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感染疾病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管理对策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 201 8 年 4 月至 201 9 年 9 月在感染疾病科发生的 40 例护理行为危险事故,根据资料分析事故发生原因。结果: 40 例危险事故中交叉感染占 42.5% ,毒液处理不当占 22.5% ,针刺伤患者占 15% ,肺部感染占 26.7% 。预防措施实施前危险事故发生率为 8.37% ,预防措施实施后危险事故发生率为 1.55% 。结论:规范化的操作和严格的流程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帮助患者护理人员减少风险。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 感染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感染疾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对干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以感染疾病科患者58例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感染性疾病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疾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感染疾病科患者58例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感染性疾病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应用情况。方法:文章研究人员选取时间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共选取研究患者148人,患儿研究信息均源自儿科门诊病例系统,收集该年度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的详细资料,分析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研究共有148例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处方,使用的抗感染药物共8中,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阿洛西林,占比37.16%,使用率最低的为青霉素,占比5.41%;研究中小儿常见呼吸道感染疾病共6种,其中联合用药超三种以上的疾病种类为支气管炎、气管炎和肺炎。结论: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中,抗感染药物两联疗法较为多见,临床上普遍存在“经验用药”现象,病原菌培养没有完全普及,需要临床充分重视。

  • 标签: 小儿 呼吸道 感染性疾病 抗感染药物 应用情况
  • 简介:摘要甘草甜素(glycyrrhizin ,GLY)是药用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发现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和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进展,GLY在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探索。现就GLY在感染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甘草甜素 耐药 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透射比浊检测试剂盒于7170A分析仪上检测150例感染疾病和50例非感染疾病患者血清中PCT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①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PCT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PCT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PC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时,PCT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感染性疾病 透射比浊
  • 简介:摘要降钙素原(PCT)是近年研究较多的感染相关性生物标志物,被认为是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等疾病的预警指标,其与全身细菌性感染、呼吸道感染感染疾病均有密切关系.PCT可以作为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以及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工具,在理论与实践上对治疗肺部感染有指导意义.关键词降钙素原;呼吸道感染;临床运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进行感染疾病治疗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治结果进行探索分析。结果30例完全治愈,18例好转,13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7.14%。结论经临床用药,妇产科感染疾病的疗效满意,但需加强基层医院的管理,严格要求医疗操作的无菌,尽可能减少妇产科感染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诊断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外科感染疾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收治外科感染疾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39例给予血必净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外科感染疾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病人短期内感染得到控制,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未有明显增加。结论:血必净是治疗外科感染疾病较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感染性疾病 外科
  • 简介:摘要儿童感染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除了维持钙和磷的稳态外,还能够影响儿童感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此文就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在儿童常见感染疾病中的预防及治疗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维生素D 儿童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儿童脑膜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感染类型将其分为细菌性脑膜炎30例以及病毒性脑膜炎32例,同时选取50例正常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细菌性及病毒系那个脑膜炎中变化情况。结果病毒性脑膜膜炎组PCT的值为(0.21±0.14)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性脑膜膜炎组PCT的值为(5.25±3.01)ng/ml,升高明显,与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对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降钙素原 儿童 脑膜炎
  • 简介:摘要感染疾病学由传染病学演变而来,部分感染疾病具有传染性;感染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种类多,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可单个或多个被感染侵犯并产生免疫反应以及病情复杂等特点;感染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问题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要解决感染疾病的临床防治问题,应用生物医学模式将思路局限于某一系统、器官、组织显然不利于感染疾病的科学诊治;必须在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指导下,应用整体整合医学(HIM)的方法开展临床诊疗。本文以中国感染疾病科需要重点关注的4组疾病感染疾病、急性发热、长期不明原因发热(FUO)和肝硬化性心肌病(CCM)诊治为例,阐述HIM在感染疾病科应用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 标签: 整合医学 感染性疾病学 传染病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 肝硬化性心肌病 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疾病进行治疗实验,研究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抽取90例患有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疾病的患者,让这些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对比术前术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控制情况,记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有效治疗为100%,其中78人痊愈,12人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术后走访中发现仅有3人发生复发的情况。结论对90例患者的实验表明,已确诊的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疾病患者经过手术和相应抗生素等药物的治疗,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肛肠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流行告诫我们必须关注病毒源性的呼吸道感染,特别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正视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感染的严峻性的同时应关注非典型微生物及其感染。我国儿童哮喘的诊断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应从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注意环境对哮喘发病的影响以及合理使用现有的哮喘治疗药物等诸多方面提高儿童哮喘的防治水平。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了分析老年患者感染疾病的危险因素,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文从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并采用是否具有并发感染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了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其中感染组100例,未感染组300例,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和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时间越长、抗生素使用量、侵入性操作、激素和免疫制剂都是导致老年患者感染疾病的相关因素。通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侵入性操作和抗生素使用量是老年患者感染疾病危险因素当中的独立因素。结论需要根据感染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和抗生素使用次数,进而降低感染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感染性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肛周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治愈8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89%,且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比较,有着明显差异(P<0.05),且经1年随访发现,各有1例患者出现肛周脓肿与肛瘘复发。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疾病患者对应手术治疗与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肛周感染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