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1月-2015年9月收治的21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急性加重诱发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加重的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药物使用不合理、心律失常、并发其他心脏病、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血容量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和其他因素。其中,呼吸道感染(41.43%)、药物使用不合理(21.43%)、心律失常(11.43%)为三大主要因素。结论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当加强呼吸道感染、药物使用、心律失常等方面的动态监测,及时消除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患者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加重
  • 简介:摘要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随着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年化阶段,慢性心衰在临床日益多见。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本文结合临床经验,论述临床慢性心衰的诊断及药物治疗。

  • 标签: 心力衰竭,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逐年上升,众多医学工作者对该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从药物治疗、机械治疗、外科治疗、肝细胞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方面就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研究剖析了不同治疗手段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本文中就各种治疗方法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合论述。借助于本文的研究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帮助。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心衰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往往由多种心脏疾病在各种诱因反复作用下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损害心脏的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低下从而引起衰竭心脏进行性恶化和分子结构异常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很常见的急危重症。在其疾病发展演变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其中水电酸碱失衡亦不例外,临床医生往往会很重视血钾的变化,尤其是低钾血症的防治。而对低钠血症由于容易被基础疾病和其它症状所掩盖,并且惯性认为钾对心脏作用更重要从而被忽视,故它也成为心衰难以纠正或发展为难治性心衰的常见原因。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加以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老年患者50例,将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舒适护理,对2组患者焦虑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加以对比。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其严重焦虑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0%与24.0%,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153,P<0.05);观察组患者其实施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由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6.690,8.262,3.272,2.242,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促进其焦虑情况与生活质量的有效改善。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心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中医辨证为阳虚水瘀互结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强心胶囊。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在中医症候疗效、中医症候总积分、心功能分级疗效等方面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在心胸比、心电图、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中的二尖瓣E峰值及A峰值等方面的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强心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 标签: 强心胶囊 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实施舒适护理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分别表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选择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护理及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中患者总有效率为72.4%,两组差异显著;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观察组组中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1%,对照组中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2.8%,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得到理想效果,可使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可使患者护理满意率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

  • 标签: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舒适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情绪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62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探究两组间心理情绪对比。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较对照组有所好转,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降低抑郁及焦虑程度,值得临床普及与运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内科对于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不同临床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方法研究抽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42例患者在进行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药物美托洛尔以及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型利钠肽(BNP)、心功能(以左室射血分数和最大代谢当量表示)以及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高于对照组73.8%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在经治疗后在B型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最大代谢当量指标方面均有所改善(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对于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药物美托洛尔以及厄贝沙坦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内科 老年患者 心力衰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择70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电脑随机分组分成两组,每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实验组则加药辛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六分钟步行米数和左心室射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的六分钟步行米数比对照组要长,左心室射血分数也显著更高。结论对于慢性心衰接患者,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方式,而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收到更好的疗效。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他汀类药物 左心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心脏慢性、进展性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手段获得了显著进步。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次住院治疗所产生的心理焦虑与恐惧,以及长期服药对药物依赖性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治疗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39~81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实验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外,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比较,80例心衰患者中,实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减少了患者的消极,恐惧等负面情绪,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P<0.05)结论经过有效的医患沟通,正确的心理疏导,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持续用药8周,对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进行统计。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的LVS、LVD、LEDV、LESV指标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均无严重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良好,副作用小,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坎地沙坦酯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是指在足够的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近年来,对心力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日益深入。目前这些机制主要包括有神经体液机制、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等,详细地了解这些发病机制,可为临床上更好的治疗心力衰竭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心力衰竭 病理机制
  • 简介:摘要心衰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病人将向社区转移,缄市居民80%以上的医疗问题应在社区解决,因此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药物治疗心脏衰竭仍与利尿剂,硝酸盐和洋地黄作为主要用药成分,洋地黄使用率有所下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和醛固酮拮抗剂呈上升趋势。改善率逐渐增加,住院期间死亡率下降明显。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