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1994年我国酒类理化指标的卫生质量调查王竹天王永芳宋凤英韩宏伟杨大进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100021)近年来,随着食品卫生标准、法规的实施及现代化生产工艺的推广,酒类的卫生质量在不断地改善和提高。为了解目前我国酒类产品的卫生状况,为修订国标并...

  • 标签: 卫生质量调查 理化指标 配制酒 发酵酒 蒸馏酒 食品卫生
  • 简介:为避免饮料中柠檬酸的过量使用所致的中毒隐患,研究了柠檬酸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通过实验室仿制饮料的毒理试验,测定了柠檬酸对受试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证实长期饮用5%的柠檬酸可使小鼠肝脏受损.

  • 标签: 饮料 柠檬酸 毒理试验
  • 简介: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的数据都隐含着空间地理属性。与经典统计相比,空间统计能够有效挖掘此属性实现食品安全跨界融合与关联分析,并具有多学科集成、启发专业人员深度思考、更加贴近客观实际等优势,目前逐步应用到食品产地环境污染空间抽样与地理格局分析、食源性疾病聚集性分析、早期爆发识别与预测预警、突发食品事件追溯与应急指挥、食品安全监管与科学决策等方面。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空间统计将成为食品安全数据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

  • 标签: 食品安全 空间统计 GIS 研究现状 展望
  • 简介:为了了解臭豆腐的食用安全性,促进生产工艺的改进,对臭豆腐生产中的豆腐坯、豆腐卤坯和油炸后的成品进行了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表明:用于臭豆腐生产的豆腐坯卤制后,其细菌总数达到了4.5×107CFU/g,大肠菌群达到了2700MPN/100g。参照卤制豆腐干类产品的相关国家标准,大肠菌群超标近20倍;但臭豆腐卤坯通过高温油炸,细菌总数降至5.0×10CFU/g,大肠菌群降至7MPN/100g,降到了食用安全的微生物指标;对于袋装油炸臭豆腐产品的杀菌强度,在115℃杀菌时间必须60min、121℃40min产品才能达到无胖袋的要求。

  • 标签: 豆腐 臭豆腐卤坯 油炸臭豆腐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 简介:食品安全是世界食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确保食品安全卫生,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已成为现代食品行业所追求的核心管理目标,也是各国政府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行政监督管理力度的重要方向。由于食品链中的任何环节都可能引入食品安全危害,必须对整个食品链进行控制。HACCP体系使企业将精力集中到加工过程中最易发生食品安全危害的环节上,将食品控制更加有效。HACCP体系是国际上认可的控制由食品引起疾病的最有效的、科学的、经济的方法。在食品生产中食品添加剂被识别为化学性危害,其添加工序常常被确定为关键控制点,食品添加剂也必然列在有害化学品的目录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作为食品链中的组织之一,在企业实施HACCP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食品安全HACCP 体系 食品添加剂 化学性危害 关键控制点
  • 简介:评价工作是食品卫生工作管理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单位食品卫生工作质量的评价,可以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比较各单位间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加强分类指导和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信息。食品卫生工作具有多系统、多层次的性质,因此只有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才能较全面地反映食品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已经提出的各种方法如打分法、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

  • 标签: 食品卫生工作 综合指数法 评价指标 权重分配 综合评价 工作效率
  • 简介:目的客观评价我国贝类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通过调查比较和分析我国现有贝类产品重金属含量,研究对照CAC等相关标准。结果我国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等标准设定的贝类重金属限值要求过于严格,超过CAC、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的标准要求。结论建议适当放宽我国海洋贝类生物铅、镉的限量标准值。

  • 标签: 贝类 参考标准 金属
  • 简介:目的研究开平市产酱油中铵盐含量及其污染来源,为酱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测酱油中的铵盐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计算铵盐比率和合格率;检测原料焦糖色中氨氮含量和糖蜜中铵盐含量。结果半成品酱油铵盐合格率(100%)和成品酱油铵盐合格率(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01〈P〈0.05);成品酱油中生抽酱油铵盐合格率(100%)和老抽酱油铵盐合格率(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P〈0.01);焦糖色中氨氮含量在0.02%~0.04%之间,全部合格;糖蜜中铵盐含量在0.05~0.25g/100ml之间。结论开平市产部分酱油品种铵盐含量超标,是加入铵盐含量高的糖蜜导致。

  • 标签: 酱油 铵盐 监测 分析 食品安全
  • 简介:PDCA循环法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也是搞好食品卫生统计工作的有效方法。PDCA循环法分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四个阶段是:1、P计划阶段。2、D执行阶段。3、C检查阶段。4、A处理阶段。八个步骤是:1.1找出存在的问题。1.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1.3找出影响大的原因。1.4制定措施计划。2.1执行措施计划。3.1检查效果。4.1巩固成

  • 标签: PDCA 循环法 食品卫生 统计工作 执行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面制食品的安全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省21个地级市的市售面制食品进行监测。结果广东省市售面制食品不合格率为44.0%(740/1680),其中超市样品的卫生状况最好。干面条类食品的卫生状况好于其他类面制食品,馒头、包子类和油条、油饼类食品的卫生状况最差。结论馒头、包子类和油条、油饼类食品存在问题较多,应成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重点。

  • 标签: 面制食品 公共卫生管理 食品分析 过氧化苯甲酰 硼砂 细菌
  • 简介:为提高糕点的卫生质量,于1999年~2002年4年间,对辖区内各类糕点食品加工厂及食品经销单位的糕点按随机方式进行采样、检验,并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指标评价、告示.4年中累计监测557件.结果表明,总合格率为82.05%,其中冷加工糕点合格率为62.70%.针对多数企业食品加工尚处于传统的手工作业阶段,卫生状况不稳定,合格率偏低的现状,在加强监督、监测的同时,指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速机械化进程,并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自我管理水平,以提高合格率.

  • 标签: 糕点 卫生质量监测 合格率 结果分析 总合 杭州市下城区
  • 简介:随着食品卫生事业的发展,准确、客观地评价食品卫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是评价食品卫生水平的重要依据。目前食品卫生监测报表是以样本合格率(平均合格率)统计的,由于各类食品合格率差异很大,当增加或减少某类食品监测数量,试样构成发生变化时...

  • 标签: 加权合格率 食品监测 样本合格率 权重系数 合格水 食品卫生监测
  • 简介:广州等地铁路辖区食品卫生监测报告洪菲广州铁路中心防疫站(510010)为了解管辖区内各类食品的卫生质量状况,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我们对广州、深圳等地火车站及铁路地区1993~1994年各类食品的卫生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1材料与方法1.1试样来...

  • 标签: 食品卫生监测 铁路辖区 食品合格率 食品卫生质量 卫生合格率 广州
  • 简介:0前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速冻食品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食品工业之一.近年来,我国速冻食品发展迅速,加强这类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桂林市卫生防疫站加强了对速冻食品的监督,现作者对桂林市1998~2000年速冻食品的监测结果作一分析.

  • 标签: 桂林市 速冻食品 卫生质量 监测结果分析
  • 简介:特殊膳食用食品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因此研究完善其标准体系和相关分类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列举了国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定义和相关分类,并系统介绍了我国目前的定义、已发布标准概况,提出未来标准工作设想。

  • 标签: 特殊膳食用食品 标准体系 现状 展望
  • 简介:目的评价转sFat-1基因猪肉对小鼠血常规、血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转sFat-1基因猪肉、普通猪肉为受试物,配成配合饲料后分别设立低、高2个剂量组和基础饲料对照组,经口喂饲小鼠30天后,比较各组小鼠血常规、血生化、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结果同性别的各组血常规和免疫球蛋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转sFat-1基因猪肉高剂量组血清BUN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小鼠中,转sFat-1基因猪肉低剂量组的CD3+CD4+细胞比例、转sFat-1基因猪肉高剂量组的CD3+CD8+细胞比例与普通猪肉低剂量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的剂量下,未发现转sFat-1基因猪肉对小鼠血常规、血生化和免疫指标有影响。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转sFat-1基因猪肉 淋巴细胞 血常规 血生化 EPA
  • 简介:本刊记者上海讯:2014年3月25日~27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暨第二十四届全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技术展示会(FIC2014)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举行!展会三天共迎来71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专业观众142410人次参观;展会总面积达到72000平方米,共有1223家海内外参展商参展,其中海外参展商316家,国内参展商907家.受展馆面积所限,仍有221家企业没有申请到展位.展会规模盛大,人气火爆,高潮迭起,影响力空前.

  • 标签: 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 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技术展示会 行业 满载 历史 展会规模
  • 简介:为保障食品安全,"食品污染物监测及其健康影响评价的研究"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食品污染物分析质量控制研究;污染物(包括金属污染物,农药残留)监测技术研究;建立有害物质暴露危险性评估技术;生物学标志物研究.研究完成后,建立了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污染物监测网框架,提出了我国食品污染物监测分析质量控制评价原则,提高了我国污染物监测水平.绘制了我国食品污染物基本状况表.我国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铅污染,各年龄段铅的摄入量偏高,特别是儿童已经达到PTWI的105.6%~109.7%.说明我国食品中铅的含量偏高,应该修订国家标准.镉污染主要在鱼类,全国平均值超过国家标准,其中河南省淡水鱼的镉平均值是国家标准的近3倍,其他食品镉的污染不严重.砷、汞在食品中的污染不严重.成功地以总膳食研究为手段进行膳食暴露评估.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了反映人体微量氯丙醇暴露的β-氯乳酸的痕量检测技术,并作为理想的接触标志物用于人体氯丙醇的暴露评价;初步建立了以监测母乳中二NFDA1英负荷水平作为接触标志物和生殖内分泌指标作为效应标志物的体系;应用人胚肾LH/CG受体重组细胞株生物发光法测定血清中的BCG.研制出监测网研制数据上报系统计算机软件.该研究对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方法和科学依据.

  • 标签: 食品安全 食品污染物监测 健康影响 质量控制 金属污染物 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