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生物活性玻璃(Bioglass,BG)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的骨替代材料,突出特点是具有成骨迅速,不仅可以和骨组织结合,还可以和软组织结合.在牙周病骨缺损、牙槽骨重建以及听骨链重建等临床应用方面获得很高的成功率,本文就BG的成骨作用、成骨机制、性能的改进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生物活性玻璃 实验 骨替代材料 研究进展 牙周病 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植入实验兔下颌骨缺损中引导骨形成的作用,为骨组织的修复与重建筛选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方法:1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兔两侧下颌骨均制作1.0cm×0.8cm大小的贯通性骨缺损,实验侧植入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材料,对照侧植入自体骨骼.术后第2、4、8、12周时,分别处死一组动物,对标本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颌骨缺损处的成骨情况.结果: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植入体内后,并不引起明显的排斥反应,缺损周围类骨组织逐渐长入材料周边孔隙,并逐渐矿化成骨,术后12周时,材料与周围组织形成牢固的骨性连接.结论: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具有较强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是一种较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 标签: 生物微晶玻璃 骨缺损 骨形成
  • 简介:目的实验研究阳极氧化处理的正畸微螺旋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特性。【材料与方法】18枚阳极氧化处理的钛合金微种植体及18枚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钛合金微种植体种植于三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后腿,分为阳极氧化组与金属表面组。在种植体植入时测量最高植入扭矩;观察6周后,测量最高旋出扭矩。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微种植体的生物力学差异。结果微种植体的最高植入扭矩在阳极氧化组7.11±2.1Ncm;在金属表面组7.27±1.95Ncm。两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旋出扭矩在阳极氧化组(3.88±1.37)Ncm;在金属表面组(1.93±1.13)Ncm。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植入扭矩与最高旋出扭矩在金属表面组呈相关关系(P〈0.05),在阳极氧化组没有相关关系。结论阳极氧化处理能够改善钛合金正畸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愈合能力

  • 标签: 阳极氧化 正畸微种植体 最高植入扭矩 最高旋出扭矩
  • 简介:目的应用比格犬动物实验研究生物陶瓷材料iRootFM作为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治疗效果以及iRootFM与乳牙牙根吸收速率的一致性。方法将比格犬22颗乳牙(共32个根管)分成2个实验组(iRootFM组、Vitapex组)和1个正常对照组。由同一操作者对实验组牙齿行根管治疗术,术后每2周由3名高年资口腔临床及影像学医生盲法进行口腔检查及X线影像学评估。应用SPSS18.0软件,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别对2个实验组的成功率及根管充填材料与乳牙牙根吸收速率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4周iRootFM组的口腔检查及影像学评估成功率均为100%(10/10);2~8周Vitapex组口腔检查及影像学评估成功率均为100%(10/10),10周后成功率为80%(8/1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otFM组与Vitapex组在2、4、6、8、10、12、14周时根管充填材料与乳牙牙根吸收速率的一致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ootFM可以随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而吸收,是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一个新选择。

  • 标签: 根管充填材料 乳牙 生物陶瓷材料 iRoot FM
  • 简介:目的:检测不同培养基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产生法尼醇的影响.方法:白念珠菌标准株SC5314分别接种到含有RPMI1640、YPD、RPMI1640+10%胎牛血清(fetalcalfserum,FCS)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形成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在接种1.5-48h内,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法尼醇产生的情况.结果:在RPMI1640、YPD培养基中,法尼醇分泌量随生物被膜的成熟而逐渐增加,在生物被膜形成后期至成熟期达到高峰;在RPMI1640+10%FCS培养基中,法尼醇的产生在48h内呈增长趋势.12h时,YPD培养基中法尼醇的分泌量高于其它两组(P〈0.05);48h时,RPMI1640+10%FCS培养基中法尼醇分泌量最高(P〈0.05).结论:白念珠菌生物被膜法尼醇分泌量与培养基种类存在相关性.

  • 标签: 白念珠菌 生物被膜 法尼醇 培养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目的:研究α—MEM、DMEM—LG、RPMI1640三种培养基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periodontalligamentcells,hPDL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寻找合适的培养基。方法:采用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分别用α-MEM、DMEM—LG、RPMI1640三种培养基对hPDLcs进行体外培养,比较三组细胞在游出成功率、增殖及矿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α-MEM促进hPDLcs增殖作用最强。α—MEM组培养的细胞表达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含量最高,与其它两组间有显著差异。DMEM—LG组矿化结节形成个数最多且体积大。结论:α-MEM促进hPDLcs增殖,DMEM—LG促进hPDLcs分化。应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培养基。

  • 标签: 人牙周膜细胞 培养基 生物学活性
  • 简介:目的:探讨珊瑚人工骨(naturalcoral,NC)作为骨组织工程学载体吸附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的可行性,并比较两种可降解性屏障膜PLGA-NC复合膜和PLGA膜的生物相容性及用于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狗的BMSCs,检测其成骨活性;将NC和可降解性屏障膜材料分别吸附原代培养的BMSCs,观察复合物的形态,进行细胞蛋白含量测定.结果:BMSCs在NC的孔隙中生长良好,并有细胞基质的分泌;两种屏障膜与细胞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PLGA-NC复合膜较PLGA膜有更多的微孔和更好的成形性.结论:NC可作为牙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细胞载体;PLGA-NC复合膜比单纯的PLGA膜更适合作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的屏障膜材料.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可降解性膜 珊瑚人工骨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目的:检测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含葡聚糖酶和溶菌酶)对口腔部分微生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DentocultSM法检测葡聚糖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提取液对变形链球菌黏附性的作用;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溶菌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对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葡聚糖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提取液能够减少变形链球菌在DentocultSM附着板上的黏附;溶菌酶水溶液可以在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的含菌培养基上形成清晰的抑菌环,其直径大小随溶菌酶浓度增加而增大;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也可在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的含菌培养基上形成清晰的抑菌环,而在伴放线放线杆菌培养基上形成的抑菌环不清晰。结论:葡聚糖酶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能够降低变形链球菌的黏附性;溶菌酶和隆力奇DL复合酶牙膏对部分口腔微生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效果。

  • 标签: 葡聚糖酶 溶菌酶 抑菌作用 牙膏
  • 简介:目的:评估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分化为成肌样细胞的能力,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作为肌肉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经腺病毒介导的MyoD(Ad—MyoD)基因转染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增殖情况,并行成肌细胞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转染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可见肌管样结构。myogenin及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可以向成肌方向转化,有望成为肌肉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成肌样细胞 MyoD基因 种子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是否可以通过使用条件培养液(CM)和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加速骨再生。材料与方法:CM取自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CM被固定在聚乳酸一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膜上.该膜需用0,5mol/L氢氧化钠(NaOH)处理以提高亲水性。实验分为4个组:PLGA膜处理①磷酸盐缓冲液(PBS;PBS—M).②PBS和0.5mol/LNaOH(亲水性处理;PBS-HM),③CM(CM—M).④CM和0.5mol/LNaOH(CM—HM)。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这些实验性膜。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固定在PLGA膜上的来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的蛋白。细胞增殖实验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分析CM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的影响。实验性膜被移植到大鼠颅骨骨缺损模型。移植4周和8周后进行显微CT和组织学分析。结果:来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CM可固定于PLGA膜上。PLGA膜的亲水处理可增强CM的固定。LC/MS/MS分析表明.在PLGA膜表面的固定化蛋白质属于细胞外基质蛋白.如胶原蛋白、核心蛋白多糖、纤连蛋白。CM里从PLGA膜释放出的蛋白质.可以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被CM—HM处理过的骨缺损区域新骨形成明显高于被其他组膜处理对应的骨缺损区域。结论:PLGA膜经0.5mol/LNaOH和CM处理后可促进此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再生。

  • 标签: 条件培养液 引导骨组织再生 组织工程
  • 简介:《口腔生物医学》是中国口腔医学界的一本专业基础期刊,2010年创刊,暂定为季刊。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医科大学主办。本刊将跟踪生物医学前沿与发展趋势,介绍国内外口腔生物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刊登国内外相关的科研成果、为从事口腔生物医学专业人员,特别是研究生和导师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和技术交流平台。希望得到各方支持并欢迎投稿。

  • 标签: 生物医学 口腔 投稿 指南 南京医科大学 医学专业人员
  • 简介: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学实验室在几十年硬件及软件建设的基础上,于1984年正式建成为独立的、综合性的教学实验室,由分散的教研室管理改进为当时全国口腔医学院系中唯一的一所由口腔医学院直接领导、集中管理的综合教学实验室。承担着培养研究生、7年制、5年制、4年制等多层次教学工作,开设的实验课程包括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生物学、口腔预防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工艺学、口腔正畸学、胎学、口腔种植学、口腔放射诊断学、口腔设备学、口腔护理学等口腔专业基础和临床学科的多学科课程,年均约10万人学时数;还承担着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任务,统一管理的体制能科学、合理地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教学实验室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修复工艺学
  • 简介: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日益深入,肿瘤生物样本库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日益受到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世界各地也相继建立了肿瘤生物样本库。高质量肿瘤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将为研究肿瘤发病机制及个体差异,发展“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数据,也是决定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限速性因素。本文就国内外肿瘤生物样本库建立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做一论述。

  • 标签: 生物样本库 转化医学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在龋病学实验课中联合运用Simodont虚拟仿真系统和KaVo仿真头模的教学效果。方法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口腔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五年制本科生的龋病学实验课中联合应用Simodont系统和KaVo仿真头模。教学步骤如下:(1)将学生随机分入两组,每组28人;(2)学生完成龋病临床知识考核表;(3)指导学生学习龋病临床技能考核表和Simodont操作手册;(4)第一组学生使用Simodont系统培训,第二组学生使用KaVo仿真头模培训,制备改良型Ⅱ类和V类龋洞洞型,进行评分;(5)两组学生互换培训系统,再次制备改良型Ⅱ类和V类龋洞洞型,并评分;(6)学生填写教学问卷;(7)收集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学生龋病临床知识的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经过Simodont系统和KaVo仿真头模联合培训后,制备改良型Ⅱ类和V类龋洞洞型的评分比较仅使用单一培训系统的学生更高(P〈0.05)。问卷结果表明,学生高度认同“Simodont系统安全性好,节约培训时间,可反复练习。Simodont系统与KaVo仿真头模联合应用能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结论在龋病学实验课中联合应用Simodont系统和KaVo仿真头模可较单一培训系统更好地提升学生龋洞制备的考核成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 标签: Simodont系统 KaVo仿真头模 龋病学 实验教学 教学效果
  • 简介: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北、西南管理组第5届工作研讨会于2014年6月6日在重庆大学举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涛、柳茜和余丽霞教师参会。教育部高教司实验室处李平处长作了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方向和任务,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西北管理组介绍了1年来的工作情况。西南管理组介绍了重庆市各高校示范中心的调研结果。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实验教学 国家级 管理 西北 西南
  • 简介:目的:研究激光焊接在不同参数设置下,对镍铬合金焊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在3种电压、2种脉冲持续时间条件下,对镍铬合金标准试件进行焊接,测量其机械强度.结果:焊接试件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与电压及脉冲持续时间呈正变关系,在电压为320v、脉冲持续时间为2ms、12ms时,其抗拉强度分别为556.6±48.6Mpa、570.2±50.2MPa,屈服强度为440.5±36.8Mpa、4513±37.8MPa,与母材相比差别无显著性.结论:Nd:YAG激光对镍铬合金具有良好的焊接效果,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可达到理想的焊接效果.

  • 标签: 激光焊接 脉冲 镍铬合金 焊接参数 电压 屈服强度
  • 简介:目的:测试增塑淀粉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一种能快速评定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比色分析方法-MTT比色法,检测该材料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按照GB/T16175—1996标准,增塑淀粉在3个观察点的细胞相对增值率:2d为85.63%,4d为82.22%,7d为113.05%,相对增值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该材料的细胞毒性为0—1级。结论:增塑淀粉无明显细胞毒性。

  • 标签: 增塑淀粉 生物学评价 细胞毒性 MTT比色法
  • 简介:2014年7月9日,由四川大学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共建的国家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华西口腔医学院落成。日本齿科大学理事长中原泉先生、日本齿科研究协会会长江藤一洋教授、日本森田株式会社长森田晴夫先生与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周学东教授共同揭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包括虚拟仿真机器人教学实验系统和MOOG三维虚拟技能训练实习机,是全球建立的第2个此类教学平台。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教学平台 仿真实验 虚拟 株式会社 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