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一个急危病人的抢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体现在医务人员是否抓住了6分钟黄金抢救时间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pr)是对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急救中就主要体现一个“急”字,时间就是生命,而心肺复苏则是急救中的最重要手段。

  • 标签: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抢救有效性判断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在心肺复苏中的治疗疗效。方法随机把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收治的110例心跳骤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纳洛酮进行复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复苏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0.9%,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45.5%,两组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纳洛酮应用于心肺复苏中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纳洛酮 院前 心肺复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救病人行心肺复苏术时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例在院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骤停的病人,在急救现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配合医生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除颤、气管插管、开放静脉通道、复苏药物的应用等现场处理。结果2例患者中,在转院救护车中突发心脏骤停1例,进行心脏复苏(CPR)后存活。在10min~15min内到达现场进行心脏复苏(CPR)存活1例。结论急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及时、正规、有效的心肺复苏及恰当的心肺复苏护理配合,可提高院心肺复苏(CPR)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病人 心肺复苏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因素对心脏骤停者心肺复苏的影响,总结经验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根据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急诊科急救的103心脏骤停者详细资料,按疾病种类、CPR开始时间的早晚、电击除颤开始时间的早晚、复苏药物剂量大小、有无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的不同数据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与比较。结果CPR成功率与心脏停搏到CPR开始时间、有无早期电除颤、有无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等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肾上腺素的大剂量应用无关(P>0.05),在疾病种类方面,脑血管疾病CPR病例数量居首位;随着年龄的增大,CPR成功率也下降。结论影响心脏骤停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和疾病种类等客观因素,同时心跳呼吸骤停发生时尽快识别心跳骤停、及早CPR、及早气管插管和及早电击除颤复律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探讨提高院急救能力与具体的救治措施。方法:对1432例心肺复苏病例资料随机分成面罩气囊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气管内给药组(C组)和静脉给药组(D组)、单纯肾上腺素组(E组)和联合用药组(F组)。对各组分别回顾性分析患者复苏成功率。结果:B组复苏成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复苏成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复苏成功率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能力的提高和合理的救治措施是提高院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猝死 院前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65例猝死患者急救措施,为提高猝死患者复苏成功率、改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06年1月~2009年9月现场抢救的65例猝死患者分为A、B两组,抢救有效和成功的病例为A组,抢救无效的为B组。结果无效死亡44例(68%),有效12例(18%),成功9例(14%)。结论建立专业化的复苏小组,尽早尽快给予CPR;早期启动生存链;确保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等措施可提高猝死复苏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旨在提高院急救中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到呼救电话后,即行出车进行现场急救任务的532例心搏骤停患者,心搏停止时间均小于25min计算之列,分为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组与失败组,并现场实施了CPR,对比分析成功与失败病例的原因作对比较。结果: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共421例,发生在户外或者小区,其抢救成功率占72%,在家里占25%,其余3%;成功组与失败组分别为,急救中心响应时间(5.2±2.3min、12.6±4.6 min),心肺复苏开始时间13.4±1.2min、以及目击者的参与度(52%、3.8%),除颤实施时间(6.5±3.2min、15.9±6.8min)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反应时间,合理布局120急救中心在各城市和乡村的位置,缩短急救半径,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急救复苏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增强目击者进行心肺复苏即时抢救等成为影响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心跳骤停 复苏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专职化急救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市急救中心收治的3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专职化急救,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专职化急救对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80%的患者呼救-达到现场时间<10min,仅有2例患者的呼救-达到现场时间>30min,而心肺复苏成功率为83.33%。结论采用专职化急救可大大缩短到达急救现场的时间,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专职化 心肺复苏 成功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肺复苏术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64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急救治疗中,对患者应用心肺复苏术,对患者抢救治疗效果以及现场不同因素对心肺复苏术生存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在对64例患者应用心肺复苏术进行院急救治疗后,患者成功率为(10/64)15.6%,生存率为(6/64)9.4%,有效率为(22/64)34.4%,无效率为(26/64)40.6%;心肺复苏术生存率主要包括基础疾病类型、心肺复苏时间、初期电除颤和人工气道插管的应用情况。结论:在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急救治疗时,及早对患者应用高质量心肺复苏术进行治疗,并采用规范化操作方式,能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 标签: 心脏骤停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救护理中采用心肺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样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进行常规的心肺复苏护理,实验组(n=40)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护理。两组患者临床急救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患者临床急救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时,护理人员及时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可以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心跳以及呼吸,恢复患者的意识,可以极大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质量心肺复苏 急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在急救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中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通过120急救中心派遣执行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任务,根据是否应用手动心肺复苏仪进行救治,分为器械组和徒手组,分析两者之间的按压频率、按压移动、胸外按压比例(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CCF)优秀率及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和预后等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共收集51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器械组和徒手组基线资料比较,性别、年龄、是否存在目击者、是否除颤、外伤史、有无冠心病史以及按压时间和心搏停止估计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复苏效果比较,使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的器械组,ROSC恢复率、CCF优秀率、按压频率达标率以及按压部位是否移动情况均好于徒手组,且ROSC恢复、按压频率达标情况及按压部位移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最终器械组和徒手组生存率7/28 vs 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中采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救治心脏骤停患者,在保证胸外按压质量、提高自主循环恢复方面有良好的价值,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方便携带等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仪 按压质量 心肺复苏 院外心搏骤停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因素及护理策略。 方法: 分析 2016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我院急救的心脏骤停患者 98 例,分析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 : 心肺复苏成功率为 16.33 %,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年龄、电击复律、是否气管插管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而与患者性别及肾上腺素使用量差异 不明显 (P>0. 05)。 结论: 影响心肺复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心肺复苏开始越早,成功率越高; 年龄也是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之一; 及早识别恶性心律失常,实施电击复律,能 提高成功率; 及时有效的气管插管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 标签: [ ]心脏骤停 院前心肺复苏 急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因素对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为提高院心肺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医疗急救中心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486例,按照CPR成功与否分为心肺复苏成功组和心肺复苏失败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心肺复苏成功组44例(9.1%),心肺复苏失败组442例(90.9%),年龄、发病原因、群众性CPR、心脏骤停时间、是否可除颤心率、是否高级生命支持是影响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影响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因素较为复杂,除患者自身因素外,也与急救半径的长短、急救流程的完善、社会急救知识的普及关系密切,提高院心肺复苏成功率需要急救人员的不懈努力。

  • 标签: 院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成功率
  • 简介:心跳呼吸骤停是最危重的急诊,抢救成功与否关系着病人的存亡.有资料表明在心肺复苏中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实施率较低[1],这直接影响着心肺复苏的成败,作者在急救中应用微型呼吸机代替人工呼吸,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中的应用 吉斯呼吸机 呼吸机院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肺复苏急救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心肺复苏急救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抢救情况及心肺复苏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心肺复苏急救护理,初始复苏成功率为51.67%,复苏存活率为30.00%。结论心肺复苏急救护理配合,要求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作准确判断,同时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配合。使用规范心肺复苏操作,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院前心肺复苏 护理配合 方法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时早期盲插喉罩通气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前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460例,根据CPR时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措施将其分为3组,A组210例,常规CPR时即盲插喉罩通气;B组40例。常规CPR时即行气管内插管;C组210例,常规CPR时以球囊面罩装置通气,转送至急诊科再行气管内插管,插管延迟时间5~15min。结果:插管所需时间:A组10.4±7.5s;B组96±25.7s;C组52±27.5s;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一次插管成功率:A组盲探下插入喉罩全部1次成功,成功率100%;B组插管1次成功28例,2次成功9例,3次以上3例,一次插管成功率70%;C组插管1次成功200例,2次成功10例。一次插管成功率95.2%;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苏成功率:A组复苏成功41例,成功率19.5%;B组复苏成功1例,成功率2.5.%;C组复苏成功8例,成功率3.8%;A组与B、C组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时,早期盲插喉罩通气具有操作快捷,可盲探插管且成功率高,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而早期气管插管需时长。一次插管成功率较低。不能提高CPR成功率。

  • 标签: 早期 喉罩 气管插管 心跳呼吸骤停 心肺复苏 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