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 3D打印引导 125I粒子植入术前术后剂量,探究 3D打印在肿瘤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我院的肿瘤手术患者 200例进行调查研究,所有手术患者均计划使用 3D打印引导 125I粒子植入,手术后观察患者术前术后 D90、 V90、 V100、 V150和粒子数量差异大小。结果 200例手术患者中, 189例患者均使用 3D打印引导成功, 11例患者失败后改用 CT引导手动植入,使用 3D打印引导成功率为 94.5%;患者 3D模板引导手术前后的 D90、 V90、 V100、 V150和粒子数量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3D打印引导 125I粒子植入术前术后各项剂量指标差异较小,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 3D打印引导手术的成功率高达 94.5%,对于具有稳定性的肿瘤, 3D打印引导粒子植入具有可行性和较大的发展前景。

  • 标签: 3D打印模板 粒子植入 计量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局部晚期宫颈癌后装放疗应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的剂量学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9年8月就诊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共68例,均为偏心性或外照射后仍有巨大肿块(肿瘤直径>5 cm)残存的患者,外照射采用调强放疗,后装治疗方法为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疗,高危临床靶区(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area,HR-CTV)剂量为6 Gy/次,1次/周,共5次。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模板组35例采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辅助置入宫腔管并植入插植针;自由插植组33例徒手进行宫腔管的置入及插植针的植入。所有患者均于CT引导下调整宫腔管、插植针位置及深度,将最终CT图像传入后装治疗计划系统,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结果共制定340次后装放疗计划,其中模板组175次、自由插植组165次。模板组较自由插植组的HR-CTV的D90(包绕90%靶区体积的剂量)、中危临床靶区(intermediate-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IR-CTV)的D90均明显增高(t=3.63、2.45,P<0.05),膀胱、直肠及乙状结肠的D2 cm3均显著降低(t=-2.81、-2.54、-2.33,P<0.05)。同时,模板组每次后装治疗平均扫描CT次数为(1.78±0.53)次,每次治疗从宫腔管及插植针植入至调整达满意位置的平均消耗时间为(11.35±3.98)min,每次治疗使用插植针的针数平均为(5.21±1.37)枚。而自由插植组分别为(3.56±0.88)次,(30.67±5.83)min,(7.48±2.79)枚,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26、-4.53、-3.21,P<0.05)。结论对于偏心性或巨大肿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治疗应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剂量学优势明显,操作简便,用时短。

  • 标签: 宫颈癌 3D打印 腔内 插植 剂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计划的物理剂量学参数,验证光学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辅助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癌的精确性与可行性。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受光学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辅助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头颈部复发癌患者共12例。记录治疗前计划和治疗后计划实际植入针数及粒子数,比较治疗前后计划的90%靶区体积剂量(D90)、匹配周边剂量(MPD)、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及100%、150%和20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100、V150和V200)。结果中位病灶体积31.2 cm3,中位粒子数61.5颗,中位处方剂量130 Gy。治疗前计划的D90、MPD、V100、V150和V200均值分别为134.2 、64.6、93.3、75.3和39.3 Gy,治疗后计划分别为146.7、68.94、97.47、80.40和48.30 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植入针数、粒子数、CI、HI、E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治疗后计划剂量质量评价为优(66.6%);4例为良(33.3%)。结论光学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辅助下,粒子植入治疗计划完成质量良好,治疗后各项剂量参数均符合预计划的要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光学导航系统 3D打印非共面模板 放射性粒子植入 剂量学 头颈部复发癌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复杂肝脏肿瘤3D打印型,在保证与肝脏实体结构吻合的情况下,提高模型制作效率并降低技术成本。方法基于CT数据建模,采用镂空技术1∶1打印出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3例复杂肝脏肿瘤的优化三维模型,计算制作时间和技术成本,计量资料采用总数值进行统计学描述。并与手术实际情况对比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例均成功完成优化的三维模型打印,从数据提取至模型制作完成所需时间约66 h,技术成本约700元。3D打印型与肝脏结构吻合,可直视肿瘤与肝内复杂管道关系,便于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结论采用镂空技术优化复杂肝脏肿瘤3D打印型,在减少制作时间并降低技术成本的同时,可还原实体肝脏结构,并可直视肿瘤与肝内复杂管道关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肿瘤 3D打印技术 术前规划 术中导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维打印型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7例口腔修复患者分为A组44例和B组43例。A组采用3D打印型修复,B组采用传统种植修复。比较两组的角度、深度、头根偏差、临床疗效和种植体存活率。结果:A组头、根、深度和角度的偏差值分别为(0.49±0.12)mm、(0.51±0.20)mm、(0.44±0.16)mm和(0.15±0.04)°,低于B组(0.80±0.17)mm、(0.86±0.24)mm、(0.77±0.18)mm和(0.21±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3D打印模型 口腔修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3D打印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癌术前术后常用剂量学指标差异,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转移癌粒子植入手术的10例患者共12个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12个病灶均采用3D打印引导粒子植入,处方剂量120~140 Gy,比较术前治疗计划及术后验证计划中常用剂量学指标差异,包括D90、D100、V90、V100、V150以及术前计划粒子数量和术后实际使用粒子数量,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术后剂量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和术后D90、D100、V90、V100、V150等剂量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际使用粒子数量多于术前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0, P<0.05)。结论3D打印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癌,剂量精准,可达到术前计划要求,应积极推广临床使用。

  • 标签: 3D打印模板 放射性粒子植入 骨转移癌 近距离放疗 放射治疗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导航系统辅助三维(3D)打印联合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术前、术后计划差异,验证光学导航辅助下的粒子植入计划完成质量。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导航系统辅助3D打印引导下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患者共20例(男10例,女10例,中位年龄60.5岁),植入部位为头颈部8例、胸壁1例、盆腔9例、椎旁和(或)腹膜后2例,中位处方剂量150 Gy。对比术前、术后计划中的粒子数、针数、相关剂量学参数等。剂量学参数包括靶区90%大体肿瘤靶区(GTV)所接受的处方剂量(D90)、GTV分别接受100%、150%、20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100、V150、V200)、GTV接受的最小边缘剂量(MPD)、适形指数(C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I)以及2 cm3范围脊髓接受剂量(D2 cm3)。采用配对t检验及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术后使用针数与术前计划一致[均为12 (9,19)根];术后实际粒子数较术前计划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35,68)和49(35,63)颗;z=1.859,P>0.05]。术后计划的MPD较术前计划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52±14.89)和(67.22±20.56) Gy;t=-3.769,P=0.001];其余剂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0.533,-0.423,z值:-0.849~1.416,均P>0.05)。术后剂量质量评价为优者17例(17/20),为良者2例(2/20),为中者1例(1/20)。结论联合模式引导对植入计划的完成质量良好,术后实际靶区剂量可达到术前预计划的要求。

  • 标签: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打印,三维 放射疗法 影像引导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3D打印个体化模板(3D-PIT)辅助CT引导后装组织间插植治疗中央型复发妇科肿瘤的术前计划与术中实际物理剂量学参数,评价3D打印个体化模板辅助下CT引导的组织间插植治疗的剂量准确性。方法纳入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中央型复发妇科肿瘤患者38例,均行3D打印个体化模板辅助CT引导192Ir后装组织间插植治疗。大体肿瘤靶区(GTV)处方剂量10~36 Gy,2~6分次,5~6 Gy/次。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时计划的90%靶区体积剂量(D90)、100%靶区体积剂量(D100)和10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100)。危及器官膀胱、直肠和结肠2 cm3体积接受的剂量(D2 cm3)。近距离治疗质量参数包括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同时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研究共纳入治疗194例次,单次中位插植针6(5~13)根,单次处方剂量5~6 Gy。术前和术中的GTV D90、D100、V100、CI、HI、E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中危及器官膀胱和结肠D2 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直肠D2 cm3剂量略高于术前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35,P=0.027)。结论3D打印辅助CT引导下高剂量率192Ir后装组织间插植治疗计划完成质量良好,达到术前剂量设计要求。

  • 标签: 3D打印个体化模板 妇科肿瘤 高剂量率后装 组织间插植 剂量学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对于在创伤骨科手术的术前诊断、术前计划、预手术、术中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对116例创伤骨科骨折患者进行3D模型的打印,其中男68例,女48例;年龄20~58岁,平均38.6岁。骨折按部位分类:肱骨近端骨折23例,肘关节骨折脱位11例,骨盆及髋臼骨折36例,胫骨平台骨折22例,胫骨远端骨折24例。术前对每一个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采用Mimics软件数据处理,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模型,制定手术方案,于内固定前模拟手术过程,然后实施手术。结果:116例骨折患者的术前诊断与术中所见一致,术中的手术方案完全采用了术前计划的内固定方法,术中采用的固定钢板、螺钉数与螺钉长度均与术前计划基本一致。所有患者术后x线及CT均显示骨折满意复位,内固定可靠且位置良好。结论:3D打印技术对于粉碎的干骺端、关节内、陈旧性以及解剖复杂的创伤骨科患者,能够明确术前诊断,骨折类型,骨折移位的程度和骨折块大小,便于术中骨折的满意复位及良好固定,大大的提高了创伤骨科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3D打印 快速成型技术 创伤骨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3D打印型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价值。方法 选骨科临床实践学生56例(2019.08-2020.08),按照学号奇偶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各予以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3D打印型,比对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考核结果、学习能力、带教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骨科 临床护理教学 3D打印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3D打印型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取我院一年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组)。分别以常规教学、联合3D打印型教学,比较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满意度偏高,考评成绩显著偏高,(p<0.05)。结论:针对骨科护理学生使用常规教学联合3D打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护生的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增加临床教学质量。

  • 标签: 骨科 临床护理 教学 3D打印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3D打印型在髋关节翻修临床教学方面的效果,改进教学质量。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外科专业规范化培训的学员50名,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3D打印型辅助教学。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成员进行专业理论测试和教学评估问卷调查,并对两组学员的专业理论测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和学习兴趣做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进行t检验。结果试验组学生的专业理论笔试成绩(84.60±5.76)分高于对照组(78.20±6.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4.72±0.46)vs.(4.28±0.61)]和学习兴趣[(4.76±0.44)vs.(4.28±0.54)]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型辅助教学能有效加深学生对髋关节结构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标签: 3D打印模型 教学方法 髋关节翻修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3D打印型在骨科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中的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利用3D打印型,结合健康宣教,评价其在骨科围手术期健康宣教中的效果。结果:3D打印型,结合健康宣教,有助于骨科围手术期病人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和手术效果,达到缓解和解除病人恐惧、焦虑的不良情绪,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及功能锻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依从性及满意度。结论:3D打印型,结合健康宣教,在骨科围手术期中起到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骨科健康宣教中推广应用。

  • 标签: [] 3D打印模型 健康宣教 骨科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型个性化治疗肩胛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我科采用3D打印型个性化治疗10例肩胛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肩胛骨体部骨折6例,肩胛盂骨折2例,累及肩胛骨体部、肩胛冈骨折2例。术前均行CT三维重建,数据输入3D打印机后实施3D打印,制作肩胛骨骨折模型,根据模型确定手术方案。采用改良的Judet肩后方入路6例,外侧Hardegger入路4例。根据影像学评价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及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系统评估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76.11±18.53)min;术中出血量40~70 ml,平均(52.22±10.93)ml。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红肿热痛等情况发生。骨折均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6周。所有患者均获得6~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随访期内无骨折块移位、螺钉松动或钢板断裂、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分:优9例,良1例;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系统评分:优9例,良1例。结论结合3D打印型个性化治疗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可以在术前演练手术方案,术中减少对软组织的过多剥离,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骨折愈合快,配合良好的康复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确切。

  • 标签: 肩胛骨 骨折 3D打印技术 导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标准化施源器在宫颈癌影像引导自适应近距离治疗(BT)中的应用。方法对23例外照射(45 Gy分25次)后宫旁受侵袭范围较大的ⅢB期宫颈癌患者行MRI引导自适应BT,处方剂量为7 Gy/次,共4次。根据外照射前后MRI中肿瘤消退情况确定BT范围,预估应用标准化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IC+IS)施源器剂量欠量区域。对欠量区域虚拟经会阴组织间插植针道,并优化植入角度、间距、深度等。应用图形设计软件设计辅助插植模板,并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辅助模板,并与标准化施源器结合紧密。在全麻条件下超声引导完成IC+IS,术后对患者行MRI定位扫描。将定位MRI传入治疗计划系统进行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并给予IC+IS治疗计划设计优化,最终完成计划评估及治疗。结果3D打印个体化插植模板平均打印时间为(3.5±1.0) h,辅助模板共引导植入插植针382根,单分次(4.2±1.5)根,剂量权重比为(16.49±9.50)%。靶区EQD2Gy,α/β=10剂量高危靶区D90%为(90.45±3.03) Gy,中危靶区D90%为(66.46±3.68) Gy。膀胱、直肠、小肠、乙状结肠的D2cm3EQD2Gy,α/β=3分别为(82.69±2.60)、(73.20±2.52)、(69.35±3.32)、(69.39±3.27) Gy,均满足临床剂量要求。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6%和87%、87%和70%、96%和78%。结论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辅助插植施源器可以有效弥补现有标准化施源器在ⅢB期宫颈癌临床BT时大体积靶区剂量的不足,为晚期宫颈癌BT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宫颈肿瘤/近距离疗法 标准化施源器 辅助模板 3D打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型在四肢创伤外科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临床科室进行实习的安徽中医药大学骨伤班本科生,共42名同学,随机将他们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1人,对照组21人。试验组采用3D打印型结合PPT教学法,对照组采用PPT教学法。课程结束前对所有参与研究的实习同学进行理论和操作测试,测试内容为对解剖结构的识别和定位,测试总成绩为100分,理论和操作测试各50分。课时结束后对参与该研究的42名实习同学进行学习内容的兴趣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两项调查内容评分满分均为10分。结果:两组同学均独立完成课后考核,其中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 <0.01);试验组同学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同学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3D打印型应用到临床教学中提高了实习同学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 标签: 3D打印技术 教学 临床医学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3D打印技术由于对实体模型100%还原的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血管外科的临床教学领域。3D打印型在解剖结构、手术方案制定、模拟器技能培训的教学应用,使得不同层次和阶段受培训的血管外科医生获益。目前3D打印型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的应用处于初期阶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就现阶段3D打印型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局限性及未来的前景作一论述。

  • 标签: 3D打印 血管外科 教学
  • 简介:在口腔修复的临床操作中,交叉感染已倍受重视,但主要是针对涡轮机头的消毒,而忽视了对医务人员可能造成极大威胁的潜在性感染途径--印模.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使用各种化学消毒方法消毒印模后,对各种印模主要特性的影响以及消毒效果的研究进行综述.目前常用的消毒剂是戊二醛、次氯酸钠、碘伏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浸泡和喷涂法.但至今对于印模的消毒,在制剂、浓度和印模种类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最佳搭配,即尚未形成一个可以被口腔专业界所公认,并能满足口腔修复临床需要的常规消毒方法.因此,寻找一种临床操作简便、有效的印模消毒方法,就成为口腔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印模 消毒 口腔修复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型辅助神经外科学网络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以76名见习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D打印型辅助网络教学组(试验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1个月网络教学结束后进行量化考核与教学满意度调查。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出科考试(理论与操作)成绩为(86.7±7.4)分,优于对照组的(78.2±8.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1)。教学满意度调查显示,试验组在空间想象力自我评判(t=3.81,P<0.01)、加深对神经解剖的理解(t=5.29,P<0.01)、增加临床学习兴趣(t=5.12,P<0.01)这3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现有网络教学方法相比,3D打印型辅助网络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学员满意度。

  • 标签: 网络教学 神经外科学 神经解剖 临床见习 3D打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