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股骨骨折的术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浅析股骨骨折的术后护理

阳明琼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553001

摘要:股骨骨折是骨折的一种常见病,常因外伤、疾病导致4疼痛及功能障碍,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正确的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总结了本院44例股骨骨折的护理体会,通过精心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效果良好。主要护理措失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切口及疼痛的观察与护理、生活护理与指导和康复指导等。现将术后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及结果

本组病例中,男性32,女性12,年龄19-68,致伤原因:重物砸伤10例,车祸伤20例,跌伤14,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36例。受伤距手术时间1-14d。结果:44例x线均示对位、对线满意、无成角畸形,未发生骨筋膜间综合症及并发症,住院7-60天,所有病例痊愈出院。

2、护理研究

2.1心理护理

股骨骨折术后,患者会因疼痛、恐惧、悲观、孤独产生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该稳定病人的情绪,耐心倾听病人的需求,并且予以满足,多于他们沟通、尊重和关心他们,给予精神安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情绪,消除疑虑,增强病人康复信心,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提高心理抗病能力。另外还需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后顾之忧。生活上要照顾周到,和蔼和亲,关怀体贴,细致入微,还应该注意到病人的心理状态,多做心理辅导,尽量减轻病人的压力,帮助治疗,操作时动作轻柔,及时解除患者不适,为其提供生活方面的周到服务。

2.2饮食护理

股骨骨折的患者,由于手术后卧床休息的时间长,食欲不好,因此在饮食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提供高钙食品、高蛋白、高维生素,还要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严禁一些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可增加鸡蛋、牛奶、骨头汤、豆制品、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成分。可选择无刺激、易消化、高蛋白、高钙质、粗纤维食物、并且少食多餐。股骨骨折的患者因长时间卧床,引起的便秘,腹胀,可适当增加纤维素高的食品利于排便。

2.3术后观察及切口护理

术后24h内,患者疼痛转剧烈,如果病人耐受性差,应及时用药止痛。同时注意牵引的调节及体位的变换,保持舒适、正确的体位,抬高患肢,利于静脉血的回流,避免患肢肿胀而引起的胀痛。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渗血,必要时用沙袋压迫止血,本组有6例出现轻度渗血,根据医生嘱咐给予棉垫加压包扎,在沙袋压迫的同时遵照医生嘱咐使用止血药物。

2.4生活护理及指导

生活上保持全身清洁及床铺整洁并注意患肢保暖也是生活护理手一个方面,清洁可淡化病人角色,还能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冬天注意保暖,保持内衣及被单的干燥,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床单清洁,皮肤干燥,如有汗出就应及时擦净并更换内衣及床单。操持病室空气清新,清洁安静,温度适宜。保持口腔清洁,增加食欲。

2.5康复护理

股骨骨折术后6h在病人可耐受的情况下进行患肢踝关节的屈伸和屈趾活动,上肢做屈伸外展、深呼吸运动;术后第1天教会患者股四头肌肉舒缩活动;术后第5天开始膝关节及髋关节的屈伸活动,并由被动逐渐向主动过度。运动时以不引起疼痛为度,活动的幅度应逐渐增大。每次进行新的康复内容时,先对前日康复内容进行检查,以达到锻炼到位。如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在进行上述康复训练时,还要特别注意患肢禁止做内旋、外旋、禁止向下牵拉患肢,以免股骨头脱出。有效的早期康复训练,对及早恢复患者伤前健康水平,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早期的功能锻炼可在术后麻醉清醒时即可进行,我们在查房观察患肢神经功能时,嘱患者做最简单的趾动动作的功能锻炼。在骨折的2-3周内可先做固定肢体以外的活动,每日3-4次,每次10-20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以不感到疼痛、疲劳为宜。晚期功能锻炼,应在骨痂形成,解除石膏、夹板或牵引后配合中药熏洗理疗进行锻炼,不能做剧烈的活动,防止再次骨折。后期手术后6周-8周,多数骨折已进入骨化塑形期,这时应改变在床上锻炼的方法,协助病人扶拐下床活动,加强全身各部肌肉及关节活动。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在实施自我锻炼时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并鼓励患者树立独立生活能力的信心,坚持锻炼。互相留下联系方式,给予准确指导,及时反馈情况做出处理,患者在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或因各种原因离开。

参考文献:

[1]董天华,髋关节外科[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70.

[2]刘洁珍,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1999.6(174):15.

[3]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第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