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梗死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 7 年 8 月 ~201 8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 老年梗死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 对照组 ,每组 35 例;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价值 。 结果: 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与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与运动功能高于对照组,组间检验 (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运用于老年梗死患者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种 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我科收治的42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效果确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心肌梗死 个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在老年梗死中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梗死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于我院接受检查的1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受试者的血清CRP水平,研究观察中患者CRP水平与梗死面积、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效果的关系。结果对照组的CRP阳性率为0,平均含量为(2.14±0.75)mg/L;观察组的阳性率为70.0%,平均值为(14.02±2.5)mg/L,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梗死面积越大者,CRP水平越高,各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本组轻型、中型和重型老年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7.18±1.08)mg/L、(14.97±2.08)mg/L和(21.33±3.28)mg/L,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病情好转者68例,CRP阳性率为52.9%,大于病情无好转者(32例,阳性率为71.9%),P<0.05,上述差异具有兢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远高于健康老年人,而且病情越严重,CRP水平越高,预后效果越差,其在判断老年梗死病情和预后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 64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的 32例为对照组,采用血栓通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 32例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NIHSS)。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 NIHSS分数( 11.21±2.36)分低于对照组( 14.95±2.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其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实践。

  • 标签: 血栓通 阿司匹林 老年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梗死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为老年梗死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个性化心理护理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及施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2至2018.4的68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干预组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患者对老年性脑梗死的认知水平、治疗配合度;护理前后神经功能以及心理症状;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整体护理干预组满意度、神经功能以及心理症状、患者对老年性脑梗死的认知水平、治疗配合度、护理投诉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老年性脑梗死 护理措施 施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的32例为对照组,采用血栓通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32例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NIHSS)。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NIHSS分数(11.21±2.36)分低于对照组(14.95±2.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其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实践。

  • 标签: 血栓通 阿司匹林 老年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开展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7 年 01 月~ 2019 年 01 月收治的 80 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0 例)与对照组( 40 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开展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SAS 、 SDS 评估水平。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 SAS 、 SDS 评分差异不明显( P>0.05 );护理后观察组 SAS 、 SDS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向心理,对提高医护依从性具有促进作用,进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临床具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药物对老年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我院88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老年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药物治疗组采取西医药物治疗,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组则采取西医药物加上温针灸治疗。比较药物治疗组、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组效果;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Fugl-Meyer量表分数、c反应蛋白、BI指数、NHISS评分;副反应。结果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组效果、住院时间、Fugl-Meyer量表分数、c反应蛋白、BI指数、NHISS评分相比较药物治疗组更好,P<0.05。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组副反应和药物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西医药物加上温针灸治疗老年梗死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控制炎症反应和改善肢体功能。

  • 标签: 温针灸 药物 老年脑梗死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药物对老年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我院 88例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老年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药物治疗组采取西医药物治疗,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组则采取西医药物加上温针灸治疗。比较药物治疗组、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组效果;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 Fugl-Meyer量表分数、 c反应蛋白、 BI指数、 NHISS评分;副反应。 结果: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组效果、住院时间、Fugl-Meyer量表分数、 c反应蛋白、 BI指数、 NHISS评分相比较药物治疗组更好, P< 0.05。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组副反应和药物治疗组无明显差异, P> 0.05。 结论:西医药物加上温针灸治疗老年梗死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控制炎症反应和改善肢体功能。

  • 标签: 温针灸 药物 老年脑梗死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4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2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纳洛酮+血塞通)与对照组(纳洛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0.2±25.7)分高于对照组(62.4±24.8)分(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3±5.2)分低于对照组(17.4±5.7)分(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老年性脑梗死 纳洛酮 血塞通
  • 简介:摘要目的将MRI于CT检查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均给予MRT与CT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MRI多发性脑梗死总检出率为91.25%,相比CT检出率57.50%明显更高(P<0.05);MRI在检查梗死数量、病灶大小、确诊时间等方面与CT相比更显更好,而CT检查所用时间短于MRI检查(P<0.05)。结论MRI在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价值,可提高检出率,值得应用。

  • 标签: CT扫描 MRI 多发性脑梗死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患的临床护理情况展开分析和论述。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一年内接受治疗的32名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患的一般资料,通过回顾性方式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临床期间采取针对性合理的护理方式,发现32名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病患的临床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护理前、护理后对比各分级病患的病情分布情况具一定差异。结论此次研究中通过对病患给予饮食干预、心理干预、定期监测生命指标、适宜运动量、健康教育干预、出院指导干预,可明显提升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患的护理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 老年病患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将 MRI 于 CT 检查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 80 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均给予 MRT 与 CT 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MRI 多发性脑梗死总检出率为 91.25% ,相比 CT 检出率 57.50% 明显更高( P<0.05 ); MRI 在检查梗死数量、病灶大小、确诊时间等方面与 CT 相比更显更好,而 CT 检查所用时间短于 MRI 检查( P<0.05 )。结论: MRI 在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价值,可提高检出率,值得应用。

  • 标签: CT 扫描 MRI 多发性脑梗死 老年患者
  • 简介:心血管疾病是人类主要致死疾病之一,我国约2.9亿人患心血管疾病,其中280万为心肌梗死[1]。心肌梗死多发于老年人,而老年人多伴有多种基础性疾病,不能耐受介入手术治疗,需通过药物保守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需长时间卧床休息,患者会有腰背酸痛、便秘等症状出现,舒适度严重下降,对患者病情的康复造成影响[2]。因此,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舒适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舒适护理是临床护理中的一种常用模式,强调整个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性感受.

  • 标签: 舒适护理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梗死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社区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康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的患者比例(94.87%>76.9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75.52±3.02)分>(64.08±4.17)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72.15±5.54)分>(63.37±4.36)分相对更高(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7.69%<30.77%)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7.02±3.06)分<(47.85±4.41)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老年梗死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在提高护理效果的同时,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加快其康复进程。

  • 标签: 脑梗死 老年患者 康复功能锻炼 社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梗死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老年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西药加上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梗死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血府逐瘀汤 治疗有效性
  • 作者: 张新阁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莱州市神堂卫生院    山东莱州     261400)     【摘    要】    目的:探究老年脑梗死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该时间段内对我院数据库进行调查分析,其中93例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个体资料作为实验样本,按照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中实验样本量为43,非感染组中实验样本量为50。对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患者死亡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和感染组相比,非感染组患者的意识障碍、难以下咽、侵入操作、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比例更低,其中感染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期间,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而在对患者进行管理时,需要做好相应的危险因素防范,这样能够大大降低肺部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患者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  【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梗死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32例老年梗死患者均是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将13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运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进行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在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上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 脑梗死 患者 早期康复护理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