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ARDS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死亡率较高,严重创伤和感染会间接和直接对肺功能造成损伤,主要是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症状。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若不适当机械通气会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肺保护通气治疗是治疗ARDS的主要策略,主要包括有小潮气量通气、低气道平台压、适当呼气末正压PEEP以及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本文主要对ARDS病理特征、病因和危险因素展开分析,分析肺保护通气治疗应用在ARDS中的效果。

  • 标签: 患者 ARDS 进展 肺保护通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呼吸机捆绑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ARDS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2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呼吸机的治疗,观察组的60例患者采用捆绑式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呼吸机的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8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30.15±23.49)h,住院时间为(7.17±0.51)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和2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捆绑式呼吸机治疗法进行ARDS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 捆绑式 ARDS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采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对其机械通气的影响效果。方法纳入我院重症监护室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ARDS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联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7天,对比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13±0.54)天短于对照组(6.88±0.85)天,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氧合指数(283.65±18.56)高于对照组(265.65±18.12),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上予以大承气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大承气汤加减治疗 ARDS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气末正压(PEEP)值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8年2年应用呼气末正压技术(PEEP)抢救ARDS的患者60例,并重点分析了不同的PEEP范围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不同范围的PEEP值抢救ARDS其病死率不同,以10~15cmH2OPEEP抢救成功率最高,病死率仅12%。结论选择适当的呼气末正压可以大大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呼气末正压值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ARDS患者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8例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88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通气治疗方法为先有创机械通气后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患者通气治疗方法为始终有创通气机械通气治疗。比较观察两组在接受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数变化、心率、呼吸频率、总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的心功能指数与血气分析指数均有较大改善,且两组数据对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总通气时间为(8±3.5)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总通气时间为(14±4)d(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0±2.5)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6±4.5)d(P<0.05);研究组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例数为2例,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例数为8例(P<0.01)。结论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单纯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强龙与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疗法在 ARDS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6年 3月 -2018年 7月本院接诊的 ARDS病患 96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综合治疗,并予以甲强龙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析并比较患者治疗后 PaCO2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组 96例病患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7.92%,撤机成功率为 100.0%,平均住院时间为( 12.51±1.97) d。治疗期期间无 1例病患死亡,有 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 24h后,患者的 PaCO2与 PaO2指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明显( P< 0.05)。结论:采取甲强龙与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疗法对 ARDS病患进行施治,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且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通气功能。

  • 标签: ARDS 甲强龙 临床疗效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确定其是否适宜在临床中推广。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ARDS重症病人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49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剩余的49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的同时也接受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进行治疗。病人入院后14天为一个周期,观察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分别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观察患者的PaO2/FiO2变化。结果接受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第三天后PaO2/FiO2明显好转,第十四天后其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减少了2.52天;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RDS重症病人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可以快速恢复病人的PaO2/FiO2,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 ARDS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并ARD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出现行对症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vWF水平均下降,但是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对症治疗重症肺炎并ARDS时,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ARDS患者中应用机械通气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后对患者血气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ICU)2014年5月—2018年5月收治ARDS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机械通气)30例和对照组(机械通气联合痰热清)30例,并进行血气分析的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对血气分析的影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此在治疗ARDS患者时,机械通气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单纯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更加显著,且无不良反应病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分析
  • 简介:总结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合并ARDS行俯卧位通气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消毒隔离,医务人员的防护,俯卧位通气护理,管道护理,心理护理等,经过上述护理措施的实施,住院19天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ARDS 俯卧位通气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征(ARDS)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收治的ARDS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即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VAP、护理风险事件与护理投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P、护理风险事件与护理诉求发生率分别为6.89%、6.89%、3.45%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ICU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VAP放射风险,减少护理风险与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ICU护理风险管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的40例ARDS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及护理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舒适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RDS患者进行RICU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风险管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ARDS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RDS新生儿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缓解经济压力,且并发症较少。

  • 标签: ARDS 新生儿 危重症专职护理 并发症 机械通气时间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重症胸部创伤合并休克患者ARDS发生率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

  • 标签: 液体复苏 重症胸部创伤 休克 ARDS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与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肺部感染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4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评价两组通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缩短,VAP及气道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5.63%、2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75%、59.38%,死亡率6.2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肺部感染性ARDS患者临床疗效更为突出,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 单纯有创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性ARDS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合并ARDS机械通气呼吸机参数设置对患者气体交换、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监测患者腹腔、胸腔压力等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呼吸机参数设置对患者气体交换情况无明显相关。结论对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可以优化治疗效果,防范风险,保障患者健康。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腹腔高压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ICU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投诉、护理风险事件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风险管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