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对酮类抗菌的活性和抗菌谱、作用机理、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进行详细分析,重点对新一代酮药物特点进行介绍。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感染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综述莫西沙星近年来的临床应用。方法:对莫西沙星代动力学,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等进行分析。结果:莫西沙星有广谱和快速杀菌作用,病原菌不易产生耐药。结论:新型氟酮类抗菌-莫西沙星临床使用具有疗效好,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少,药物依赖性较低等特点。

  • 标签: 氟喹诺酮 抗菌药 莫西沙星 新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酮类是人工合成的抗菌,其基本结构是4-酮母核,通过对其结构修饰,现已获得药效更强、抗菌谱更广、副作用更小的药物,临床上常用此类药物来治疗泌尿道和肠道等感染性疾病,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强、药物不合理使用及一些严重不良反应,其抗感染治疗正面临许多问题。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 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酮类抗菌物不良反应的现状开展课题研究。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21年1月-2021年8月一共出现的78例酮类抗菌不良反应报告作为样本数据,对报告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常出现不良反应的酮类抗菌物种类以及患者不良反应所累及的系统。结果 环丙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累及患者神经、消化、呼吸、运动、皮肤、泌尿、血液等多个系统。结论 多种酮类抗菌物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极易伴发不良反应,且会对患者机体各项脏器官造成影响,所以临床应该掌握用药适应症,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给,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喹诺酮 抗菌药 不良反应
  • 简介:酮类(Quinolones.QNS)抗菌是一类化学合成抗菌,经过30多年对其化学结构改变与抗菌作用的研究,新品种层出不穷,现已发展到第四代产品(如格帕沙星、曲伐沙星、克林沙星、莫昔沙星等)。由于本类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交叉耐药性较少、吸收好、分布广、多种品种既可口服又可注射、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 抗菌作用 克林沙星 曲伐沙星 口服 改变
  • 简介:摘要酮类抗菌物是人工合成的含4-酮基的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一类药物。按其发明先后和抗菌作用的不同,分一、二、三、四代。第一代以萘啶酸为代表,因抗菌谱窄,口服吸收差,不良反应多,现巳不用。第二代主要应用品种为吡哌酸,抗菌活性强于萘啶酸,临床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当前应用最多的是氟酮类,即第三、四代,此类药物发展迅速,为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探讨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代动力学特点、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证药品安全、有效使用。

  • 标签: 喹诺酮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酮类药物是合成抗菌,具有抗菌谱广,作用机制独特以及口服和非肠道给均有效等特点,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尿路感染、腹腔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本文对酮类抗菌物的抗菌活性、作用机制、以及其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综述,并介绍酮类化合物的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抗菌活性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酮类抗菌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因酮类抗菌服用产生不良反应的15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服用药物种类和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对科学用药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发生的不良反应左氧氟沙星占比最高,并会对神经、呼吸、消化等系统造成累及,还会有变态反应产生。结论应在使用酮类抗菌时加强监督,并及时采取防止发生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酮类抗菌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按照本次研究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106名患者,一组为使用酮类抗菌进行治疗的患者,列为观察组,一组为使用其他抗菌进行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以及临床合理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药物治疗费用以及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酮类抗菌物应加强重视,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以及用药时间,在提升用药安全性的同时,药物疗效得到保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药 药理作用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氟酮类抗菌应用情况调查及合理用药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1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 氟酮类抗菌治疗的 138 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用药途径、给药方式、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和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 结果: 138 例患者的给药方式为,联合用药( 29.71% ) < 单独用药( 70.29% );用药途径 : 外用( 7.25% ) < 口服( 15.94% ) < 静脉注射( 76.81%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比例: 皮肤系统 、 消化系统 、 全身性系统 、 神经系统 、 循环系统 、 呼吸系统 、 泌尿系统 ,分别 占比 50.72% 、 20.29% 、 15.94% 、 7.97% 、 2.17% 、 1.45% 、 1.45% 。 结论: 在对患者实施氟酮类抗菌治疗时,应根据药物的禁忌症和适应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和给途径,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提升治疗效果 。

  • 标签: 氟喹诺酮 抗菌药 合理用药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以便规范其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治疗安全。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使用酮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9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应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对97例酮类药物使用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统计中,前三不良反应分别是左氧氟沙星占比36.08%,加替沙星占比30.92%,诺氟沙星占比21.64%。(2)对97例患者使用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类型统计中,主要发生在三个系统,呼吸系统发生占比36.08%,消化系统发生占比30.92%,神经系统发生占比27.83%。结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多样化,需要临床使用针对性方法规范临床用药,以此来保证患者用药治疗安全。

  • 标签: 临床合理用药 抗菌药 喹诺酮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酮类抗菌物的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某院2021年11月~2023年10月的200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统计患者中有哪些人出现不良反应及具体发生在哪些系统,统计不合理用药的具体形式。结果:①2000例患者中,有100例出现不良反应,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达到40.00%,消化系统次之,达到28.00%,呼吸系统为10.00%。此外,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心血管等均出现不良反应,但总体发生率较低。②有200例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药物用法不合理占比最高,为48.50%;联合用药不合理次之,为19.50%;重复用药再次,为18.00%;超适应症用药再次,为5.00%。除此之外,另有9.00%的患者出现其他形式用药不合理情况。结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和不合理用药情况,亟需优化用药指南和加强药物安全监管。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 药理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酮类抗菌物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84例临床患者进行研究,对使用酮类抗菌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头痛,失眠,情绪反常不良反应由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出现39例,占总例数46.43%,皮肤组织出现红斑,过敏和皮疹等不良反应24例,占总例数28.57%,酮类抗菌物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居多,其次是皮肤组织不良反应。结论对酮类抗菌物的使用,要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对药物的剂量和滴注速度进行合理的调整,用药前后要加强护理,同时用药时要时刻注意,并观察患者反应,保证酮类抗菌在临床中的安全性。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目的综述酮类抗菌物所致临床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提供警示,预防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国内外近期公开报道的酮类抗菌物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酮类药物的主要临床不良反应有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光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反应、软骨毒性和肌腱损伤以及影响血糖等。结论酮类抗菌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涉及系统广泛,有的后果严重,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高度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临床不良反应
  • 简介:加替沙星(gatifloxacin)是日本杏林制药株式会社继诺氟沙星、氟罗沙星之后研制开发的又一新型氟酮类合成抗菌剂,为氟酮的G7位用3-甲基哌嗪基取代的衍生物.1999年12月其口服和静注制剂首次在美国、墨西哥和波多黎各获得许可并上市.在美国其商品名为tequin[1].1998年底申请在中国作I期临床研究.国内也相继研究开发了加替沙星的片剂、胶囊、注射剂等,现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本文就其构效关系、体内外抗菌活性、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 标签: 加替沙星 构效关系 抗菌活性 药代动力学 药物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