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现状( S)、背景( B)、评估( A)、建议( R)”式 SBAR 沟通模式在骨科急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3月在医院 212例危重创伤骨科患者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6例。观察组采用 SBAR沟通模式交接,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交接方法,比较 2组患者转运交接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 59%低于对照组的 1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05, P< 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和医生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运用 SBAR沟通模式规范骨科急危重患者的转运交接流程,促进患者的安全及医护协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品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 ] SBAR 急危重 创伤骨科 转运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检验标本运送与交接中"1+3"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临床送检的2000件标本,随机选取1000件为对照组,另外1000件为实验组。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标本送检和交接管理模式,对于实验组采用"1+3"管理模式。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标本平均运转时间、信息登记时间和标本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1000例标本中,标本平均运转时间为52.34±13.42分钟,信息登记时间为84.37±21.32分钟,标本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3.2%)。实验组1000例标本中,标本平均运转时间为30.44±9.54分钟,信息登记时间为44.57±10.45分钟,标本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4%)。实验组标本平均运转时间、信息登记时间和标本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1+3"管理模式在临床检验标本运送和交接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减少标本的运转时间,实现信息登记时间的明显缩短,减少标本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综合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儿童抵抗力、免疫力低,是血液疾病的高发期。儿童容易患的血液病种类较多,常见类型有白血病、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的血液病治疗过程中,护理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年龄小,护理存在一定困难。家长由于孩子病情,也容易产生急躁情绪。本文就儿童血液病如何进行优质护理进行了探索,以 70例在本院治疗的儿童进行分组,分为基础护理组和参照优质护理组,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优质护理组儿童血液病治疗并发症少,情绪恢复好,产生纠纷数量少,对儿童血液病治疗有一定帮助作用。

  • 标签: 血液病 医患纠纷 输血 并发症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要想适应高性能装备和训练强度,特勤人员必须具备强壮的身体和良好的身心素质。疗养院是给特勤人员服务的健康保障基地,在预防疾病发展、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健康教育已成为康复和康复保健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对各种健康教育体系进行完善,探索了适合特勤人员的规范、有效、可操作的健康教育模式。

  • 标签: 特勤人员疗养 健康教育 应用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重症医学科俯卧位患者皮肤保护中应用改良俯卧位和传统俯卧位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将重症医学科俯卧位患者62例分成两组,31例对照组、31例研究组。给予对照组传统俯卧位,给予研究组改良俯卧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氧合情况和压力性损伤。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PaO2、SpO2、PaCO2/FiO2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PaCO2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比较两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俯卧位 皮肤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