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戴霞红 邓斌 徐威 蒋琦 魏健健 盛国平 李用国 连建奇 兰英华 李俊晓 黄春美 汤灵玲 李兰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 310004;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3,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感染科,邹城 273500,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 310004,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杭州 310058,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150001,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染科,西安 710038,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感染科 315202,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附属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 310004;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杭州 310003
  • 简介:摘要感染疾病门诊作为传染病的前沿阵地,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支点。感染疾病门诊的规范建设是保证医疗安全、避免医院感染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的重要支撑。感染疾病门诊的亚专科门诊包括发热、肠道、结核、艾滋病及肝病门诊等,本文根据各亚专科门诊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从规划设计、建筑布局、设备设施配置、人员配备和管理、日常管理要求和示例角度对常见的特定感染疾病亚专科门诊的规范设置进行阐述。

  • 标签: 传染病 感染性疾病 门诊医疗 发热 肠道 结核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危型HPV感染与女性阴道感染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1287名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接受HPV检测以及阴道微生态检测,将两组检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这1287名患者中HPV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总共有301位,呈阴性的患者为986名,阳性检出率为23.39%,而这些患者中经过阴道微生态检测检查出患有阴道感染疾病的患者总共有718位,发病率为55.79%。对比患病群体与未患病群体的阴道清洁程度,发现阴道清洁度越差的患者发病率也越高,且患有阴道感染疾病的患者高危HPV检出阳性率也要高于未患病的患者。结论:女性产生阴道感染疾病的原因与其高危HPV检出阳性和阴道清洁度密切相关,所以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出现异常的女性HPV受感染的几率也要大于一般女性群体。

  • 标签: 高危型HPV 阴道感染 阴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为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感染疾病科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共56例,比较两组的再次感染率和漏报率并记录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宫内感染是造成围生儿不良结局及远期致残率高的原因之一,每年约100万人次的新生儿死亡由产妇产前或产时感染造成。因此,减少围生期宫内感染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现就宫内感染的病原体、危害、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等进行阐述。

  • 标签: 婴儿,新生 宫内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的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并发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严峻挑战。感染疾病对老年人危害严重,而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本文主要通过回顾分析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对老年人造成的健康和经济负担,以及相应疫苗的作用、效果及接种必要性,提出一系列促进老年人接种疫苗的措施建议,一是提升老年人和医务人员对疾病和疫苗的认识,加强科普宣传;二是倡导医防协同,鼓励医务人员为"适龄人群"开具疫苗健康处方;三是提升新型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供应能力;四是制定和开发政策,解决支付障碍,提升接种便利性。通过综合措施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感染疾病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生命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降低医疗资源负荷,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 标签: 老年人 疫苗 流感病毒 肺炎链球菌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简介:摘要目前复杂的感染疾病逐渐增加,如脑膜炎、肺炎、脓毒血症等,精准快速的病原学诊断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及时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治愈率。二代测序技术发展迅速,为临床上感染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诊断途径。

  • 标签: 二代测序 脑膜炎 肺部感染 脓毒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感染疾病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管理对策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 201 8 年 4 月至 201 9 年 9 月在感染疾病科发生的 40 例护理行为危险事故,根据资料分析事故发生原因。结果: 40 例危险事故中交叉感染占 42.5% ,毒液处理不当占 22.5% ,针刺伤患者占 15% ,肺部感染占 26.7% 。预防措施实施前危险事故发生率为 8.37% ,预防措施实施后危险事故发生率为 1.55% 。结论:规范化的操作和严格的流程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帮助患者护理人员减少风险。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 感染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甘草甜素(glycyrrhizin ,GLY)是药用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发现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和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进展,GLY在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探索。现就GLY在感染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甘草甜素 耐药 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儿童感染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除了维持钙和磷的稳态外,还能够影响儿童感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此文就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在儿童常见感染疾病中的预防及治疗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维生素D 儿童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感染疾病学由传染病学演变而来,部分感染疾病具有传染性;感染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种类多,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可单个或多个被感染侵犯并产生免疫反应以及病情复杂等特点;感染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问题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要解决感染疾病的临床防治问题,应用生物医学模式将思路局限于某一系统、器官、组织显然不利于感染疾病的科学诊治;必须在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指导下,应用整体整合医学(HIM)的方法开展临床诊疗。本文以中国感染疾病科需要重点关注的4组疾病感染疾病、急性发热、长期不明原因发热(FUO)和肝硬化性心肌病(CCM)诊治为例,阐述HIM在感染疾病科应用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 标签: 整合医学 感染性疾病学 传染病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 肝硬化性心肌病 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环状RNA(circRNA)是共价闭合环状单链RNA,具有相对丰富、保守、稳定、特异等特征。研究表明circRNA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并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等发病过程中参与多种信号通路调控。近年有报道circRNA在病毒感染疾病中表达异常,circRNA有望成为病毒感染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还可能作为潜在的靶点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circRNA与病毒感染疾病的研究进展,包括circRNA的差异性表达及其转录调控翻译的机制等,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病毒性疾病 RNA 环状 生物标记
  • 简介:摘要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类固醇激素,不仅在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参与了感染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在感染疾病中,维生素D通过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来发挥对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的调控作用,也可通过介导抗菌肽的表达来发挥杀菌作用。本文简要介绍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感染疾病的相关性。

  • 标签: 维生素D 抗菌肽 Toll样受体 感染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期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各种免疫功能(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尚不健全,特别是新生儿期尚未接触过抗原,免疫记忆没有建立,对各种病原、甚至致病力很弱的细菌也有易感性[1],因此儿童感染疾病发病率高,是儿科最常见的一类疾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以下简称SAA)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时升高,本文对其在儿科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讨。

  • 标签: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感染性疾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肺部感染疾病患者采用专项护理的效果。 方法: 将 62 例肺部感染疾病患者选择,利用专项护理干预观察组,利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 结果: 对比对照组组间数据,观察组明显改善了凝血指标、炎性指标、满意度, P < 0.05 。 结论: 肺部感染疾病患者采用专项护理 ,效果理想。

  • 标签: 肺部感染性疾病 专项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 在 肺部感染疾病 诊断中的价值 。 方法:将本院中 2018 年 2 月至 20 18 年 12 月间 收治的 256 例 肺部感染疾病 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同时期至本院体检的 256 例 疑似肺部感染 作为对照组,给予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对所有样本进行涂片培养后,对比其阳性率。 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 患者 的培养阳性率为 241 ( 94.14% ),其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的 3 ( 1.17% ),数据对比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应用于 肺部感染疾病 患者的诊断中 能够准确显示患者的病情, 在对患者的肺部感染疾病进行诊断时误诊率较低,能够 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 肺部感染性疾病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性化管理方式在感染疾病科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方法:从 2018年 12月到 2019年 12月期间选取 100例感染疾病科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协助进行本次调查。把 10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两组患者的管理方式有所不同,观察组的患者使用新型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而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再选取 10例护士,也分成两组,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日常的工作。结果:使用人性化管理方式的患者对整体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比对照组满意程度高。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分析也呈现出了同样的结果。结论:对于感染疾病科当中的患者与护理人员而言,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要比常规管理方式更具优势。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感染性疾病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大肠埃希菌是人体内常见的肠道定植菌,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致病菌引起感染腹泻,少数情况可引起肠道外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下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疾病。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的增多,大肠埃希菌参与不同感染疾病的致病机制有其各自的特点。现就不同感染疾病的危害、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感染性腹泻 细菌性脑膜炎 泌尿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胆道感染
  • 简介:摘要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用于疾病病原学诊断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和互补性。在充分复习文献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编写本专家意见,旨在规范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检测过程,提高对感染呼吸道标本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同时对各种检验方法的结果判读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