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比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比较分析

王利霞

新津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自愿终止妊娠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研究组接受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终止妊娠期的临床指标及流产效果。结果 研究组宫缩反应时间、终止妊娠时间、产期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终止妊娠期的临床指标差异显著;研究组完全流产46例、不完全流产12例,完全流产率76.7%;对照组完全流产32例、不完全流产28例,完全流产率53.3%,两组流产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终止妊娠措施,可提高完全流产率,减轻患者的身心创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米非司酮;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

近年来,中期妊娠孕妇要求终止妊娠的临床数量持续增加[1],传统钳刮术为侵入性操作,易造成宫腔感染、子宫穿孔、软产道损伤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引产效果有效。随着临床药剂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制剂研究的持续深入,以药物终止妊娠的治疗方案得到了临床的一致认可[2],该方案在保证终止妊娠成功率的基础上,极大降低了手术给孕妇造成的身心创伤。目前,临床对药物之间配伍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对来我院终止妊娠的患者给予不同方案的配伍用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自愿终止妊娠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组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31.2±4.3岁),婚姻关系:已婚52例、未婚8例;初产妇43例,经产妇17例;孕周12~18周(平均孕周14.2±0.8周)。对照组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0.7±4.8岁),婚姻关系:已婚50例、未婚10例;初产妇45例,经产妇15例;孕周12~18周(平均年龄14.7±1.1周)。纳入标准:无药物禁忌症;各项身体功能检查正常;无剖宫产史。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疾病;哮喘;接受过类似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上海新华联制药,H10950202),每日早晚各1次,持续2d;第3d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北京紫竹药业,H20000668),如无宫缩反应,4h后重复1次。

研究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上海新华联制药,H10950202),每日早晚各1次,持续2d;第3d阴道后穹窿置入卡孕栓1mg(沈阳第一制药,H10800007),卧床休息2h。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终止妊娠期的临床指标,包括宫缩反应时间、终止妊娠时间、产期出血量;比较两组流产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终止妊娠期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宫缩反应时间、终止妊娠时间、产期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终止妊娠期的临床指标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终止妊娠期的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宫缩反应时间

(h)

终止妊娠时间

(h)

产期出血量

(mL)

研究组

60

2.87±1.74

4.60±2.01

44.36±25.34

对照组

60

5.64±1.89

8.32±5.22

80.15±43.78

t

-

8.352

5.151

5.480

p

-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流产效果比较

研究组完全流产46例、不完全流产12例,完全流产率76.7%;对照组完全流产32例、不完全流产28例,完全流产率53.3%,两组流产效果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孕妇处于妊娠中期时,宫内胎盘已经形成,胎儿较大,临床终止妊娠成功率与孕妇自身宫颈软化程度、宫缩水平密切相关。只有宫颈成熟才能快速激发宫缩反应,完成终止妊娠过程。

米非司酮是临床常见的抗孕激素[3],可有效软化宫颈,并与早孕脱膜组织激素受体结合,有效阻滞孕酮与受体结合,造成绒毛组织坏死,降低黄体生成素,随着黄体进一步萎缩,令胚胎停止生长。但是,夏婕,季滢,刘铭兰经临床实践发现[4],米非司酮存在不完全流产现象,因此,建议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同样具有软化、成熟宫颈药用,进而诱发宫缩并排出滞留物,二者配伍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加大胚胎组织排出效果。卡孕栓可抑制子宫颈胶原纤维含量并软化宫颈[5],降低孕酮分泌,增强宫体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最后实现终止妊娠的目的,使胎盘顺利剥离。并且,由于卡孕栓给药方式为直达用药部位,可通过阴道黏膜吸收迅速进入循环系统,其终止妊娠时间明显更短,在药物应用上,卡孕栓一般只需进行单次置入,安全性高,不会诱发其他并发症。本研究中,研究组终止妊娠期的临床指标、完全流产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显示患者在经联合用药后,血肿包块减小,能够加速产物排出,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能够显著缩短孕妇的引产时间、出血量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终止妊娠方法,值得临床产科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敏,李元琴,张静,等. 无痛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对育龄期女性再次妊娠的影响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8):1018-1021. 

[2]钱赛,王宇容. 早期妊娠不同终止方式对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及再次受孕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0,28(4):606-610.

[3]姚纪,王瑞云. 米非司酮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在瘢痕子宫、早孕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与疗效[J]. 海峡药学,2017,29(12):161-163.

[4]夏婕,季滢,刘铭兰. 戊酸雌二醇、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2):72-75.

[5]廖慧萍. 催产素联合卡孕栓对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的预防效果及对血压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20):94-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