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铝碳酸镁和西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胆汁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2023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铝碳酸镁和西沙必利)和对照组(西沙必利),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胆汁反流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务人员将铝碳酸镁和西沙纳入到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方案中,有利于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提高了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铝碳酸镁 西沙必利 胆汁反流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潘立酮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24h胆汁的干预价值。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30例,分试验组、对照组,分别采用多潘立酮、铝碳酸镁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反流次数较低,反流总时间较短,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潘立酮可有效降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24h胆汁反流次数,改善病情,效果显著。

  • 标签: 多潘立酮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进行胆汁返流性胃炎治疗的102例患者病例。依据临床情况随机分为中药汤剂加减治疗组(57例)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进而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对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安全性高、无副作用。其疗效作用对胃炎症状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的推广。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药汤剂加减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梅毒相关婴儿胆汁淤积的临床表现。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三科收治的先天性梅毒同时合并婴儿胆汁淤积的20例患儿,男13例,女7例;年龄51(25,69)d,年龄范围为2~238 d,诊断明确后给予青霉素标准疗法驱梅治疗,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所有20例患儿进行分析,发现梅毒相关胆汁淤积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转氨酶升高[100%(20/20)]、皮肤巩膜黄染[100%(20/20)],其次为全身皮疹(皮肤红斑或斑丘疹)[65.0%(13/20)],其余包括肝大[50.0%(10/20)]、鼻塞[45.0%(9/20)],长骨平片提示骨膜反应[35.0%(7/20)]、干骺端透亮影及锯齿样变[30.0%(6/20)],皮肤破溃[15.0%(3/20)]。治疗后总胆红素[66.5(33.7,77.8)μmol/L]、直接胆红素[21.5(10.3,46.4)μmol/L]、丙氨酸转氨酶[51.5(30.0,103.5)U/L]、天冬氨酸转氨酶[44.5(21.5,88.8)U/L]均低于治疗前[142.4(114.7,179.0)μmol/L、88.5(62.0,111.5)μmol/L、124.5(86.8,210.0)U/L、117.5(83.0,149.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儿进行电话回访,除2例失访外其余18例患儿未再出现黄疸反复。结论梅毒相关婴儿胆汁淤积可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转氨酶升高、全身皮疹(皮肤红斑或斑丘疹)、皮肤破溃、肝大、鼻塞等,一旦明确诊断给予青霉素标准疗法驱梅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

  • 标签: 梅毒 婴儿胆汁淤积 皮疹 丙氨酸转氨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针对自身抗原——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E2亚单位(PDC-E2)免疫耐受性的丧失是PBC发病的根源。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特有的免疫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PBC发病的积极参与者。近年来,PBC的检出率逐年提高,但临床上仍未改变熊去氧胆酸单一用药的格局,深入了解PBC的免疫发病机制将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肝内胆管上皮细胞 免疫发病机制
  • 作者: 丁瑞伟 李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沈阳 110004 丁瑞伟现工作单位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 266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沈阳 11000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为胆汁淤积症的112例早产儿(病例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相同数量、胎龄及出生体重与其相近的非胆汁淤积症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了解早产儿胆汁淤积症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其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结果病例组112例,男女比例2.02∶1;胎龄25~36周,中位胎龄(四分位间距)30(28,31)周,胎龄<32周者占78%。出生体重440~3 840 g,中位出生体重(四分位间距)1 142(979,1 300)g,出生体重<1 500 g者占83%。病例组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开始肠内喂养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分别为37 d、62 d、5 d、37 d,对照组分别为23 d、45 d、4 d、2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分别为16.1%、15.2%、91.2%,对照组相应疾病发生率分别为4.5%、6.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发生胆汁淤积后体重增长速度8 g/(kg·d),对照组体重增长速度13 g/(kg·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外营养时间久是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胆汁淤积症多见于超早和极早产儿或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胆汁淤积症促使发生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并延长住院时间;肠外营养时间久是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早产儿 胆汁淤积症 肠外营养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脏小胆管为主要靶器官的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在我国PBC并非罕见,但PBC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仍待提升,为进一步规范我国PB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及指南的基础上,撰写了本规范,旨在提高临床医生认识PBC的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的水平,以期对其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和科学的随访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9岁女童因转氨酶升高4年就诊,患儿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呕吐、偶有皮肤瘙痒、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阳性,肝脏活检显示汇管区小叶间胆管结构消失,肝细胞胆管化,汇管区门静脉结构消失或欠清,确诊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治疗,随访3个月患儿皮肤瘙痒好转,肝脏酶学指标未进行性升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护理。方法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围产期的护理。结论通过加强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护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医护间的积极配合,真诚地护患交流和支持,使早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得到了明显降低。

  • 标签: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对2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6例PBC患者中女性21例,男性5例,男女为14确诊时平均年龄为55岁,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乏力、皮肤瘙痒、纳差、黄疸、肝脾肿大等,晚期患者多有腹水。实验室检查多有ALP及G-GT,异常升高,所有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阳性,腹部超声及MRCP检测胆管系统正常。合并症其中有6例患者合并胆囊结石;3例合并干燥综合症;2例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分期Ⅱ期3例;Ⅲ期8例;Ⅳ期15例。治疗及预后所有患者均应用雄去氧胆酸胶囊及甘草酸制剂治疗,有效率达84.6%;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1例死于肝性脑病;治疗无效1例。结论PBC患者好发于中年女性,起病隐匿,临床上以乏力皮肤瘙痒黄疸为主要临床特征,以ALP及G-GT异常升高,腹部超声及MRCP检测胆管系统正常及AMA及AMA-M2阳性为主要诊断依据,熊去氧胆酸为首选药物,早期治疗效果好,晚期则预后较差。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 熊去氧胆酸
  • 简介:作者简介邵文革,(1971年4月-)男,汉族,河北省承德县,本科,学士,副主任医师,从事消化、肝病专业研究。摘要目的就9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Mayo评分与Child分级进行评估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9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根据本组患者入院24h内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血清胆红素、腹水、肝性脑病等情况来计算Child-Pugh评分,再累加每例患者5项分值后进行定级,同时,对患者的水肿、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年龄、血清胆红素等进行统计。结果按照Child-Pugh评分分级标准将本组9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A、B、C级,然后对Mayo评分各个区间中不同级别的例数进行分别计算,同时对Mayo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Mayo评分与Child-Pugh分级成正比,Child-Pugh分级越低,那么则Mayo评分越小,且Mayo评分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结果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P<001)。本组9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有64例(6464%)分布在4000~6999区间之内,有18例(1818%)分布在大于7000区间;有17例(1717%)分布在小于4000区间。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例与单纯PBC病例在Mayo评分之间是没有较为显著的差异,但是当单纯PBC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时,那么Mayo评分就会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增加趋势,且与代偿期肝硬化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1),提示病情严重程度与Mayo评分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应该结合患者的治疗措施、衰竭脏器、并发症、基础病变的多少等次要因素来开展更加广泛的临床统计,建立合适的比测系统。将临床经验、多因素分析与Mayo评分系统、Child-Pugh分级法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必将为判断PBC患者预后提高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估手段。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Mayo评分 Child分级 评估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铝碳酸镁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观察条件的门诊病例119例,治疗组65例(铝碳酸1克,每日三次,口服),对照组54例(硫糖铝,每日四次口服)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2%。X2=10.876,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铝碳酸镁应用于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较好。

  • 标签: 铝碳酸镁返流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口服药物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选择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最佳用药方案。方法选择4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胆维他联合康复新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吗丁啉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及胃镜复查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很快消失,胃镜复查治愈率高,临床疗效及胃镜复查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维他联合康复新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胆维他康复新干预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对ICP的重视,每次产前检查时常规询问是否有瘙痒;如有瘙痒,及时跟踪做肝功能检查。熊去氧胆酸又名乌索脱氧胆酸,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减少胆酸及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胆酸水平,改善胎儿环境。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总胆汁酸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结论当肝功能损害时,虽然胆汁酸和胆红素都是从胆汁中排泄,但血清胆汁酸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即胆汁酸比胆红素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而且血清胆红素受着生成率、器官灌注等因素影响,因此不一定能直接反映排泄器官的功能;而胆汁酸代谢主要受排泄器官所控制,因此能特异地反映有关排泄器官的功能。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 检验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