年 急性脑梗死 护理
  • 简介:无症状脑梗死(SBI)是指无卒中病史,无明确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由影像学或尸检发现的梗死灶;或虽有脑卒中,但影像学发现了非责任病灶.由于SBI无特异性症状和定位体征,临床上常常被忽视.本文回顾分析本院老年病科近3年SBI患者的临床资料,期加强临床医师对SBI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 标签: 老年 临床表现 CT检查 无症状脑梗死 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50~64岁为对照组(n=20),65岁以上为老年组(n=20),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2组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的发生时间、发生部位及治疗时间(26.5士3.1VS267士2.9)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老年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0%Vs25%,85%Vs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更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且预后较差,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同时配合后期药物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脑梗死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腔隙性脑梗死的疾病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住院的年龄≥65岁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46例,并对其危险因素和梗死部位进行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76.0%)和糖尿病(29.5%),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或狭窄(56.2%)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8.9%)在腔隙性脑梗死中也较多见。腔隙性脑梗死以基底节为主。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后循环腔隙性脑梗死相关性高(HR=2.552,95%CI0.05~1.35),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前循环腔隙性脑梗死相关性高(HR=2.645,95%CI0.76~17.9);心源性疾病可能是后循环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之一(HR=1.401,95%CI0.08~1.83)。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进行二级预防,大动脉粥样硬化仍是干预重点。

  • 标签: 脑梗死 脑缺血 高血压 糖尿病 小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由于老年心梗患者多症状不典型。病情复杂、严重、多变、突变、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故病情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本文总结42例老年心梗病人的整体护理体会,有助于临床老年心梗病人护理工作的开展。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60例中老年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从2013年7月起到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中老年梗死患者中选取其中的6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分析对象,观察这60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分析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中老年梗死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83.33%。结论对于脑梗死的防治,在进行降纤、抗凝和改善脑血流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对脑梗死疾病的认知度和理解程度。

  • 标签: 脑梗死 临床资料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0例老年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监护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康复护理76例病情得到控制改善,4例患者无效死亡。其中2例死于脑梗死,1例死于肺内感染,1例死于心脏猝死。临床有效率95%。结论对老年梗死患者采取预见性、综合性护理,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老年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自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行急诊直接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60岁将患者分为老年组(58例)和非老年组(5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死亡率及再梗死率的差异,从而总结出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比较分析发现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不典型症状和无症状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51.72%和9.26%、48.28%和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梗死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危害大,死亡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不典型胸痛和无症状,且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梗死率较高。临床医生应特别注意,以今早发现并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症状 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60-02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1。病人病情重而变化快,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对本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患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总结。结果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首发症状一般具有不典型性,大约占到34.2%。此病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患者在发病之后的24小时之内进行就诊,治疗的效果较好,反之,很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结论老年性的心肌梗死具有首发症状不明显的基本特点。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整体评估,以更好的提高老年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 标签: 老年 急性 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对老年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7-2023.7,以不同干预方案分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联合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MCMQ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S-QOL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梗死患者实施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纠正不良心态,提高疾病应对水平,对改善患者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护理 脑梗死 NIHS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