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进行试验和结果判断。结果: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2倍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50EU·mL^-1。对5批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常规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所建立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 标签: 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干扰实验
  • 简介:目的:考察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方法:干扰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1:8的样品溶液无干扰作用,与家兔法结果一致。结论:将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稀释8倍可用灵敏度为0.5Eu.ml^-1的鲎试剂作细菌内毒素检查。

  • 标签: 鲎试剂 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检查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伊立替康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采用2个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伊立替康注射液进行研究。结果本品稀释20倍以后,可消除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凝集反应的干扰;按拟定标准检验,采用2个厂家的鲎试剂分别对3批伊立替康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其结果和家兔热原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伊立替康注射液进行热原检查。

  • 标签: 伊立替康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 干扰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溴米钠普鲁卡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用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对溴米钠普鲁卡因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以确定其最大不干扰浓度。结果试验表明溴米钠普鲁卡因注射液稀释120倍可消除干扰,确定其细菌内毒素限值为20EU•mg-1。结论所建方法可用于溴米钠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内毒素的检查。

  • 标签: 溴米钠普鲁卡因注射液 鲎试剂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 简介:目的了解抗生素治疗过程中,严重烧伤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50例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患者,分别应用临床上常见抗生素[分为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亚胺培南)组]常规治疗。采用偶氮基质显色法,检测抗生素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组患者给药后,血浆内毒素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头孢哌酮组先升高后下降,用药后第1、2天明显高于第3、5、7天(P〈0.05),同时明显高于亚胺培南组(P〈0.05)。头孢他啶组用药后第5天内毒素水平达高峰(0.398±0.172)EU/mL,明显高于用药前[(0.251±0.142)EU/mL,P〈0.05],也明显高于奈替米星组、头孢哌酮组和亚胺培南组(P〈0.05)。亚胺培南组用药后第1、2天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用药前。结论不同抗生素治疗严重烧伤患者可诱导不等量的内毒素释放,临床用药应注意药物本身对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 标签: 烧伤 抗菌药 内毒素类
  • 简介:摘要: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中会有很多细菌在死亡或者分解后释放出各种毒素,这些毒素残留于生物制品中,会对机体内的单核进行作用,一旦细胞因子过量就会对有机体造成损害,也会引起有机体严重的病理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我们要深入了解生物制品中毒素的危害,研究各种纯化分离方法来去除毒素,达到药品规定的毒素含量,方可投入市场让人们使用。

  • 标签: 生物制品 毒素 危害 去除方法 研究
  • 简介:摘要囊肿发生腹腔内较少见,易合并其他畸形,该病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多无特异性,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确诊需临床病理诊断,可产生肠穿孔、梗阻等并发,因此其完整切除为最佳治疗方案,术后应密切随访。

  • 标签: 肠源性囊肿 腹腔 误诊 X线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鼻并发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根据医嘱及时指导或为病人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减轻炎症反应,观察用药效果。密切观察病人的视力情况、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异常(特别是出现脑膜刺激征或颅内压增高的现象)立即通知医生。

  • 标签: 鼻源性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耳并发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密切观察有无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观察瞳孔变化,警惕脑疝形成。高颅压时遵医嘱给予高渗糖和甘露醇交替使用,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能量消耗大者可适当补血浆、氨基酸等。

  • 标签: 耳源性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考察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2部收载的动态浊度法进行试验。结果:将乳酸环丙注射液进行240倍稀释时,用定量仪测试效果满意。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测试的浊度法替代家兔热原法来控制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的质量。

  • 标签: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 动态浊度法 细菌内毒素 定量测试方法 喹诺酮类抗菌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抗菌药联用对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几种西药与重要,比较单独使用西药与中西药联合使用对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结果中西药联合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肺炎克雷伯菌释放内毒素。结论对于感染肺炎的患者需要采取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方式,如此才能获得良好的抗菌效果。

  • 标签: 西抗菌药联用 肺炎克雷伯菌 内毒素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幼猪的保护作用。方法把12头健康雄性乳猪(体重12±1.3)kg,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实验组(n=6),采用静脉注射内毒素(20ug/kg/h)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两组动物均给予常规镇痛镇静、生理盐补液、呼吸机通气治疗;实验组使用右美托咪啶(1ug/kg/min)维持,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维持。观察两组动物表现,记录不同时间点(0,6,12,18,24h)的静态肺顺应氧合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在(12、18、24)时间点,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介素-6(IL-6)在(12、18、24h)三个时间点,右美托咪啶组低(P〈0.05);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18、4h)两个时间点,右美托咪啶组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对LPS诱导幼猪AL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抑制IL-6和TNF-α等炎因子的释放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急性肺损伤 保护作用
  • 简介:近期农业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78号》。内容是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注册办法》规定,农业部组织制定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内毒素和总蛋白测定法。

  • 标签: 农业部公告 灭活疫苗 测定法 总蛋白 内毒素 口蹄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动态比浊法(Kinetic-TurdimetricAseay,KTA)定量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采用KTA法检测5批生脉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结果生脉注射液稀释16倍可不干扰检测。结论KTA可用于检测生脉注射液的内毒素

  • 标签: 动态比浊法 生脉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 简介:目的:建立维生素K1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对两个生产厂家的5批样品,采用不同厂家和不同规格的鲎试剂(TAL),进行了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本品高浓度对TAL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经稀释后可以排除。结论:本品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控制质量。

  • 标签: 维生素K1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干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