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救治仍以内科治疗为主,治疗效果仍待进一步提高,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技术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手段,使患者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为患者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通过归纳ECMO治疗过程中各类护理方法和措施,为相关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和科研作参考。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 简介:烟雾吸入性肺损伤临床不多见,本组5例(其中4例并发ARDS)的抢救治疗,体会到在救治此类危急重病伤同时必须争分夺秒,迅速送至医院,不能因暂时无病情表现而麻痹大意,遗漏了最有利的抢救第一时间;在普通给氧未能奏效时,必须立即给机械辅助呼吸;早期短程足量皮质激素;足量有效抗生素;补充静脉营养剂;注意改善与维持通气(包括雾化吸入);注间预防急性肺水肿,胆又要注意维持液体平衡(可给适当的负平衡)及血容量;注意并发病的防治;注意心理治疗等综合抢救措施。尽快的使病情稳定并逐日好转而康复。

  • 标签: 烟雾吸入性肺损伤 ARDS 急救 并发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严重多发生并发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 E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综合治疗。方法 以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间我院收治的 28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80例患者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对其均采取 ICU监护与治疗,给予 73例呼吸机辅助通气,其中 53例加用血液灌流治疗。结果 严重多发伤伤后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治疗多发伤的基础上,给予严重多发伤并发 ARDS患者呼吸支持、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结论 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一定要警惕 ARDS的并发, EICU综合治疗是严重多发伤并发 ARDS患者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多发伤 ARDS EICU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总结护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2022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例,以入院时间先后作为分组依据,各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均大于护理前,呼吸末正压通气小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的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大于对照组,呼吸末正压通气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症ARDS患者行ECMO技术治疗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ECMO 重症ARDS 气道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6月到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ARDS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按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呼吸机的治疗,观察组的60例患者采用捆绑式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呼吸机的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83.33%,P<0.05;观察组合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和2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捆绑式呼吸机治疗法进行ARDS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 捆绑式 ARDS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ARDS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在机械通气基础上行个体化肺复张策略治疗ARDS患者,探讨研究个体化肺复张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个体化肺复张策略,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aO2/FiO2、PaO2、Cst等指标均有所上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复张策略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个体化肺复张策略治疗ARDS患者能更好的改善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减少肺部损伤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肺复张 ARDS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呼吸机捆绑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ARDS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2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呼吸机的治疗,观察组的60例患者采用捆绑式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呼吸机的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8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30.15±23.49)h,住院时间为(7.17±0.51)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和2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捆绑式呼吸机治疗法进行ARDS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 捆绑式 ARDS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采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对其机械通气的影响效果。方法纳入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ARDS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7天,对比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13±0.54)天短于对照组(6.88±0.85)天,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氧合指数(283.65±18.56)高于对照组(265.65±18.12),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上予以大承气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大承气汤加减治疗 ARDS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病死率极高备受关注。ARDS患者病理生理特征表现为肺的顺应性降低、肺内通气血流比严重失衡等。机械通气是ARDS患者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近年关于ARDS肺保护通气策略的文献,阐述了其临床应用和新进展。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肺保护性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气末正压(PEEP)值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8年2年应用呼气末正压技术(PEEP)抢救ARDS的患者60例,并重点分析了不同的PEEP范围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不同范围的PEEP值抢救ARDS其病死率不同,以10~15cmH2OPEEP抢救成功率最高,病死率仅12%。结论选择适当的呼气末正压可以大大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呼气末正压值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内/外源性ARDS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比较分析。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外源性ARDS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为其进行俯卧位治疗;并将同期采取同样方法治疗的30例内源性ARDS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进行通气治疗之前的气道阻力、心率、心指数、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指数。并在治疗后的2小时和4小时后再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小时和4小时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明显的好转。从分组情况来看,治疗开始2小时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氧合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相比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治疗开始4小时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基本相似,组间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俯卧位通气治疗肺内/外源性ARDS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但是外源性ARDS的起效时间更加快速。

  • 标签: 俯卧位 通气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 简介: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ARD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尸体肾移植术后因肺部感染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受者23例,分析诊断过程与治疗方法的异同。结果23例ARDS患者中,4例未采取综合治疗者均死亡,其他19例均采用抗细菌(7例联合抗痨治疗)、抗真菌、抗病毒等抗感染联合呼吸辅助呼吸的综合治疗,其中4例治愈。结论引起肾移植术后AP,DS的病因常为混合感染,病原体可能有细菌(包括结核)、真菌、巨细胞病毒(CMV)及支原体衣原体等,明确病原的同时应尽早采用综合治疗,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药剂量,以免延误治疗。

  • 标签: 肾移植 ARDS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CMO ) 技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总结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我 院 PICU10例 ARDS 患儿进行 EC M0+CRRT治疗 的资料,采用 EC M0+CRRT抢救 10例 ARDS 的急危重症患儿 。结果: 10例患者上机成功率为 100%,在 ECMO的辅助下 8例循环、呼吸功能逐渐稳定,成功撤机后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并痊愈出院。 2例因病情危重并发 MODS,抢救无效死亡。总脱机率及总存活率均为 80.0%。结论:应用 ECMO恢复急危重症患儿 的自主循环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功能,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共同配合,要求护理人员严密观察 ECMO仪器的运转情况,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规范实施血管活性药物管理、镇静镇痛、管道管理、院感防控等治疗护理策略,严密监测并维持患者凝血功能等内环境稳定,积极预防并处理出血、栓塞等并发症,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ECMO的功效,才能改善心肺衰竭患者预后,最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CRRT ARDS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实施机械通气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80例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有大幅度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道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获得可观的效果,通过对患者病情变化实施密切的观察,有助于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辅助机械通气时间,患者的血气指标得以大幅度改善,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临床治愈率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严重胸外伤 ARDS 机械通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实施机械通气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80例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有大幅度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道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获得可观的效果,通过对患者病情变化实施密切的观察,有助于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辅助机械通气时间,患者的血气指标得以大幅度改善,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临床治愈率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严重胸外伤 ARDS 机械通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患者应用早期肺康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治疗的ARDS重症患者90例,分组以患者抽签结果为准,蓝签患者45例接受基础临床护理为对照组,红签患者45例接受早期肺康复措施干预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带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ARDS重症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早期肺康复技术的干预方案,可有效调整患者氧合指数,促进患者康复速度,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可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早期肺康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