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 1

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于艳芳

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于艳芳(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医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201)

【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005-01

我院在对1097例胃镜检中,对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197例进行了治疗,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97例中男117例,女80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2岁,以30-45岁为最多,合并胆道疾病18例,胃次全切15例,吸烟28例,均为男性。

2临床表现

最突出症状为持续性上腹涨痛或烧灼痛餐后加重,伴有胆汁性呕吐,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用制酸剂或解痉药不缓解。

3内镜所见

197例病人内镜下均可见胃腔内胆汁反流液或见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呈黄色泡沫状反复从幽门口涌出或幽门口持续开大。胃黏膜充血,水肿或弥散性暗红色伴点状出血,以胃窦部最为显著。胃黏膜活碱病理示炎细胞浸润,部分腺体肠化或不典型增生。

4方法

莫沙必利5毫克,每日3次,饭前服,共4周。呋喃唑酮0.2克,每日3次,饭后服,共2周。雷尼替丁150毫克,每日2次,共4周。用药期间戒烟酒。

5治疗结果

进行踪观察2周后167例病人上腹痛明显减轻,恶心呕吐并好转,有效率达75%。用药4周后除5例仍有轻度上腹隐痛外,其余均无不适,有效率达92.8%。副作用:恶心5例,皮疹2例,头昏1例,腹泻2例,对症治疗均能耐受。4周后再进行胃镜检查示胃黏膜充血水明显减轻,轻黏膜病理示炎细胞浸润减轻。

6讨论

胃手术(胃次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和幽门成形术)后引起

胆汁反流性胃炎已被人们所公认。但非手术病人却逐渐增多,其发病主要原因是胃幽门括约肌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所致。而精神紧张,生活缺乏规律,情绪不稳定,吸烟患有胃肠胆道疾病等因素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使胃肠功能紊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使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其中胆汁肠液和胰液中的磷脂与胆汁和胰消化酶一起能溶解粘液破坏胃黏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弥散入粘膜而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H刺激肥大细胞使组胺分泌增加,后者又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增多,造成恶性循环。另外胃泌素胰泌素胆囊收缩素分泌平衡失调,吸烟者烟草中的尼古丁也能使幽门扩约肌功能失调。莫沙必利为促胃动力药,是选择性5羟色胺第4受体激动剂。能激动消化道粘膜下神经丛的5-HF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而产生消化道的促动力作用,增强胃排空,协调胃窦,十二指肠运动,抑制胆汁反流。胆汁反流性胃炎为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往往合并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呋喃唑酮对幽门螺杆有杀灭作用并能有效的抑制单胺氧化酶,使单胺神经递质活性增高,植物神经功能恢复正常。雷尼替丁为较强的H2受体拮抗剂,能明显抑制胃酸分泌。因此,作者认为莫沙必利,呋喃唑酮,雷尼替丁联合应用具有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三重作用。一是增加胃动力并使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更加协调,从根本上抑制胆汁反流。二是杀灭HP,减少了使病情加重和难愈等因素。三是抑制胃酸分泌,阻滞H+的逆弥散,增强了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本组病人三者联合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且药价低廉、简便易行、副作用少。本组病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可能与吸烟有关。同时还应注意休息,解除紧张情绪,生活有规律,戒烟等同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