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Ⅱ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2月对3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PFNA-Ⅱ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平均12个月随访无内固定松动,无切割,断裂,根据Harris评分优18例,良14例,优良率100%。结论PFNAII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满意。

  • 标签: PFNA-Ⅱ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3年6月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康复护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结果38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均无髋关节脱位发生。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针对性的健康指导,重点讲解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学习各种锻炼方法,以提高肌力。术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拟定康复计划,是保证康复锻炼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估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江阴市璜土医院骨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等指标。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71.0±18.1)min,住院天数平均(17.8±4.8)d,术后并发症肺炎2例、切口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均经积极治疗后好转。术后患者经1~2年随访,优36例,良22例,中2例,优良率96.6%。Harris髋关节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颈骨折 老年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外展截骨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2003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股骨颈骨折不愈合1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10.0±3.0)岁。术前已经过1~2次手术治疗15例;因多发创伤后漏诊2例;经长期牵引、外固定保守治疗后骨折仍不愈合2例。合并股骨头缺血坏死15例。记录患儿骨折分型、治疗经过、术中操作、术后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并对手术前后股骨颈干角、Pauwel角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19例患儿经股骨近端外展截骨治疗后均达到骨折愈合。合并骨质缺损4例,采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治疗。术后愈合时间为(8.2±2.4)个月。本组术前颈干角和Pauwel角分别为110.3°±18.8°和56.4°±12.0°,术后颈干角和Pauwel角分别为142.3°±12.6°和25.3°±5.9°,组间比较,颈干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显示,年龄(外展截骨手术时)与骨折不愈合无显著相关,而Garden分型和Delbet分型均与骨折不愈合相关(P=0.039和0.001)。术后发生下肢机械轴外移5例,1例采用股骨远端外侧骺阻滞治疗,其余4例观察;内固定断裂1例,再次手术治疗;切口浅表感染1例,换药后愈合。双下肢不等长15例,未行进一步治疗。股骨近端骨骺早闭8例、股骨颈短颈畸形4例、继发股骨头骺滑脱2例,随访至股骨近端骨骺闭合未进一步加重,未行进一步治疗。继发髋臼发育不良2例,目前随访观察中。结论儿童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治疗困难,并发症多。股骨近端外展截骨可以改变骨折线应力方向,增加骨折端压应力,有效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不愈合。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 不愈合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的复位技术在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内利用不同复位技术辅助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总计100例,将患者平均为分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复位技术采用牵引床复位,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复位技术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进行牵引复位,分别对两组患者跟踪随访1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牵引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0月发现观察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牵引床复位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 股骨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对其相关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并发症进行预防。方法:本文通过选取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经骨折类型分型,I型人数为10例(12.5%),II型人数为25例(31.25%),III型人数为26例(32.5%),IV型人数为19例(23.75%)。其中本次研究的20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5.0%。对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研究组来说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常规组中治疗情况中优、良、中、差人数分别为13例、7例、6例、4例,优良率为66.7%。研究组优良率为86.7%(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61.14±12.36min、 182.09±65.26ml、97.40±20.47ml,两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进行股骨颈骨折治疗,能够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危险因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 2021-02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15 例患者资料,男7例,女8例;年龄 80~91 岁,平均 85.6 岁;均为单侧;骨折按Evans分型为Ic型6例,Id型9例。所有患者作常规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利用春立160型股骨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  15 例均获得3年以上随访,未出现感染、假体失稳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疗效按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分:优13 例,良1 例,可1 例,优良率为93.3%。Engh固定/稳定标准评定假体和骨界面的骨长入效果:均为骨性固定。结论  春立160股骨柄半髋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术后能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龄 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与传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10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9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PFBN组46例,男22例,女24例;年龄为(75.7±5.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0.4)d;采用PFBN固定治疗。PFNA组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为(75.3±4.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3±0.5)d;采用PFNA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负重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PFBN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7.3±11.4)min,显著高于PFNA组患者[(39.2±15.3)min];术后负重时间为(7.9±2.7)d,显著短于PFNA组患者[(21.2±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BN组与PFN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30.6±21.3)、(123.5±17.8)mL]、住院时间[(4.2±1.6)、(4.6±2.1)d]、Francisco评分优良率[89.1%(41/46)、87.0%(40/46)]、骨折愈合时间[(12.3±0.5)、(12.6±0.7)周]、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89.1%(41/46)、87.0%(40/4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BN与PFNA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与PFNA比较,PFBN可提供更可靠的早期稳定性,减少患者卧床时间。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骨质疏松 老年人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80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 40 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研究组 40 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 2 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血量显著少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后 2 年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结论: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方面,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各具特色且术后近期效果基本一致,但从术后长远效果而言,全髋关节置换术显著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股骨骨折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常因外伤、疾病导致剧烈疼痛及功能障碍,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映。正确有效的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

  • 标签: 股骨 骨折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全膝关节置换术重建下肢正确力线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根股骨干标本上用金属丝标记解剖轴、机械轴、髁上轴、经髁轴和髌骨沟全长,拍摄正位、侧位和轴位X光片,观测髌骨沟的弧长和弧度,髌骨沟与4条基本轴线的角度。结果:髌骨沟的弧长和弧度变化幅度分别为18.6~24.5mm和106.8~118.4度;髌骨沟和股骨的4条基本轴线的关系变化极大,变化范围在10-16.5度,髌骨沟最接近垂直于经上髁轴线。结论:在设计全膝人工关节股骨假体部分时,可参考髁上轴来确定髌骨沟的位置,使髌骨关节能最大限度的匹配,减少临床应用的并发症。

  • 标签: 髌骨 股骨干 临床应用 并发症 应用解剖 解剖学基础
  • 简介:股骨远端骨折系指股骨下端15cm以内的骨折。该处的骨折相对来说比较少见,发生率不到全身骨折的1%,占股骨骨折的3%~6%[1,2]。好发于两个类人群,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前者多为年轻男性,由于高能量创伤而导致骨折,如交通事故等,且多为多发伤,后者多是老年女性,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质量的降低,通常低能量的创伤,如普通的摔倒,就能造成股骨远端的骨折[2,3]。由于骨折靠近膝关节,所以很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 股骨下端 高能量创伤 内固定技术 间接复位 干骺端
  • 简介:摘要股骨骨折是骨折的一种常见病,常因外伤、疾病导致4疼痛及功能障碍,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正确的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总结了本院44例股骨骨折的护理体会,通过精心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效果良好。主要护理措失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切口及疼痛的观察与护理、生活护理与指导和康复指导等。现将术后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质骨变得脆而疏松,即使有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骨折。股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骨折部位多见于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由于老年人各脏器机能逐渐衰退且体弱,在骨折后卧床期间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我院从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收住老年股骨骨折患者35例,由于加强基础护理和指导功能锻炼,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骨折患者 老年股骨 基础护理 股骨粗隆间 老年人 股骨上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ISS钢板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8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LISS钢板治疗。结果本组18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全部病例随访6~16个月,平均10个月。结论LISS钢板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小、骨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LISS钢板 内固定 股骨远端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