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吸入麻醉是现代麻醉学诞生的标志。麻醉使人类彻底从手术的痛苦中解救出来并极大地促进了手术治疗的发展。人类还将麻醉惠施于其他动物分享,体现了我们的爱心。麻醉是人类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吸入麻醉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新药物的发明、吸入方法的不断进步和监测手段的日益先进。

  • 标签: 吸入麻醉 手术治疗 现代麻醉学 吸入方法 人类 新药物
  • 简介:吸入麻醉作为现代麻醉的一种麻醉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优越性,但是只有熟悉其相关的理论操作,才能充分体现吸入麻醉的优点,利用计算机模型进行临床的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特点,本文对建立吸入麻醉的计算机模型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吸入麻醉 计算机模型 麻醉方法 安全性 优越性 辅助教学
  • 简介: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是一种新型μ受体激动剂,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苏醒快,作用可被纳洛酮拮抗,异氟醚具有麻醉诱导及苏醒快,致吐作用轻,循环稳定,扩张冠状动脉,肌肉松弛良好等优点。本文将瑞芬太尼辅用于异氟醚吸入全麻,观察瑞芬太尼与异氟醚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报告如下。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氟醚吸入 全麻 苏醒 效果观察 Μ受体
  • 简介:目的: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反馈调控异氟醚吸入麻醉用於肥胖病人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肥胖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BIS反镇组Ⅱ组),每组20例。工组根据MAP和HR以及病人对手术刺激的反应,作为调节麻醉深度的依据.Ⅱ组采用“吸入麻醉执行者”以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运算法,对目标BIS值与实测值进行处理,调节异氟醚输注泵注入闭式呼吸环路的量,以控制麻醉深度。两组病人均在入室后、诱导期、插管前、插管后、切皮、术中及停吸异氟醚后的意识恢复时间,随访术中是否知晓。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病人的BIS值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术中两组病人的BIS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BIS高于60的发生率分别为14.03%和7.48%,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BIS低于40的发生率分别为1.75%和1.21%,无显着性差异。术毕唤醒时间以Ⅱ组早于工组(P〈0.05).术后随访病人均无术中知晓.结论:应用BIS值反镇调控吸入麻醉用於肥胖病人是可行的.

  • 标签: 脑电描记术 反馈 麻醉 异氟醚 肥胖
  • 简介:背景:β淀粉样蛋白(Aβ)的过度蓄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异氟烷是一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曾经有异氟烷可增加嗜铬细胞瘤细胞内Aβ的寡聚化反应和细胞毒性的报道。为了探讨异氟烷在AD发病机制和术后认知障碍(POCD)中的可能作用,我们研究了异氟烷在临床应用浓度(2%)下是否能诱导过度表达人APP的人H4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改变APP加工处理过程和增加Aβ的生成。

  • 标签: 异氟烷 淀粉样Β蛋白 吸入麻醉剂 诱导凋亡 AD发病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目的:模拟中国人氟化吸入麻醉药诱导过程。方法:应用GasMan(R)Version2.1forWindows(TM)软件完成模拟。模拟参数设为:体重60kg;人体分为肺泡、血液、血流丰富组织(VRG)、肌肉和脂肪组织;每分肺泡通气量为4L,心输出量为5L,肺泡功能残气量为2.5L;吸入麻醉以半紧闭回路(回路容积为8L);模拟地氟烷、七氟烷、异氟烷和安氟烷在新鲜气体流量为3L/min,挥发罐输出浓度(FD)以6%地氟烷、2%七氟烷、1.15%异氟烷、1.68%安氟烷条件下麻醉药吸入浓度(F1)和肺泡麻醉药浓度(FA),计算FA/F1比值。模拟采用的血/气及组织/气分配系数分别取自文献报道的中国人和西方白种人的结果。数据采集时间为开启挥发罐后的1min、2min、3min、5min、10min、15min、25min、45min和75min。比较吸入麻醉药的FA/F1升高速度在中国人和白种人之间的差异。结果:地氟烷FA/F1在45min之前为中国人低于白种人。对于七氟烷、异氟烷和安指烷,中国人的FA/F1在15min之后高于白种人。结论:吸入麻醉药的分配系数是导致FA/F1在15min之前明显低于白种人,15min后逐渐趋于相同。而对于七氟烷、异氟烷和安氟烷来说,两个人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中国人的肌肉/气分配系数较低。模拟结果提示在诱导开始15min之后,这三种麻醉药在中国人的FA/F1明显高于白种人。

  • 标签: 吸入麻醉药 麻醉诱导 肺泡浓度升高速度 计算机模拟 地氟烷 七氟烷
  • 简介: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具有明显减少全麻药用量,减轻术中应激反应,苏醒迅速和术后镇痛便利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采用,但全麻药物以吸入麻醉药或静吸联合为主。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何避免或减少吸入麻醉药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麻醉医生的重视。靶控输注(TCl)静脉麻醉药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以往静脉麻醉药使用不方便、不易调控麻醉深度的缺点,使静脉麻醉深浅能象吸入麻醉用标准挥发罐调节一样简便。

  • 标签: 联合 靶控输注 硬膜外阻滞 全麻药 吸入麻醉药 异丙酚
  • 简介:目的:评价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行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骶管复合异氟醚组.B组为单纯气管内全麻组,观察并记录两组不同的麻醉方法下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麻醉药总量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术中镇痛均较满意A组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吸入低浓度异氟醚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管理及术后苏醒是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骶管阻滞 异氟醚 先天性巨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