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儿科重症感染患儿实施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儿科82例重症感染患儿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比较,实施抗感染治疗和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依次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患儿。结果观察组气急缓解时间(1.06±0.06)d、退热时间(1.48±0.31)d,对照组气急缓解时间(2.59±0.04)d,退热时间(2.73±0.28)d,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较对照组75.61%高,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重症感染患儿实施抗感染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尽快稳定患儿的病情,提升治疗效果,并缩短治疗疗程。

  • 标签: 重症感染 抗感染 肾上腺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急性加重常由于细菌感染导致。本文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抗感染治疗策略,为提高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抗感染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灌洗吸痰联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结果采用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采用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的效果远优于常规灌洗吸痰联合抗感染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肺泡灌洗 抗感染 呼吸机相关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血清降钙素原引导抗感染治疗 对于心衰合并肺炎老年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纳入 2017 年 11 月 -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照射天突膻中与抗感染同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照射天突膻中与抗感染同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照射天突膻中与抗感染同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加快症状缓解速度,增强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肺炎 微波照射天突膻中 抗感染 同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抗生素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484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肺炎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占比显著高于其他疾病。484例患儿使用最多的是青霉素类药物,包括青霉素(87.81%)、氨苄西林(42.15%)、苯唑西林(26.45%)。其中青霉素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其他抗生素。结论临床上应严格预防新生儿感染的发生,控制抗生素用于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性应用;同时针对新生儿感染的病例,需指定抗生素科学使用规范并严格执行,避免药物滥用。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医院在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5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7例患者,采取常规抗感染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27例患者,采取高敏感性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本次探究中,通过对于两组患者的观察可以发现,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高敏感性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 抗感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接收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 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各项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7.77%显著高于对照组 82.22%,且 p<0.05,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用力肺活量( FVC)、第 1秒用力呼吸容积( FEV1)、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6)、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等指标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 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其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常规抗感染治疗 重症肺部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应用替加环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诊断及治疗的44例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结果治疗后,共计31例患者获得临床治疗成功,占比70.45%;对比治疗前,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更加理想,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重症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应用替加环素,效果满意。

  • 标签: 重症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替加环素
  • 简介:摘要目的抗生素在抗感染中应用的药理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给予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药物的治疗基础上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基本药理分析。结果常规的临床治疗药物同抗生素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抗感染效果。结论抗生素类药物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以及抗感染作用,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适量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该病的临床治疗情况,且对改善患者病痛程度以及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均有积极意义,因此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抗生素 抗感染 临床治疗 药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中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调取我院药方数据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统计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临床应用该药的合理性,总结合理用药措施,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方式。结果进行联动机制管理后,我院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有明显降低,由2015年的38.00%降低至2017年的24.00%;并且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2015年的69.00%降低至2017年的46.00%,管理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要抗细菌感染方面,头孢菌素类药物有着极强的作用,但是相对的是这种药物的反作用很强,在给予患者使用过程中必须合理使用,掌握其药理作用,应该严格把关药物使用人员,避免有任何不良反应、禁忌症等患者使用该类药物,给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 标签: 头孢菌素 抗感染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集束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入选实验的对象均来自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我院接收的88名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人员的入选时间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每组分别由44人组成,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使用早期集束化治疗,比较其病死率、存活率等各县信息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8天的住院治疗,实验组中,9人病死,概率为20.45%;对照组中,20人病死,概率为45.45%,其比较结果有差异性,P<0.05。经过研究治疗后,实验组中患者的APACHEⅡ评分、MAP、CVP、ScvO2分别为(14.7±1.5)分、(8.72±0.83)kPa、(1.07±0.14)kPa、(72.6±8.3)%;对照组分别为(18.3±2.1)分、(8.22±0.82)kPa、(0.97±0.16)kPa、(64.3±9.1)%,其对比结果有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期间,使用早期集束化方式进行治疗,不仅能促进患者病情康复,还能有效减少病死率,应推广临床使用范围。

  • 标签: 早期集束化 感染性休克 致死率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神经内科重症病人抗感染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从2016年1月一2018年1月间进入本院就诊的神经内科重症病人中选出75例,依据入院时间将其列为实验治疗组(38例)、参照治疗组(37例),参照治疗组对病人施予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实验治疗组在监测病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条件下决定是否开展抗生素治疗。评比两组病人疗效及有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hs-CRP水平都没有较大差异(P>0.05);经治疗后,实验治疗组病人血清hs-CRP水平比参照治疗组更低,对照差异性较大(P<0.05)。实验治疗纽病人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显著少于参照治疗纽(P<0.05)。实验治疗组和参照治疗纽的总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重症病人实施血清降钙素原浓度水平的动态化监测,可以减少病人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有助降低耐药菌出现率,临床指导作用显著。

  • 标签: 神经内科重症病人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 抗感染 指导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选取 2016 年 8 月 ~ 2017 年 8 月我院外科 诊治的 80 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 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随机将其 分为观察 组( 4 0例)和对照 组( 4 0例)。对照组:采取 感染性休克传统治疗;观察组:采取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结果:( 1 )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 05);( 2 )观察组患者心率、血乳酸水平、死亡率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佳。

  • 标签: 早期目标导向 感染性休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外科诊治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感染性休克传统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心率、血乳酸水平、死亡率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佳。

  • 标签: 早期目标导向 感染性休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比较阿奇霉素不同途径给药对儿科患者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影响,选取 2016年 8月— 2018年 8月期间在医院住院治疗期间采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的儿科患者 120例资料 ,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60例 );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颗粒口服治疗 ,对照组患儿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时间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通过对比得出:采用阿奇霉素片口服抗感染治疗儿科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其静脉滴注 ,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 ,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阿奇霉素 不同途径给药 儿科患者 抗感染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引导抗感染治疗对于心衰合并肺炎老年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心衰合并肺炎老年病例,单纯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的51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血清降钙素原引导抗感染治疗的51例为试验组,观察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各项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都优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各项治疗情况都优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心衰合并肺炎老年患者而言,血清降钙素原能够促进其各项血清炎性标志物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并减短其住院时间,建议临床推崇使用。

  • 标签: 抗感染 治疗 血清降钙素原 运用价值 炎性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