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科收治4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治愈、25例显效、3例无效,无死亡。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护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老年 急性脑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前心绞痛与临床预后关联。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其中45例存在梗死前心绞痛,作为观察组,35例无梗死前心绞痛,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后心衰、心绞痛等情况,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8例(17.8%)患者在入院就诊时存在胸痛症状,持续时间不少于12h;对照组7例(20.0%)患者存在胸痛症状,症状持续时间不少于12h;观察组梗死后心绞痛为6.7%,低于对照组的14.3%,梗死后心衰为2.2%,高于对照组的11.4%;不良反应率为4.4%,高于对照组的2.6%。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前心绞痛与临床预后无明显关系。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前心绞痛 临床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梗死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老年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醒脑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MMP-2、MMP-9及sTRAIL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醒脑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1.38%比75.86%,P=0.024);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2、MMP-9及sTRA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醒脑静组MMP-2[(84.27±15.35)ng/L比(77.51±13.47)ng/L]、MMP-9[(109.24±26.51)ng/L比(97.52±28.16)ng/L]及sTRAIL[(80.17±14.63)ng/L比(72.65±10.56)ng/L]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老年梗死患者MMP等活性物质水平,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的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将89例患者分为普通组和高龄组,两组患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检查指标、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普通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指标中TO、TS及SDNN均高于高龄组,而24h复极指数则低于高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及E/A值均低于高龄组,而LVEF值则高于高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患者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再发心梗率及死亡率均低于高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心脏超声检测结果有所差异,这些差异对判断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心梗 心脏超声 特征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影像特点。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69.69岁。另选择非糖尿病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0.55岁。做实验室检查,行颈部血管超声和头部MRI,分析两组患者影像特点。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高血脂史比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老年急性脑梗死组(P〈0.05)。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高于老年急性脑梗死组(63.75%vs47.50%;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部分位于颈总动脉窦部,斑块呈强回声、混合回声或低回声。两组头部MRI病灶均以单发病灶为主,病灶空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明显,不稳定斑块增多,血脂检测及颈动脉颅外段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预防急性脑梗死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糖尿病 老年人 影像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干预施。结果经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均5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一般护理措施与整体护理措施,比较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而言,给予整体护理模式能更好的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从而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肌梗死 恢复期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所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到院就诊的老年梗死患者6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分别研究,对于常规组患者为实施常规护理,对于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如果两组患者的差异较大,则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果经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后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情况出现了实质性的区别,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老年梗死患者无论从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还是患者的恢复情况来说都要明显的比对常规组患者好,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研究证明,在老年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脑梗死 临床护理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