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差错问题,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做出防范措施。结果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差错包括医嘱审方差错、排药差错、配置差错、复核失误、打包差错、退药差错等。所有差错均可以通过实施防范性措施来避免。结论在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制度、加强管理等,可以避免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保证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配置 液体配置差错 分析 防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6年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临床科室发配到静脉配置中心的医嘱处方200000张,依据临床药典、药品说明书和相关询证医学指南,对各用药医嘱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在抽查的处方中,共发现存在不合理处方172张,占总抽查率的0.086%,临床不合理静脉给药中,主要存在给药剂量和浓度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用药频次不当和配伍不合理等方面问题。结论通过对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静脉调配中心药师审方可有效地拦截不合理处方,为提高静脉滴注药物的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了重大保证。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不合理处方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护士配置化疗药物职业防护中应用综合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的45名护理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综合管理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该管理模式对化疗药物操作防护流程予以规范,加大对化疗药物防护规范化培训的力度。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析法分析我院应用综合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人员对化学药品基础知识及其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化疗药物污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实施前相比,综合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知识以及操作评分均得到大幅度提高,化学药品污染周围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次数也明显减少,前后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护士配置化疗药物职业防护中应用综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化疗药物污染事件的发生次数,提高护理人员化疗药物知识以及操作的掌握能力。

  • 标签: 护士配置化疗药物职业防护 综合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湖南省株洲市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下助产资源配置现状。方法根据2016年株洲市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调查结果,计算每千活产拥有产科资源量,评估助产资源配置现状。结果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调整后,公立三级助产机构活产数构成比增长最多(9.19%),对比各级各类助产机构每千活产拥有产科卫生资源量,存在三级机构指标相对偏小的,向一级或未评助产机构集中的现象。讨论应进一步对株洲市助产技术服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达到助产资源在不同级别的机构间、不同区域间的平衡,以满足“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亟待解决的生育需求增加的现状。

  • 标签: &ldquo 全面二孩&rdquo 助产机构 资源配置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中随机抽取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她们出血的原因、出血量情况以及护理措施。结果产妇的出血原因是宫缩乏力原因、胎盘因素原因、软产道损伤原因、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原因,分为占65例、15例、10例、5例、5例。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的不是单一的,其中主要是宫缩乏力引起,所以在生产后护理工作应该要做好对应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从而保证产妇生命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原因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7例PICU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进行分组;观察组54例,采取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根据小儿危重评分,了解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护理需求,配置护理资源,给予针对性强的护理;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的小儿危重评分,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P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综合评价患儿的疗效和预后。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d,两组患儿的小儿危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观察组患儿的小儿危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可有效提高PICU患儿的护理质量,对于促进康复,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PICU 小儿危重评分 护理资源
  • 简介:摘要卫生事业发展的力量在于卫生人力资源,运用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卫生人力资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化。人们对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并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例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即改变了卫生人力资源的群体结构,也改变了卫生工作者个体的知识结构。而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卫生人力失衡”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质量与数量上的不平衡,包括数量、种类、分布和质量(业务质量与服务质量)等。二是国家、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支持与维持能力间的不平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的静脉配置方案及稳定性。方法本文主要是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头孢甲肟的含量进行测量,了解在不同的输液中及不同的时间点,对输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头孢甲肟在配置方案3的溶解时间最短,为2min。在配置方案2中的溶解时间最长,为15min,在5%葡萄糖溶液中溶解会产生泡沫。在室内温度25℃的情况下,复方氯化钠、0.9%氯化钠、5%葡萄糖在不同的输液时间中稳定性差异不显著(P>0.05),以0.9%氯化钠的稳定性最强。结论为了确保盐酸头孢甲肟的稳定性,提升溶液的溶解速度及澄清度,需要将其与注射用水相溶解,在加入到输液中,提升盐酸头孢甲肟的溶解性,为医护人员开展各项医护工作提供高质量的药品。

  • 标签: 盐酸头孢甲肟 静脉配置方案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132例剖宫产术患者,开展平均分组,对照组6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6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尿潴留发生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4%(P<0.05);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须导尿率为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4%(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良好,同时可大大降低导尿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 剖宫产术 尿潴留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人们日常生活上的改变,同时也带动了医疗技术与设备的变革。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开始由过去的创伤式疗法朝着微创甚至是无创的方向发展。同样的护理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从而更好地满足子宫肌瘤患者的需求。

  • 标签: 子宫肌瘤 手术方式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在重度子痫前期症状的基础上,有抽搐或昏迷者,称为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五种状况之一,也可以是子痫前期紧急严重并发症。本文旨在介绍子痫的临床治疗及终止妊娠方式

  • 标签: 子痫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宣教方式对各年龄段患儿及家属术前访视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择期手术的患儿及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单向宣教方式为对照组和不同形式术前宣教组为创新组,通过发放自制《手术患者对手术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及《手术患者术前遵医程度调查表》,评价不同宣教方式术对各年龄段手术患儿及其家属对手术室工作满意度及遵医程度的影响。结果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种采用个性化术前宣教方式(创新组)的满意度及遵医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种的个性化术前宣教模式有效增加护患沟通,减轻患者及家属焦虑及恐惧感,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及遵医程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术前宣教 满意度 遵医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睡眠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体检的216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2例婴儿存在睡眠障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睡眠的影响。结果正常婴儿4个月后停止夜间喂养比例、满月定时喂养比例高于睡眠障碍婴儿,母乳喂养比例、与父母同床比例低于睡眠障碍婴儿,P<0.05。结论满月定时喂养、4个月后停止夜间喂养能有效提高婴儿的睡眠质量,家长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同时还应当注意尽量与婴儿分床睡,引导婴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而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 标签: 喂养方式 婴儿 睡眠 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不同喂养方式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单侧唇裂术后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采用汤匙喂养、直接母乳喂养、奶瓶喂养,观察一星期,三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出现继发出血2例,无伤口裂开;B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未出现继发出血和伤口裂开;C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未出现继发出血,有1例因感冒流涕污染伤口发生伤口感染,导致鼻小柱旁伤口裂开1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裂术后直接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的效果与汤匙喂养效果有明显差异,在临床实践有可行性。

  • 标签: 单侧唇裂 术后 喂养方式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钳阴道助产的指征和对母儿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产钳助产剖宫及胎吸术的优劣性,指导临床正确运用产钳助产。方法对在我院90例产钳阴道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2例,88例助产成功,高中位产钳和胎吸失败后改产钳对母儿损伤较大,与低中位产钳和低位产钳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中位产钳与低位产钳相比较,对胎儿的损伤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母体的损伤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中位产钳作为一种快速结束分娩的急救措施是恰当的,可根据情况选择应用;低位和出口产钳对母儿双方都是安全的,是良好的阴道助产手段;高中位和胎吸失败后改用产钳助产方式不宜采用。

  • 标签: 产钳,助产方式 经阴分娩 胎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服务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诊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3月12日到2017年3月12日期间),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各50例,对比2组急诊外伤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外伤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单纯给予常规护理的效果更好,不但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可以明显增加抢救成功率和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外伤患者 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上颌前牙外伤后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选择2014年7月-2017年7月就诊于本院儿童口腔科的牙外伤患者,符合纳入条件的137例连续病例。随机采用(A)正畸舌侧扣和0.25mm金属丝结扎、(B)带钩金属夹板和0.4mm金属丝结扎、(C)直丝弓托槽和圆弓丝、(D)0.2mm结扎丝对折三次形成麻花丝后用树脂粘结进行固定,观察4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在有效固定患者数、牙龈指数、操作时间、材料脱落牙数及舒适指数等综合方面显著优于B、C、D组(P<0.05)。结论正畸舌侧扣结扎固定是一种更高效舒适、易操作的松动前牙固定方法。

  • 标签: 上颌前牙 外伤 不同固定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70例,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给予单纯的颈丛阻滞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给予高位硬膜外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及麻醉后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无显著性差异,经过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均有所变化,且观察组患者变化不大,而对照组却有显著的变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方式不唯一,其中高位硬膜外麻醉在临床的应用较为广泛,对患者的心率、血压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可收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在临床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麻醉方式 甲状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胃穿孔的临床特点,探讨具体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53例胃穿孔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均为本院普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时间为2012年5月~2017年5月。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总结,实施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并观察手术效果。结果53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出恶心呕吐和反酸以及一定的腹部症状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7.15±0.25)d,术后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78%(2/53)。术后对患者实施为期1个月的随访,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且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胃穿孔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临床要注意早发现、早诊断,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

  • 标签: 胃穿孔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宫颈息肉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探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6例宫颈息肉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研究组28例患者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42%、治疗后72h宫颈血流量(1.23±0.14)V、红细胞聚集率42.85%、微血管管径(57.66±1.56)um、IL-1β(75.09±9.45)pg/ml、IL-6(107.25±13.14)pg/ml、IL-8(112.55±15.88)pg/ml、TNF-α(8.44±1.02)ng/ml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给予宫颈息肉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

  • 标签: 宫颈息肉 手术方式 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