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免疫学检验感染疾病甲肝乙肝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感染疾病甲肝乙肝患者,其中甲肝30例,乙肝40例,随机选取15例甲肝患者和20例乙肝患者为A组,其余35例为B组,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结果A组检测出甲肝乙肝的人数及比例均比B组检测出甲肝乙肝的人数及比例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免疫学检验感染疾病甲肝乙肝的检出率高,不宜漏诊,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感染性 甲肝 乙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感染疾病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在2017年4月15日至2018年4月15日期间选择40例感染科护理人员为试验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确定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后,分别进行针对性防护对策、常规防护干预,各20例。结果观察组完全执行率(100.00%)、职业暴露发生率(0.00%)、对职业暴露后处理了解度(96.35±2.74)分、佩戴防护用具了解度(95.19±2.43)分、消毒剂使用了解度(97.13±0.52)分、医疗垃圾处理了解度(97.69±1.1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确定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后,进行相应的防护对策效果显著,可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合并慢性非感染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煤工尘肺患者217例,同时选取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220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疾病进行比较,同时分析煤工尘肺对慢性疾病的影响。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尘肺组具备更高的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与糖尿病发病率(P0.05);随着工龄延长,尘肺组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逐渐提高(P

  • 标签: 煤工 尘肺 慢性非感染性疾病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感染疾病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段为2021年6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40例感染疾病患者(研究组)以及同一时间段内的40例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两组均采取超敏C反应蛋白方式进行诊断,对两组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粒细胞比率、白细胞计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感染性疾病 临床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孕妇近三年来四种传染性疾病感染情况,阻断和降低传染性疾病经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的蔓延。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作常规孕期检查或分娩的8625例妊娠期妇女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HCV—Ab)、梅毒抗体(TP—Ab)、艾滋病毒抗体(HIV—Ab)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8625例孕妇中,HBsAg阳性率最高,占9.61%(829/8625);其次是抗-HCV阳性率占0.13%(11/8625);TP—Ab阳性率占0.10%(9/8625);未检出抗一HIV阳性者。三年间在本院所检测的8625例孕妇中HBsAg、HCV—Ab阳性率变化不大,各年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虽有逐年上升趋势,但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孕妇传染性疾病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主,梅毒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孕妇进行传染病筛查,能有效阻断传染性疾病经母婴传播,降低感染率,对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都有积极的重大意义。

  • 标签: 孕妇 传染病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172例感染儿童入院时和经抗生素治疗72小时后的血常规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以4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结果细菌感染组WBC、CR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显著性(P<0.001);病毒感染组WBC、CRP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性(P<0.001)。病毒组与细菌组比较,WBC、CRP均有显著性差异。CRP阳性患儿经抗生素治疗72小时后,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统计学意义(P<0.05),WBC轻度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感染是,CRP、WBC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具一定的价值,而CRP有事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敏感但非特异性的指标,可指导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并判断疗效。

  • 标签: 儿童 超敏C反应蛋白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某基层医院于2014年12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106例妇产科感染疾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结果106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患者一共有9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无效率7.55%。结论经过针对性的临床用药可以使妇产科感染疾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院的管理,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降低妇产科感染疾病的发病率。

  • 标签: 基层医院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血清降钙素原浓度水平在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血清 PCT 在诊断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包括败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以及脓毒血症等方面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病毒感染疾病早期降钙素原亦可升高( >0.5 ng/mL),考虑可能与炎症反应相关,需密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另外,随着抗感染药物管理的日臻成熟,通过研究 PCT浓度水平与病毒感染疾病的相关性有利于减少抗感染药物的滥用。然而,尚需开展大规模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以进一步探讨 PCT及其动态变化在指导病毒感染疾病中的深层次临床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儿童病毒感染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科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3月份至2017年5月份本院收治的感染疾病患儿104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抗感染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元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科感染疾病诊断中,完成了对儿科感染疾病的有效辨别,为感染疾病病情的评估提供了合理的指标,展现出了较强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儿科 感染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疾病患者一共5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5日至2016年2月10日,对两组受检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感染疾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80.00%高于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10.00%(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疾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PCT) 感染性疾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肺部感染疾病患者采用专项护理的效果。 方法: 将 62 例肺部感染疾病患者选择,利用专项护理干预观察组,利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 结果: 对比对照组组间数据,观察组明显改善了凝血指标、炎性指标、满意度, P < 0.05 。 结论: 肺部感染疾病患者采用专项护理 ,效果理想。

  • 标签: 肺部感染性疾病 专项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 在 肺部感染疾病 诊断中的价值 。 方法:将本院中 2018 年 2 月至 20 18 年 12 月间 收治的 256 例 肺部感染疾病 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同时期至本院体检的 256 例 疑似肺部感染 作为对照组,给予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对所有样本进行涂片培养后,对比其阳性率。 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 患者 的培养阳性率为 241 ( 94.14% ),其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的 3 ( 1.17% ),数据对比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应用于 肺部感染疾病 患者的诊断中 能够准确显示患者的病情, 在对患者的肺部感染疾病进行诊断时误诊率较低,能够 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 肺部感染性疾病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曲松治疗小儿细菌感染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细菌感染疾病患儿,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照组给予氟哌酸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曲松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d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6,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和退烧所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对照组为10.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χ2=1.174,P>0.05)。结论头孢曲松治疗小儿细菌感染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头孢曲松 细菌感染性疾病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12月间我院妇产科感染疾病患者68例诊断和治疗过程回顾下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者43例,好转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4.12%。结论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而积极抗感治疗是关键,同时树立无菌观念,做好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基层医院 妇产科 感染性疾病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感染疾病治疗全球以西药为主,中国中西药并用。近年来,中成药在感染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比例明显上升,但目前研究难以对其分类和与同类西药对接。对感染疾病治疗相关的46种中成药说明书的研究发现,说明书科学性和规范性欠缺。另以"清开灵"和"感染"为主题词检索发现,上市后临床研究质量较低,清开灵联合用药超过5成,近7成与西药合用。未来研究需要寻找治疗感染疾病的优势中成药品种,并提高临床研究方法学质量和论文报告质量,从而规范和指导中成药在感染疾病中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中成药 上市后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性化管理方式在感染疾病科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方法:从 2018年 12月到 2019年 12月期间选取 100例感染疾病科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协助进行本次调查。把 10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两组患者的管理方式有所不同,观察组的患者使用新型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而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再选取 10例护士,也分成两组,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日常的工作。结果:使用人性化管理方式的患者对整体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比对照组满意程度高。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分析也呈现出了同样的结果。结论:对于感染疾病科当中的患者与护理人员而言,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要比常规管理方式更具优势。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感染性疾病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感染疾病患者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至2014年到我院儿科门诊治疗的300例发热患儿充当受试对象,将其中205例病毒感染者和95例细菌感染者分成A组和B组,在血常规检测同时,给予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hs-CRP与WBC指标水平相比B组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疾病患儿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利于早期明确病情,为临床医师制定施治方案提供有效依据,适合推广。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