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脑梗死(SBI)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对2000.3~2004.12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324例老年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率占住院老年梗死的26.54%,且SBI患者中有高血压68例,占79.06%;高血脂52例,占60.49%;糖尿病40例,占48.84%;心脏病33例,占38.37%.结论:老年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率与老年常见病密切相关,应及早防治常见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 无症状脑梗死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所2013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6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2%。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02—2013.02期间我院收治的33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在71±3岁,并及时给予病情观察和临床症状准确评估,生命体征监测、有效供氧、心理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结果无一例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19例患者得到治愈,占57.58%;好转14例,占42.4%。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积极预防,防患于未然,积极有效的护理是进一步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心得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SCI的危险因素、合并疾病、影像学表现及TCD上的改变及特点。方法选择确诊的老年梗死患者332例,分为SCI组和CI组,检查血生化,根据CT和MRI将病灶分度,用TCD检查血液动力学改变,比较二者特点。结果二组中脑梗主要集中在(70~80)岁,大都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和DM,但SCI组中DM多于CI组,CI组中TIA多于SCI组,P〈0.05.影像学上SCI以单发小病灶,Ⅰ度和Ⅱ度为主;CI以多发大病灶Ⅲ度和Ⅳ度为主,有统计学意义。TCD方面SCI组和CI组中首次诊断为脑梗者,各条血管血流速度均普遍增快,而CI组中既往有脑梗史者,除VA,BA减慢外,其余血管流速基本正常.二组有显著差异。结论SCI的危险因素是高龄,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和冠心病。多发生在不影响运动的“静区”.单发的小病灶.Ⅰ度和Ⅱ度为主。

  • 标签: 无症状性脑梗死(SCI) 有症状性脑梗死(CI) 经颅超声多普勒(TCD)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AMI患者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7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随机选取的60例非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57例(74.03%)好转出院,疗效显著,但治愈率仍显著低于普通组(9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结论老年AMI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预后较差,应加强对其诱发因素及临床特点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 标签: 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梗死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梗死并发低钠血症病人临床资料和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58例低钠血症患者均得以纠正。结论老年人低钠血症易被原发病症状掩盖,故应加强对老年梗死病人的病情观察,应提早发现低钠血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预防与纠正。

  • 标签: 脑梗死 低钠血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农村老年梗死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接诊的农村老年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抽签法对患者分组,30例患者进入对照组、30例患者进入观察组,分别通过常规康复护理及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AM-L评分及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康复护理 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到2022年7月收治的老年梗死患者46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应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95.65%)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脑梗死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急性肾梗死与非老年急性肾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52例经影像学证实的急性肾梗死患者,以年龄≥65岁为界分为老年组(17例)和非老年组(3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数据、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与非老年组患者比较,老年组血栓栓塞性急性肾梗死更多见[82.4%(14例)比45.7%(16例),χ2=6.290,P=0.012],更多合并心房颤动[64.7%(11例)比34.3%(12例),χ2=4.290,P=0.038)]、冠心病[(52.9%(9例)比8.6%(3例),P=0.001)]和肥胖[40.0%(4/10例)比8.0%(2/25例),P=0.043],更少为吸烟者(P=0.007),腰痛症状少见(P=0.038),血小板计数较低(P=0.016)。老年患者从就诊至确诊的时间短于非老年患者[18 h(2~192 h)比48 h(2~552 h),Z=2.404,P=0.021]。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是最主要的确诊方法,抗凝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老年患者和非老年患者治疗开始至症状消失及住院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 d(1~9 d)、11 d(4~50 d)和3 d(1~12 d)、13 d(2~64 d)。两组均无患者院内死亡。随访(39.4±35.8)个月,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源于心脏疾病的血栓栓塞是老年急性肾梗死的主要病因。尽管老年患者相对早地得以确诊,但治疗后预后与非老年患者无异;同时,延迟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仍然很常见。

  • 标签: 急性肾梗死 血栓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对老年住院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住院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措施。结果:在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措施在老年住院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显著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配合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保障生活水平,维持患者稳定的心理情绪,护理质量也较高,值得参考。

  • 标签: 老年 综合评估护理 住院脑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找到出血性脑梗死诱因。方法收治了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了CT/MRT检查,并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脱水、脑保护、止血等一系列支持性治疗措施,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诱发老年出血性脑梗死的原因。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6例,恶化5例,死亡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患者完全治愈45例。其中大面积脑梗死、皮质梗死、脑血栓以及高血糖等是诱发出血性脑梗死的因素。结论准确检查与诊断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清楚诱发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因素,掌握患者病情,及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和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治愈率。

  • 标签: 老年 出血性脑梗死 治疗效果 诱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间开展本次对比实验。纳入实验样本均是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梗死患者(共计80例),所有参与者进行双盲随机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纳入40例患者,将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作为此次研究价值的参考依据。结果:观察组效果较为理想且可实施性能较高,考察各项指标评分均显优,较另一组(P<0.05)实验数据有价值体现。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梗死患者中的有效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老年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呈非典型发作者较多,年龄越大,此种倾向越明显,易造成误诊.现报告4例如下.(收稿:2001-02-04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梗死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老年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醒脑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MMP-2、MMP-9及sTRAIL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醒脑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1.38%比75.86%,P=0.024);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2、MMP-9及sTRA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醒脑静组MMP-2[(84.27±15.35)ng/L比(77.51±13.47)ng/L]、MMP-9[(109.24±26.51)ng/L比(97.52±28.16)ng/L]及sTRAIL[(80.17±14.63)ng/L比(72.65±10.56)ng/L]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老年梗死患者MMP等活性物质水平,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措施在老年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病情恢复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5年6月—2018年2月66例老年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n=33)采用系统性康复护理,对照组(n=33)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肢体协调功能、语言功能等方面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梗死患者开展早期系统性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对患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老年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