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光照射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疾病的效果。方法将上海市浦南医院呼吸科2008年1月~12月入院的186肺部感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传统治疗组。结论红光照射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疾病有确切的疗效,是一种能较快促进肺部湿啰音的吸收,促进机体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缩短病程,提高肺部感染疾病治愈率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

  • 标签: 红光 肺部感染性疾病 辅助治疗
  • 作者: 牛宁奎 费骏 贺西京 胡胜平 王立楠 金卫东 王自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骨科杂志》 2022年第15期
  • 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银川 75000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胸科医院骨科,杭州 310003,西北大学附属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脊柱外科,西安 710100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 71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银川 750004 西北大学附属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脊柱外科,西安 710100
  • 简介:摘要脊柱感染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of spine, IDS)是指由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脊柱不同部位(椎体、椎间盘、附件、椎管和邻近椎旁组织)的一系列感染疾病,约占全身骨骼肌肉系统感染的2%~7%。IDS经典分类法可分为特异性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两种类型。IDS往往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对每种疾病的准确诊断及治疗造成很大困扰,常导致漏诊、误诊,甚至是误治。目前临床诊疗程序混乱、治疗方法多样、用药及疗程不规范等问题仍影响着IDS的预后。就目前IDS的诊断和治疗流程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期能够进一步规范IDS的诊疗流程。

  • 标签:
  • 作者: 曾华彪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2期
  • 机构: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感染疾病科曾华彪摘要:目前,抗感染类药物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随之也出现了很多不良反应与耐药性等问题。而通过结合中西医,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能将临床疗效提高的同时,减轻不良反应,因此,获得了临床医疗工作人员的广泛重视。基于此,本文针对感染性疾病,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进展与问题,并着重进行了展望。
  • 简介:摘要围生期感染可致先天性感染和生后持续感染,由于病原体不同,可致不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症状,可引起流产、死胎、早产、先天畸形和宫内发育迟缓等。,普及孕前健康教育知识,对于已感染的产妇进行孕期干预治疗,对个别疾病进行生后及时预防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

  • 标签: 围生期 感染 治疗
  • 简介:感染疾病科是大内科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各种致病微生物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以及病原学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学科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能力提高。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5年来学科建设和感染科专科医师培养经验是:(1)认清感染疾病科专科医师职责,做到专科医师培养有的放矢;(2)加强临床微生物教学,提高病原学诊断能力;(3)加强大内科基本功教学,提高临床救治能力;(4)强化英语教学和科研论文写作,提高科研能力。

  • 标签: 专科医师培养 感染性疾病科 综合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人,试验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综合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60.00%);试验组的住院时间(6.2±1.9)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9.5±3.1)d。结论综合性护理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中,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呼吸系统 感染性 疾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建设感染疾病科门诊,提高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持续对感染疾病科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就诊流程。结果在SARS和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以及创国家卫生城市检查中,我院作为哨点医院,规范了患者就医流程,传染病上报及时,未发生传染病院内感染病例。结论综合医院应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感染疾病科,形成常态化和应急相结合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全民传染病防控意识。

  • 标签: 感染性疾病科 传染病 持续改进 防控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意义,为感染疾病的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326例病例进行PCT检测并评估。结果选取PCT≥0.1ng/ml为阳性阈值,细菌组的阳性率为84.1%,病毒组的阳性率为22.1%。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疾病中高表达,可用于鉴别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降钙素原应用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无色藻菌(Leuconostoc)属乳酸菌群(Lactobacillusflora),最初报道的感染病例多为菌血症。在1985年前认为其是非致病菌,就现而言临床仍不多见。现将本院2009年1月收治的1例无色藻菌皮肤感染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无色藻菌 皮肤感染 乳酸菌群 万古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皮肤造口周围严重皮肤感染的具体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诊治的46例行以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发生造口周围严重皮肤感染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23例)和实验组(2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于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具有显著优势,且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输尿管皮肤造口周围严重皮肤感染施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造口术 皮肤感染 针对性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寻给予病毒或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小儿血清淀粉样蛋白 A(SAA)SA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三种检测方式相联合的措施,深入分析其作用与影响。方法 抽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在我院被诊断为病毒感染及细菌感染的患儿,据统计共80例,依照回顾性分析法将其划分为病毒组与细菌组,每组各40例;再同期选择4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对比三组血清SAA、PCT、CRP的水平。结果 病毒组、细菌组患儿 SAA、PCT、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患儿(P<0.05);细菌组患儿PCT、CRP水平高于病毒组患儿(P<0.05)。结论 使用PCT、CRP及SAA 这三种检测方法对于诊断小儿细菌或病毒感染具有极高价值。

  • 标签: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应用价值 感染性疾病
  • 简介:口腔科感染控制是防止医务人员和病人口腔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约有300多种病原体都可能在口腔治疗中传播,口腔病人和医务人员可能通过血液、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接触到多种微生物,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交叉感染,以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现参考美国CDC的建议报告,提出口腔科医务人员要了解口腔科常见的感染疾病的传播途径,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和预防。

  • 标签: 口腔科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 感染性疾病 预防 呼吸道分泌物 口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为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感染疾病科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共56例,比较两组的再次感染率和漏报率并记录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小儿感染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5例感染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25例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快速检测法对感染组患儿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的血清PCT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两组的差异,分析PCT水平与感染疾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治疗前)PCT值(9.58±1.25)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9±0.1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PCT值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后)PCT值(2.37±1.4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水平与感染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感染越严重PCT值越高,血清降钙素原在小儿感染疾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降钙素原 小儿感染性疾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小儿感染疾病进展快,病情严重,以往研究将体液培养出病原微生物作为感染的金标准,常采用血培养、尿培养等,但该种检测手段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假阴性、假阳性率均较高。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能够快速对外周血细胞进行五分类,在临床检验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容易受环境、试剂及标本等因素的影响,且不能很好的对形态异常白细胞进行分析,从而导致结果的可靠性降低,给临床带来诊断偏差。而外周血涂片检测准确、直观,对细胞形态检测良好,不仅能够反映感染炎症,还能排除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常被儿科作为疾病诊断的可靠指标。

  • 标签: 血涂片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感染疾病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方法运用免疫胶体金半定量快速实验方法,检测400例疑似感染患者及100例非感染者血清中PCT水平。结果PCT水平分<0.5、0.5~2.0、2.0~10.0和>10ng/ml4个等级。设PCT>0.5ng/ml为阳性值。在病毒感染疾病组中,阳性率为8.8%,其浓度以0.5~2.0ng/ml为主。细菌性感染组阳性率为82.0%,其浓度以0.5~2.0和2.0~10.0ng/ml为主。重度感染组阳性率为97.6%,其浓度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及重度感染组血清中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毒性感染疾病患者血清中PCT水平不升高或轻度升高,而细菌性感染患者及重度感染患者血清中PCT水平则明显升高,尤其以重度感染组患者为甚。

  • 标签: 降钙素原 (PCT)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疾病科开展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感染疾病科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查看其临床记录资料。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80例患者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率(80.00%),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较大差异,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疾病科开展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全面性护理干预具有显著临床效果,有效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保障感染科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感染科 疾病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