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本院10年来就治的急腹症合并ARDS13例,有动态血气监测指标,临床表现呈进行性呼吸加快,一般氧疗不能缓解.5例仅行一般氧疗,1例幸存。8例机械通气5例获救。本组发病占同期急腹症1.03%(13/1264)。其中手术11例占同期腹部手术并发ARDS总数61%。结合分析急腹症诱发ARDS的相关因素,重点讨论围手术期综合防治。提出早期诊治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救治急腹症并ARDS的关键。

  • 标签: 急腹症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综合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讨论研究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诊断和用呼吸机进行保护性通气的治疗。方法将在我院行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36例患者分为两组,为传统机械呼吸组12例和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组24例,分析传统机械呼吸组和肺保护性通气组的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治疗经过。结果在传统组12位患者中平均带机时间为7天,死亡7例,病死率58.33%;肺保护性通气组24例中平均上呼吸机的时间为6天,死亡5例,病死率为20.83%,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比传统机械治疗有效,可以提高术后ARDS患者的成活率。

  • 标签: 体外循环术后 ARDS 肺保护性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重症医学科近2年来收治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早期血液净化治疗的经验总结,其中5例患者予以无创机械通气,17例患者予以有创机械通气。血液净化均使用CVVH模式,采取前稀释+后稀释,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钙局部抗凝,首次持续血液净化24-48小时,以后每日8-12小时,共3-7天。对比治疗前、治疗后8h、12h、24h动脉血氧分压(PO2)、氧合指数(PO2/FiO2)、血乳酸(Lac)、前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并通过PULSION公司的PICCO2血流动力学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结果早期血液净化治疗8h、12h、24h后监测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逐渐升高,血乳酸水平逐渐下降,白介素-6、前降钙素原逐渐降低,血管外肺水指数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逐渐下降。全部患者均症状缓解后顺利转回普通病房。结论早期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炎性反应,改善氧合,缩短SPA合并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改善预后。

  • 标签: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24岁,孕2产1,因咳嗽、发热4d,发现死胎2d,流产5min后于2012年5月28日4:00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患者末次月经2012年1月中旬,4d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发热,胎动停止,未闻及胎心。渐出现下腹痛,咳嗽、咳痰加重,伴呼吸困难、心悸。于第4日转至当地县医院,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咳血水样痰,休克伴昏迷一次,立即给予补液对症治疗,

  • 标签: 重症肺炎 ARDS 死胎 DIC 妊娠 并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牛肺磷脂注射液(珂立苏)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使用珂立苏气管内注入治疗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ARDS36例(治疗组),对照组ARDS20例(未使用珂立苏治疗),总结患儿住院期间血气、胸片、呼吸机参数变化情况及合并症、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给药后3天内患儿氧合及通气功能(PaO2、a/APO2、FiO2、PaCO2)明显改善,a/APO2在给药2、6、24小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机重要参数(PIP、MAP、PEEP)于给药后2天内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iO2在给药后0.5小时内明显降低,用药2天内Fi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X片在给药后24小时情况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总用氧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结论珂立苏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疗效肯定,可以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总用氧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

  • 标签: 牛肺磷脂注射液(珂立苏)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ICU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进行常规补液、抗炎、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呼吸机通气治疗,持续治疗7d。观察治疗后,患者的病死率、脱机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98例ARDS患者中,成功脱机75例,脱机率为76.5%,平均带机时间为(6.9±3.1)d,死亡23例(23.5%),平均带机时间为(10.1±4.2)d。成功脱机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心率、PH值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提高脱机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 ICU 脱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