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8年01月~2021年06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而实验组采用宫腔镜下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总有效率、清宫的手术时间、中的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患者血β-HCG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及术后月经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清宫的手术时间、中的出血量、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患者血β-HCG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及术后月经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清宫术 剖宫产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期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40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妊娠手术产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高血压妊娠产妇 围手术期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对晚期妊娠产妇进行水囊引产手术的临床效果,并且对其使用的相关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研究选取了我院2021年6月1日-2022年6月1日进行住院分娩的60名晚期妊娠并且有进行引产手术指征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缩宫素的方式引产,观察组患者采用水囊引产引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水囊引产手术进行治疗后患者自然顺产的概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然顺产、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比例分别为76.67%、6.67%、16.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妊娠产妇在采用水囊引产术后可以增强手术的安全性,也可以加强护理保障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晚期妊娠 水囊引产术 观察和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肩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1月-2022年2月接收88例接受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将其均分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对比护理质量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Ne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康复护理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Neer评分 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病患进行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时间内在我院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100例病患作为实验对象,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参照组病患有50例,接受常规术后干预措施;其余50例病患纳入实验组之中,对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最终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论 依据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病患术后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病患,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 针对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患在术后实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切实提升临床护理效果,获得较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 综合性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足月妊娠且诊出胎儿宫内窘迫的临产产妇为对象,分析不同分娩方式的效果。方法:筛选足月妊娠、确诊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共抽取86例,最早2021.1入院,最晚2022.5入院,按照随机法原则分组,一共设有两组,有43例应用阴道助产,称作对照组;有43例应用剖宫产,称作观察组。结果:统计比较胎儿窒息率、产后并发症率,参与比较组别是对照组、观察组,两项比较结果一致,均是观察组小(P<0.05)。结论:确诊胎儿宫内窘迫且产妇足月妊娠后,早期进行剖宫产,有益于胎儿窒息情况改善、产妇产后并发症减少,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胎儿宫内窘迫 随机法 剖宫产术 胎儿窒息情况 产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与阴道助产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患者的分娩安全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7月84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采取阴道助产干预,对照组剖宫产干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安全等差异。结果:研究组产后不良事件12.90%,对照组产后不良事件17.74%,两组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差异明显(P<0.05)。结论: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会增加产妇难产风险,胎儿死亡几率高,对其进行阴道助产干预效果高,对患者远期康复有较大的帮助,值得重视。

  • 标签: 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 剖宫产术 阴道助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期间中护理配合的方法及实施价值。方法:采取对照组与观察组分组方式,对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选取,均来自2017年11月-2019年11月,依据病例选取时间以及护理干预的不同展开对比观察,对照组30例为前期抽取病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为后期抽取病例,采取手术室护理,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拟定科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VAS疼痛评分对两组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就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呈更高水平,组件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VAS疼痛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紧急宫颈环扎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6-2021.6月接受紧急宫颈环扎的20例患者,围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0例患者中,12例患者在16-27周接受宫颈环扎,其中9例足月分娩,3例早产。8例患者在28-32周接受宫颈环扎,其中6例足月分娩,2例早产。新生儿均存活。结论:紧急宫颈环扎治疗妊娠中晚期羊膜囊突出效果确切,同时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妊娠 中晚期 紧急宫颈环扎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产妇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结合纳排标准后,研究人员选择2021年度的1月至2022年度的1月我院102例晚期妊娠引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进行分组治疗(每组61例)。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引产方案为小剂量缩宫素。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引产方案为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结果:对照组宫颈成熟至临产时间长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术 晚期 妊娠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产妇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结合纳排标准后,研究人员选择2021年度的1月至2022年度的1月我院102例晚期妊娠引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进行分组治疗(每组61例)。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引产方案为小剂量缩宫素。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引产方案为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结果:对照组宫颈成熟至临产时间长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术 晚期 妊娠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手术前宫颈或切口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手术治疗的118例宫颈或切口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设为常规组(直接用药后行人工流产手术)、研究组(实施子宫动脉栓塞后行人工流产手术),各59例。结果:研究组手术失血量、术后HCG表达水平较常规组低,术后不良反应较常规组少,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人工流产 宫颈妊娠 切口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自愿终止妊娠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研究组接受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终止妊娠期的临床指标及流产效果。结果 研究组宫缩反应时间、终止妊娠时间、产期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终止妊娠期的临床指标差异显著;研究组完全流产46例、不完全流产12例,完全流产率76.7%;对照组完全流产32例、不完全流产28例,完全流产率53.3%,两组流产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终止妊娠措施,可提高完全流产率,减轻患者的身心创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米非司酮 卡孕栓 米索前列醇 终止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髌股关节置换治疗重度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髌股关节置换的严重髌股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4例(80膝),男9例(12膝)、女55例(68膝);年龄(60.50±8.82)岁(范围27~82岁)。术前膝关节X线片提示髌股关节退变均为Kellgren-Lawrence Ⅳ级,内外侧胫股间室无明显退变。单侧髌股关节置换48例,双侧髌股关节置换16例,其中同期双侧髌股关节置换9例、分次行双侧髌股关节置换7例。对术后随访5年以上的患者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及牛津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评估临床疗效;测量手术前后膝关节髌骨轴位X线片上髌骨倾斜角和站立位双下肢全长正位X线片上髋-膝-踝角;观察有无切口感染、假体周围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松动、磨损及胫股间室严重骨关节炎等并发症。结果64例患者随访(4.31±1.79)年(范围1.5~8.2年),随访5年以上者25例(32膝)。膝关节VAS评分、HSS评分及OKS评分分别由术前(5.91±0.82)分、(68.06±6.03)分和(21.22±3.46)分改善至术后1年(0.88±1.01)分、(90.09±3.30)分和(39.06±3.37)分,术后5年(0.41±0.76)分、(94.53±2.99)分和(42.13±3.17)分,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38,81.47,56.73;P<0.001)。髌骨倾斜角由术前8.21°±3.14°降低至术后5年的3.5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P<0.001);术前髋-膝-踝角为179.01°±1.43°、术后5年为178.77°±1.67°,手术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P=0.096)。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假体松动、假体磨损及胫股间室严重骨关节炎而行膝关节翻修的情况。结论髌股关节置换治疗重度髌股关节骨关节炎的早中期随访临床疗效良好,可以明显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并改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髌股关节 骨关节炎,膝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随访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0月因人工股骨头置换76例于本院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比组与研究组均在围期给予病人护理干预,对比组给予病人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病人围期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治疗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结果: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