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椎融合术后2年临近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腰椎融合术治疗的26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中共计15例患者观察到了邻近退。全部15例退患者均采取返修手术处理,将减压及固定融合范围向邻近退变节延伸,减少神经压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本组研究中疗效评价为优的患者8例,良5例,可2例。X线片显示结果全部患者的X线均显示其内固定位置良好,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再次行手术治疗4个月后回到医院复查并取出固定材料,随访时间为2年,平均半年电话随访一次。全部患者术后检查椎间均未发现滑移或成角,腰椎序列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治疗效果较好,且未发现神经系统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腰椎融合术后邻近退是术后症状复发的重要原因,退可由多重因素引起,主要好发于融合的上方,应仔细鉴别症状复发的原因,必要时再次采取手术治疗依然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腰椎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节腰椎退患者行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后邻近退与腰椎退自然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科37例行腰椎后路固定椎间融合术和48例行保守治疗的多节腰椎退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研究,定期行MRI检查,并以ODI及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分析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之间椎间盘退有无差别,评估临床疗效与ASD相关性探讨ASD与自然病程的关系。结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但手术组ASD致椎间盘退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且与手术存在相关性。结论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但腰椎融合后邻近椎体生物力学等变化不可避免导致了ASD的进展,且这种变化较自然病程更为明显,对于存在多节腰椎退患者,术前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人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骨质疏松等,同时慎重考虑融合方式及内固定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决定相应的手术方式)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10~2012年间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的37例患者及48例保守治疗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 标签: 多节段腰椎退变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固定融合术 自然病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脊柱融合术后患者出现的邻近的加速退原因。方法选择2010年7月份到2013年7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脊柱融合术的107例患者,术后,对所选患者进行6个月到24个月的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出现临近阶段退的情况。结果患者进行脊柱融合术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对患者进行随访的时间越长,患者出现腰部疼痛以及邻近的加速退等神经症状。结论对患者进行局部脊柱融合术,术后随着时间推移,患者会出现临近的加速退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邻近节段 加速退变 分析
  • 简介:摘要腰椎融合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在临床上能够对于腰椎疾病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目前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在腰椎间盘疾病方面以及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但在实际的使用了腰椎融合术完成后,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这其中邻近退就是一种常见的情况。文章讨论了腰椎融合术后邻近退的临床研究现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腰椎融合术后临近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融合术后出现临近退患者的病历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腰椎融合术后临近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手术因素。结论腰椎融合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治疗腰椎疾病患者的主要手术方式,同时在实际的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实际的使用腰椎融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出现术后邻近退的情况,在临床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临近退的影响因素。

  • 标签: 临近节段退变 腰椎融合术 临床研究 现状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87-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后邻近退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收集医院的临床资料,查阅近年关于腰椎融合术后出现邻近退的基本情况,包括邻近退的概念、预防、发生率、影响因素等。结果邻近退的概念包括影像学邻近退和临床症状邻近退,腰椎融合术后影像学邻近退发生率最低为百分之八,最高可达百分之百,临床症状邻近退发生率为百分之十二左右。邻近退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术前基本情况等个体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与融合段长短、椎间隙过度撑开、融合术式、矢状面平衡、内固定使用等手术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邻近退的预防上应积极从术中减少融合、应用非融合技术、维持矢状面平衡等方面入手。结论腰椎融合术后很容易发生邻近退,通过应用非融合技术能显著减少邻近退的发生。

  • 标签: 腰椎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研究现状
  • 简介:目的比较Dynesys系统治疗单与多节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Dynesys系统治疗的腰椎退疾病患者46例。根据患者手术分为单组(32例)和多节组(1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摄腰椎正侧位和前屈后伸位片,测量手术椎间高度、活动度以及近端相邻的椎间活动度。结果46例患者平均随访30(24~52)个月,两组患者ODI指数术后3个月:单组(20.5±5.7)%,多节组(21.2±9.8)%;末次随访:单组(12.2±4.3)%,多节组(15.3±6.9)%,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VAS评分术后3个月:单组2.9±1.3,多节组3.2±1.4;末次随访:单组1.4±0.3,多节组1.6±0.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ODI与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椎间高度术后3个月单组(11.3±2.7)mm,多节组(11.1±2.0)mm;末次随访单组(10.8±3.1)mm,多节组(10.3±2.2)mm,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的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单组(4.3±2.4)°,多节组(4.6±2.7)°;末次随访单组(4.8±2.2)°,多节组(5.3±2.0)°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近端相邻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时单组(9.1±2.1)°,多节组(8.5±1.8)°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末次随访时单组(10.3±2.7)°较术前显著增加,并且单组大于多节组(9.1±3.0)°(P<0.05)。结论单与多节Dynesy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能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并保留部分椎间活动度�

  • 标签: 椎间盘退行性变 腰椎 脊柱疾病 Dynesys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弹性棒非融合术及融合术治疗单腰4/5椎间盘突出(LDH)的临床疗效、椎间隙高度及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等数据的变化,评估弹性棒系统在临床中长期应用的价值。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57例单腰4/5 LDH患者,分为融合组31例,非融合组2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JOA)和腰3/4、4/5、腰5/骶1椎间隙前缘及后缘高度、PI、PT、SS、LL等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ODI、JOA及VAS评分术前、术后3年及末次随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均满意;B组腰4/5间隙前缘及后缘术后末次随访高度小于A组[(12.13±1.65) mm比(13.72±2.38) mm,t=2.889,P<0.05;(7.03±1.19) mm比(8.03±1.69) mm,t=2.556,P<0.05];B组LL值末次随访小于A组[(41.50±4.72)°比(44.66±6.54)°,t=2.049,P<0.05]。B组SS值术前、术后3年随访及术后末次随访均大于A组[(35.02±4.42)°比(31.59±5.38)°,t=2.595,P<0.05;(34.92±4.59)°比(0.43±5.11)°,t=3.501,P<0.05;(29.91±4.20)°比(32.37±4.59)°,t=2.108,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单腰4/5 LDH都能取得良好的长期临床效果,非融合术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融合术能较好的维持责任椎间隙前缘高度;非融合术能更好的维持临近腰3/4后缘、腰5/骶1前缘椎间隙高度及SS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弹性棒 单节段 矢状位参数
  • 简介:摘要腰椎融合术后邻近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是腰椎融合术后中远期的并发症。虽然自然退变因素与患者自身因素在ASDis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但医源性相关因素,尤其是手术相关因素也是影响ASDis发生的重要原因。手术所致的腰背肌及后方韧带复合体结构损伤,术中腰椎椎间隙高度及脊柱序列的恢复不足,以及内植物对腰椎结构的损伤激惹等问题会加速ASDis的发生和进展。因此,手术中应特别注意腰椎后方结构的保护、腰椎椎间隙高度与脊柱序列的合理重建及避免内植物对邻近的激惹。虽然近年来有关ASDis的临床研究质量逐渐提高,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临床病例数量不足、随访时间不够、研究设计缺陷等导致的研究证据等级不高、提出的科学假设与临床应用的联系程度不够、临床实践价值较低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研究的临床价值和意义。针对以上问题,一方面是开展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针对某个特定因素对ASDis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以获得证据级别较高的结论;另一方面则是进行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从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真实的医疗环境和医疗过程,获得对临床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椎融合术后邻近退应用棘突韧带复合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来几年收治的60因腰椎退行性病变行L4/5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开展随访活动,按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行保留后方棘突韧带的关节突关节切除椎间融合术,B组行保留L4上半棘突和L5下半棘突的部分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术,C组I行L4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术。对比三组病人术前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结果和神经功能评分、JOA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J0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C组的J0A评分较A、B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完整性可有效减轻因腰椎融合术导致的邻近的加速退情况。

  • 标签: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 棘突韧带复合体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后方韧带复合体对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早期相邻退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实施后路腰椎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L4~5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A组(30例)行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B组(30例)行切除后方韧带复合体的PLIF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术前、末次随访时测量腰椎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和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并进行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L3~4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9例患者出现了L3~4的邻近退(adjacentsegmentdisease,ASD),B组17例出现了L3~4的ASD。其中A、B两组均有2例患者为有症状的ASD。术前两组患者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6例,2级22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B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4例,2级24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结论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可减少术后早期相邻退的发生。

  • 标签: 后方韧带复合体 腰椎 椎间融合术 邻近节段 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采用皮质骨轨迹螺钉(CBT)与椎弓根螺钉(PS)进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邻近的影像学变化,评价两种内固定方式对邻近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北京朝阳医院分别采用CBT内固定与PS内固定进行单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例资料。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及随访时手术融合头侧邻近(CAS)椎间隙高度(ISH)、椎间孔高度(FH)、宽度(FW),术前及末次随访MRI扫描椎间盘退分级。临床症状变化采用患者术前及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同时诊断两组影像学邻近退(R-ASD)与症状性邻近退(S-ASD)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数据比较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共计69例患者纳入研究,CBT组33例(男/女:15/18),年龄(65±11)岁,PS组36例(男/女:17/19),年龄(64±10)岁。末次随访时,CBT组邻近的IS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组邻近ISH较手术前显著减小(t=6.78,P<0.05)。CBT组邻近ISH、FH和FW的丢失程度显著小于PS组(均P<0.05)。随访期间,CBT组共发现4例(12.1%)R-ASD,无S-ASD,而PS组出现12例(33.3%)R-ASD,显著高于CBT组(χ2=4.35,P=0.04)。MRI显示,PS组末次随访时邻近椎间盘显著退程度大于CBT组(Z=-2.14,P=0.03)。结论相比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技术,单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技术在短期内可以有效地减少邻近退的发生。

  • 标签: 椎管狭窄 皮质骨轨迹螺钉 椎弓根螺钉 腰椎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内固定术后相邻退治疗中的效果与优点。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处置相邻退变性间盘突出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43-58岁,平均51岁。,其中L4/55例,L5/S12例,患者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结合病史、临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均为腰椎内固定术后相邻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14侧患者源于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滑脱、间盘突出等)行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后,另3例患者源于因腰椎骨折行钉棒内固定术后。症状性相邻退变出现在初次手术的5-7年,平均6.2年。术前、术后7天、3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应用VAS评分对患者腰痛及腿痛进行评定,末次随访采用MacNad功能评分判断疗效。详细记录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估计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病情变化情况。结果17例均在局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椎管内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110~160min,平均130min,17例患者术后腰痛症状均明显减轻或全部消失,未出现腰痛加重情况出现,住院时间4-8d,平均6.2天,刀口一期愈合。术后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5-18个月,平均10个月,无复发病例。术后1周、三个月、半年和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明显低于术前及术后的数值(P<0.05);以JOA评分标准为依据,评分优良率为85.7%。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内固定术后相邻退治疗的应用是安全、有效、微创。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内固定术后 相邻节段退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退的临床特点和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接受的25例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退行再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后路减压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丁内固定术等治疗,观察术前术后患者VAS评分和退变节腰椎间盘内压情况。结果术后患者VAS评分、退变节腰椎间盘内压均显著由于术前(P<0.05)。结论对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退患者实施再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VAS评分和腰椎间盘内压,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融合术 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 临床特点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及后凸成形治疗对临近椎间盘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24个月临近椎间盘退情况。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24个月椎间盘退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及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可造成临近椎间盘退,其中后凸成形术引起的临近椎间盘退变更加严重。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近椎间盘退变
  • 简介:摘要:本文依托《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悬拼连续U梁》预制模板的设计过程中,形成了针对截面预制梁模板设计理念,通过本工程顺利验收,更加充分的体现了本设计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结合截面,变截面,节段梁模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钩椎关节的退程度与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ACDR)后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ACDR并获得最低5年随访的患者70例,其中男35例,女35例;年龄25~62(42±8)岁。术前颈椎正位X线片用于评价钩椎关节退情况,侧位X线片用于评价椎间隙退情况。术后5年随访时侧位和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评价异位骨化情况。采用我们提出的分级方法评价术前钩椎关节退情况,采用Kellgren&Lawrence分级和McAfee分级评价椎间隙退情况和异位骨化情况。统计不同患者术前术后情况并进行相关系数检验。根据假体的不同类型和术后异位骨化发生部位,明确二者之间有无关系。结果7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52~74(62.7±4.8)个月,手术方式均为单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前钩椎关节退程度与术后异位骨化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585(P<0.01)。术前Kellgren&Lawrence椎间隙退与术后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557(P<0.01)。术前Kellgren&Lawrence椎间隙退分级和术前钩椎关节退分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727(P<0.01)。结论术前钩椎关节退程度与术后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

  • 标签: 颈椎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钩椎关节退变 椎间隙退变 异位骨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皮质骨轨迹螺钉及骶骨翼螺钉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腰椎邻近退疾病中的应用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因腰椎邻近退(ASD)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CBTS)和骶骨翼螺钉(SAS)内固定技术进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的24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67.9±8.2)岁,随访时间(2.6±0.4)年。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至少2年的随访,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是否发生内固定松动、假关节形成和再次邻近退。结果24例患者中近端ASD患者14例,远端腰骶部ASD患者8例,近端远端同时ASD 1例,上下融合中间ASD(“夹心”ASD)1例。邻近椎体骨密度(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T值)为-1.98±0.91,其中10例T值<-2.5。手术时间为(125±36)min,术中出血量为(85±33)ml。术后下地时间为(3.1±1.9)d,住院日为(9.0±2.6)d。术前患者腰痛VAS为(5.2±1.0)分,腿疼(6.8±1.9)分,ODI评分56.6%±12.8%。末次随访患者腰痛VAS为(1.4±0.6)分,腿疼(0.9±0.4)分,ODI评分13.8%±6.3%。末次随访患者各指标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总体临床效果满意。在末次随访中,未出现螺钉松动及假关节形成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尚未再次出现症状性邻近退。结论CBTS及SAS内固定技术应用于腰椎ASD的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内固定可靠且并发症少等优势,尤其对于骨量降低的老年患者是一种可靠的选择。

  • 标签: 腰椎 邻近节段退变 皮质骨轨迹螺钉 骶骨翼螺钉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后融合与邻近的背侧肌肉、腰大肌、脂肪变性率的变化,及其与患者术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L)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行单腰椎MIS-TLIF术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男22例,女28例;年龄为(44.7±4.6)岁(41~50岁)。分别比较患者融合与邻近术前、术后6、12个月的腰椎背侧肌肉相对体积、腰大肌相对体积及脂肪变性率,分析融合与邻近术后12个月HRQL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与腰椎背侧肌肉相对体积、腰大肌相对体积、脂肪变性率的相关性。结果融合与邻近术后6、12个月的腰椎背侧肌肉相对体积、腰大肌相对体积均较术前显著减小,脂肪变性率均较术前显著增加,但融合术后12个月的脂肪变性率(20.6%±6.1%)较术后6个月(29.7%±8.2%)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与融合背侧肌肉相对体积(r=-0.819,P<0.001)、脂肪变性率(r=0.86,P<0.001)呈极强负相关和极强正相关,与腰大肌相对体积(r=-0.435,P=0.016)呈中等负相关;ODI指数与融合背侧肌肉相对体积(r=-0.512,P=0.004)、腰大肌相对体积(r=-0.402,P=0.020)呈中等程度负相关,与融合脂肪变性率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565,P=0.001)。ODI指数与邻近背侧肌肉相对体积(r=-0.478,P=0.012)呈中等程度负相关。结论MIS-TLIF术后椎旁肌肉体积出现了萎缩,同时背侧肌肉出现脂肪变性,融合背侧肌肉脂肪变性至随访12个月出现好转,邻近脂肪变性则在随访期内未见明显改善。与术后HRQL评分关系最密切的是融合层面背侧肌肉相对体积和脂肪变性率。

  • 标签: 腰椎 肌肉 生活质量 经椎间孔入路 融合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在脊柱退变过程中发现了椎间盘和小关节相互影响,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脊柱稳定和正常功能,进而引发腰痛。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椎间盘和小关节之间的退关系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本文对两者之间退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和分析了我院自2015年4月~2017年4月的140例腰痛患者MRI,并且将这140例腰痛患者按照年龄进行分为3组(<40岁,40~65岁,>65岁)。并且对每组患者的L2-S14个运动退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其中退最为明显的是在L4-5和L5-S1,通过对退比率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在<40岁和40~65岁的腰痛患者椎间盘退化比率要高于小关节退比率,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但是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顺序还是无法准确判定,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对此进行研究。

  • 标签: 腰痛患者 腰椎小关节 椎间盘 退变 MRI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