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科手术伤口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9月~ 2022年9月医院普通手术分离的586株阳性株,采用VITEK2Comapct60自动细菌灵敏度分析系统分析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分离阳性586株,革兰氏阳性408株,占69.62%;171株革兰氏阴性,占29.18%。前三种被革兰氏阳性球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异种肠球菌。前三种被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大肠杆菌、克隆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和利尿唑敏感性高。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肺炎耐药率较高,咪奈丁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大肠杆菌总耐药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和氯肠杆菌。结论手术分泌物检测主要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其中约三分之一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上,药敏试验与患者病情应结合选择适合抗感染治疗的药物。

  • 标签: 普外科 抗感染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ASA)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后抗感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90例ASA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腹腔镜手术)、联用组(腹腔镜手术+术后抗感染治疗)各45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分析炎症因子无意义,P>0.05;治疗后较参照组,联用组IL-8、TNF-α、CRP及WBC值更低;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及住院时间更短;联用组并发症率(4.44%)低于参照组(17.78%),P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抗感染 炎症程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3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术后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并发症率。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对比显示,观察组治疗指标,并发症率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后,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率,避免二次复发,因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 术后抗感染
  • 作者: 叶丽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期
  • 机构:黄梅县蔡山中心卫生院普外科,湖北黄梅435506
  • 简介:目的:探讨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中应用治疗及术后抗感染影响。方法:在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时段入院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中,抽取276例,以上的患者接受双盲法均分,各138例。对比组(开腹手术治疗),分析组(开腹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率。结果:分析组和对比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接近(p>0.05),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目前在阑尾炎疾病治疗中安全有效的方案很多,其中正确的治疗方案和抗感染治疗的应用十分必要,从长期看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患者愈后生活质量,安全性更高,应在该领域广泛应用。

  • 标签: 阑尾炎;手术;抗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及在手术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并将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除了对患者进行统一手术治疗外,观察组还对手术后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所得的临床资料,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抗感染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以及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不但可以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感染的概率,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 术后抗感染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8例患者,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给予实验组高敏感性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各项指标,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临床各项指标在统计学上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各项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 术后抗感染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和讨论。 方法: 随机在我院于 2015 年 1 月到 2016 年 12 月期间接诊的患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患者当中择取 160 名,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仅加以常规性的普外科手术干预,对实验组则联用术后抗感染治疗措施,观察并对照两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情况。 结果: 经过不同的干预措施,实验组发生切口感染早期肠梗阻症状以及腰背不适症状的概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且对照之后存在 P < 0.05 ,有统计学上的差异。 结语: 在临床当中,针对患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患者来说,接受常规手术基础之上联合术后抗感染干预,能够提升其手术效果,防止发生不良反应。

  • 标签: 术后抗感染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手术联合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遴选2020年6月-2021年6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0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n=45例),观察组开展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后高敏抗感染治疗,对照组腹腔镜手术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干预结果:术后并发率、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较对照组明显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抗感染的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50例在我院中接受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基本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25,按照实验习惯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完整的抗感染处理,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感染事件发生率进行记录。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作用效率可达96.00%,相较于对照组的76.00%来说明性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所获得的效果良好,而患者在手术后建议选择有效的抗感染处理,这样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更优化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 标签: 螺旋CT B超诊断 诊断方案 阑尾炎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7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是否给予抗感染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均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给予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方案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 术后抗感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北京燕化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化脓性的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共计60例。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30例)与研究组(n=30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与常规性抗感染治疗,研究组行手术治疗和药敏性试验的术后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使用抗生素的时间。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术治疗和常规性抗感染治疗相比,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实行针对性感染治疗能够显著提升诊治疗效,降低术后感染风险,还能将住院时间有效缩短,具有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术后抗感染 手术治疗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阑尾切除术+术后抗感染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9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双盲法”分单一组(传统术式)、科研组(单一组基础上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各45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分析生活质量、血清细胞因子无差异,P>0.05;治疗后相比单一组,科研组SF-36评分更高;IL-8、TNF-α、CRP及WBC指标更低;腹胀腹痛、引流管留置、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更短;科研组并发症率(4.44%)低于单一组(17.78%),P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传统切除术 抗感染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感染治疗方案,为IE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2019年期间承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患者血培养阳性的病例,结合临床病例分析病原菌分布及抗感染治疗情况。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阳性17例,占比53.12%,病原菌分布为链球菌(10例),粪肠球菌(3例),近平滑念珠茵(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及鲍曼不动杆菌(1例)。抗感染治疗中的抗菌药物主要为青霉素(n=23,71.9%)。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病原菌主要为链球菌,抗感染方案以大剂量青霉素、β内酰胺类、氨基苷类药物为主的抗感染治疗原则。在医疗中广泛使用抗生素,不仅增加了抗药性菌株的出现,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扰。因此,密切关注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的分布,对指导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菌 抗感染 治疗方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危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定,探讨在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细菌耐药的特点和抗感染药物作用特点等,参与制订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对该病例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危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保证临床治疗有效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临床药师 肺部感染 治疗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呼吸系统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医生对病原谱和抗感染策略的掌握是诊治该类疾病的关键,难点在于经验性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针对可能菌种选择有效药物。本文将结合儿童呼吸系统感染部位及其常见病原体,参考相关指南,对规范选用抗菌药物提出建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