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使用PICCO导管检测,分析该检测方法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本课题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2例,临床给与患者带有温度感应的PICCO专用动脉导管检测,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治疗以及临床有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42例患者死亡12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5±6.8天,PICCO导管留置时间为5~10天,患者在检测的过程中并没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症状发生。结论PICCO检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治疗中的能够有效的反应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PICCO检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ARDS影像表现的变化进行分析,加深对ARDS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临庆诊断2为ARDS的病例24例,分析了影像表现的变化过程。结果24例病例均进行了胸部X线平片检查,18例曾行CT扫描。肺部影像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肺部小斑片状影,斑片状影及融合性大片状病灶。早期可表现正常或仅出现肺纹理增粗;II期,III期出现斑片状,大片状致密影。结论X线检查对ARDS的诊断及判断病理性变化的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ARDS肺部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ARDS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在机械通气基础上行个体化肺复张策略治疗ARDS患者,探讨研究个体化肺复张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个体化肺复张策略,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aO2/FiO2、PaO2、Cst等指标均有所上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复张策略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个体化肺复张策略治疗ARDS患者能更好的改善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减少肺部损伤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肺复张 ARDS 机械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中联合用咪唑达仑、维库溴胺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救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2例危重ARDS患者,全部使用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起始应用SIMV+PSV+PEEP通气模式,调节好初始参数,然后用肌松剂维库溴铵针2.5-5mg静脉静注及味唑达仑针2-4mg/kg静注,后均使用微量泵维持,维持理想的镇静及肌松状态,待血气分析,血象、肺部炎症吸收好转后,停用咪唑达仑及维库溴胺,并根据病情撤离呼吸机。结果全部病例在给予机械通气联合咪唑达仑、维库溴铵后,血白细胞计数降低,双肺湿啰音明显减少,治疗前后血气主要指标明显示改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吸痰后应用肺复张治疗的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将32例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肺复张组各16例,两组病例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无差异(p>0.05),两组病人均使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护理,肺复张组在吸痰后配合压力控制法进行肺复张。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肺复张组病人吸痰后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肺顺应性明显提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吸痰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复张过程病人中心静脉压(CVP)出现一过性升高,未出现严重致命性并发症。结论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使用密闭式吸痰后配合肺复张治疗,能更好改善病人氧合,避免出现低氧过程,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密闭式吸痰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