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手术中使用抗生素进行抗干扰治疗的给药时间及药物持续时间,并分析防治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76例,并随机分为A、B、C三个组别,其中A组162例患者手术前给药,术后24h停止用药;B组127例术前22~24h给药,术后3d停止用药;C组87例术后给药,常规全程使用抗生素至切口拆线≥7d。结果:A组术后感染4例;B组术后感染7例,C组术后感染10例,其中有1例伴随有二重真菌感染。讨论:从感染数据上来看,我院骨科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基本合理,手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抗感染效果较好,值得推广;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术后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使用时间长,不但给患者带来不便,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增加感染机会和抗生素耐药,效果不是很好。

  • 标签: 骨科术后 抗感染 给药时间 持续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 研究探讨 抗感染药物治疗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 [ 方法 ] 以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7 月为时间段,选择我院收治的 200 例 急诊外科创伤( Ⅱ 类、 Ⅲ 类及严重创伤的 Ⅰ 类伤口 ) 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组 100 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消毒清创处理;研究组, 抗感染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且评价愈合程度,另外统计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 结果 ] 研究组切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Ⅰ级愈合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 结论 ] 抗感染药物治疗可降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率,作用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急诊外科 创伤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对现代医疗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眼科的患者不断增多,并且眼部属于特殊、敏感的重要部位,护理不到位严重的时候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人员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整体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善当前眼科护理质量。本文基于眼科手术眼内抗感染护理策略展开论述。

  • 标签: 眼科手术 眼内 抗感染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感染性休克患者行集束化抗感染治疗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70例急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对症治疗组(对照组)35例和集束化抗感染治疗组(研究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休克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为28.57%,死亡率为17.14%,研究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为8.57%,死亡率为2.8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急诊感染性休克 集束化抗感染治疗 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原微生物检验在抗感染经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 2019 年 3 月到 2019 年 5 月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案例。随机选取痰液标本 1000 份、尿标本 1000 份、脓液和伤口拭子标本 1000 份以及 500 份血培养阳性标本。总结 病原微生物检验在抗感染经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最高的为痰液标本,对于不同标本而言在阴性杆菌、阳性杆菌方面的检出率差异较大,数据对比有意义, P < 0.05 。 结论:病原微生物检验在抗感染经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显著,基于检验结果采取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具备较高实践性,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病原微生物检验 抗感染治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肺部感染伴支气管扩张患者病例的诊治经过,探讨该类患者的抗感染方案与用药特点。方法 回顾1例肺部感染伴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分析肺部感染伴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抗感染方案和用药特点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病例特点,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及相关指南推荐,协助临床医师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患者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协作,从流行病学、细菌耐药性、药物选择、影像学、感染指标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由经验治疗,最终转为目标治疗,并达成一致治疗方案,展现了临床药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体现了其专业价值。

  • 标签: 临床药师 肺部感染 支气管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清热化痰汤结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根据研究需要,将 9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纳入实验中进行分析,实验开始时间 2018年 4月,为期 2年。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结合随机分组法,将 45例纳入观察组,给予清热化痰汤结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另外 45例则记录为对照组,单独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结合血常规检查来分析患者的炎症情况,并通过中医症候评分 的检测统计,对比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患者的状况,分析两种治疗方案下的改善效果。结果:结合对观察指标的统计对比,可知,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常规水平 、中医症候评分 差异不大( P> 0.05);治疗后均得到改善,并且观察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的差显著( P< 0.05)。 结论: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清热化痰汤结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可以及时改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缓解身体炎性因子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清热化痰汤 头孢哌酮舒巴坦 下呼吸道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定期腹水排放并结合抗感染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效果。方法:从 2018.1-2019.10 于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病例中,选取 20 例作为研究对象, 一组作为治疗组,联合使用常规治疗、 定期腹水排放以及抗感染治疗 ,另一组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 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时,借助定期腹水排放并结合抗感染,其实施效果显著,对于腹水消退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给予患者预后一定的保障,确保治疗效果的稳步提升,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肝硬化 难治性肝腹水 定期腹水排放 抗感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合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和抗感染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 2015年 12月至 2020年 3月肺炎支原体合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儿中发热 37例 (92.5% ),淋巴结肿大 38例 (95% ),咽痛 16例 (40% ),眼脸水肿 20例 (50% ),皮疹 3例 (7.5% ),扁桃体脓性分泌物 25例 (62.5% ),肝脾肿大 13例 (32.5% ),全部病例经静滴阿奇霉素 5天或红霉素 7天,口服阿奇霉素治疗 2疗程, 40例患儿均治愈。结论 :支原体感染常合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经予单用抗支原体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阿奇霉素 红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中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调取我院相关书籍,分析头孢菌素类要使用情况,分析药物使用的具体情况,能够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方式。结果:进行联动机制管理后,我院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有明显降低,由 2017年的 38.00%降低至 2019年的 24.00%;并且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 2017年的 69.00%降低至 2019年的 46.00%,管理前后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要抗细菌感染方面,头孢菌素类药物有着较 强的作用,但是这种药物极强作用的情况之下伴随着很强的副 作用,如果说不能合理利用这种药物,由于药物的副 作用性会给患者带来危害性。所以在给予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的过程之中必须合理使用药物,掌握药物的具体作用,同时也应该严格把关药物的使用人员,避免因为人员使用不当造成药物反作用,避免有任何不良反应。

  • 标签: 头孢菌素 抗感染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吗啉硝唑在老年化脓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抗感染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前瞻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手术治疗的65例老年化脓性阑尾炎病例,吗啉硝唑组33例,奥硝唑组32例。评估两组患者用药结束后5 d的临床治愈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厌氧菌清除率。结果用药结束后,吗啉硝唑组的CRP、PCT 、WBC均显著低于奥硝唑组(P<0.05)。两组的厌氧菌清除率以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吗啉硝唑组腹腔感染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奥硝唑组(P=0.048),临床治愈率高于奥硝唑组(P=0.041)。结论老年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吗啉硝唑进行抗感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阑尾炎 化脓 吗啉硝唑
  • 作者: 刘韬滔 刘亚林 何清 王珏 杜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 100730;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外科ICU 100730 ,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外科ICU 100730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 100048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qSOFA)用于预测成人软组织感染致脓毒性休克的准确性,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多学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医院普外科和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收治的成人软组织感染患者,除外同时合并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脓毒性休克分为脓毒性休克组和非脓毒性休克组,使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非手术治疗方案及预后。计算qSOFA评分诊断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同时根据患者软组织感染病因分为4组,比较各组患者致病菌、外科治疗方案和脓毒性休克发病率。结果共纳入192例患者,其中28例(14.6%)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脓毒性休克组患者在诊断感染24 h内qSOFA评分≥2分的比例(60.7% vs 18.3%,P=0.001)和诊断感染48 h内脓毒症发病率(82.1% vs 32.9%,P<0.01)高于非脓毒性休克组。以qSOFA评分≥2分为截断值,诊断软组织感染致脓毒性休克的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81.7%,阳性预测值为36.2%,阴性预测值说92.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说0.767(95%CI:0.665~0.869,P<0.01)。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中脓毒性休克发病率(36.4%)和28 d病死率(13.6%)高于其他病因组患者(均P<0.05)。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依次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6.8%)、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6.2%)、肠杆菌(5.7%)及肠球菌(5.2%)。结论qSOFA评分≥2分可以作为预测成人软组织感染致脓毒性休克的快速筛查工具。早期诊断脓毒症,彻底清创以及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救治该类患者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感染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配合抗感染药物对改善心脏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49例,按照手术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预防性护理配合抗感染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配合抗感染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和出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更低、生存质量评分更高、出院时间更短(均P<0.05)。结论将预防性护理与抗感染药物相配合,可显著改善心脏移植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抗感染药物 心脏移植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实施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所发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4月接诊的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24例,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照组24例,应用常规治疗。对比指标:两组患者器官衰竭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器官衰竭发生率低,死亡率高,组间数据经过比较存在差异,P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超声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7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中38例患者分为甲组(给予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法治疗),另外39例患者分为乙组(给予重症超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乳酸水平与累计输注液体量和尿量。结果:甲乙两组在乳酸水平和累计尿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输注液体量高于乙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超声 感染性休克 早期液体复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革兰阳性球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正常菌群中,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时发现重症患者,给予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针对临床上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抗生素选择的原则及临床危重症的早期识别进行阐述,以便能及早发现重症患者,及时对因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革兰阳性球菌 临床表现 抗感染方案 危重症预警 儿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