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10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探讨。方法随机对本站献血屋2014年6月至12月10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为850例,家庭互助献血或替代献血者为150例,其中首次献血者250例,再次或多次献血者750例,且首次献血人群的合格率30%(228/760)为明显低于再次献血人群的60%(144/2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前淘汰率为16%(160/1000)。结论在献血前,对所有献血者给予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态,发现相关疾病及潜在危险,保障献血者的身体健康,选择健康安全的献血献血,确保血液质量和受血者的安全,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

  • 标签: 献血者 健康检查 献血质量 献血者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探讨。方法随机对本站献血屋2014年10月至12月5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为425例,家庭互助献血或替代献血者为75例,其中首次献血者125例,再次或多次献血者375例,且首次献血人群的合格率30%(114/380)为明显低于再次献血人群的60%(72/12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前淘汰率为16%(80/500)。结论在献血前,对所有献血者给予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态,发现相关疾病及潜在危险,保障献血者的身体健康,选择健康安全的献血献血,确保血液质量和受血者的安全,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

  • 标签: 献血者 健康检查 献血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首次单采献血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站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的200位献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比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降低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首次单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为更好了解目前在针对献血场所及相关培训方面文献研究的情况,本文献通过在现场急救培训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目前针对现场急救相关研究文献并不多,特别是献血场所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将围绕现场急救或在献血场所情况下的急救进行如下探讨。

  • 标签: 现场急救 献血场所 综述
  • 简介:摘要人们对献血不良反应的恐惧心理,很大成度上影响着无偿献血者参加献血的积极性,只有更加了解献血对人身体有什么益处,为什么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以及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才能打消人们对献血的恐惧,进而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 标签: 献血良性反应 献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互助献血是缓解临床供血压力,保障临床用血需求的有效形式。方法乌鲁木齐地区完善互助献血相关制度,规范互助献血流程,获得政府支持,临床机构配合等举措开展互助献血。结果互助献血的开展,增加了无偿献血的数量,有效缓解了医疗急救用血压力。结论互助献血是一把双刃剑,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保留、回访等血液相关的工作,保证充足的血源,保障医疗用血的安全。

  • 标签: 乌鲁木齐 互助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街头献血屋空气细菌菌落培养结果,对空气消毒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完善工作方法。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和细菌培养法收集我站2014年广场街头献血屋消毒后的空气菌落,并计算其菌落总数结果。结果6、10月份有菌群超标的现象。结论街头献血屋空气消毒效果受气候,环境,人员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改善方法,加强管理。

  • 标签: 献血屋 紫外线空气消毒机 紫外线灯管 消毒结果
  • 简介:摘要献血者档案是中心血站业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一名无偿献血者个人信息、血液检测结果、实验记录等情况的真实反映,也是维护献血者及受血者和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公正的重要依据。从血液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献血者档案是无偿献血者个人血液各项指标、身体基本健康状况及血液受益人等方面真实有效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因此管好用好献血者档案,对日常管理好献血队伍、对应付采供血紧急任务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采供血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对献血者档案管理,不断推进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入开展,就成了中心血站档案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 标签: 加强 献血者 档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多见于初次献血者。方法初次献血者恐惧心理的产生大部分是因为对献血知识及献血过程不够了解,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不但会影响献血者的情绪,而且会引起献血反应而使采血中断。结果在献血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分析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及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就此分析导致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并探讨其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心理因素 献血反应 采血
  • 简介:摘要由于献血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笔者对596例献血人群ALT升高的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发现主要有六种类型,三种类型在献血中是较为多见的。分别是经常性吃含油脂类高的食物的献血者(占51.7%)、经常性饮酒的献血者(占15.4%)、献血前疲劳的献血者(占13.8%)。目的获知无偿献血者血液ALT检测值不合献血要求的因素。结果提示献血者中ALT升高的状态生存水平是必需的,以及ALT作为献血者筛选指标之一是必要的、可行的。复查中84%的献血者,其ALT值趋于正常。可见,只要献血者在献血前两天多注意休息、不吃含油脂类高的食物、不饮酒、不吃药、不做剧烈运动等,避免以上这些因素,就可大大降低因上述因素而引起的ALT不合格率,也就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 标签: ALT升高 影响因素 献血者
  • 简介:摘要近年来,机采血小板由于纯度高,浓度高,不良反应少,而且临床效果显著,已经被广泛使用于临床。如何做好宣传、动员和护理工作,让更多的无偿献血者参加到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队伍中来,以满足临床用血的需用,是我们采血护士的职责。我站对2010年—2013年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进行整体护理,收到很好效果。

  • 标签: 无偿献血 机采血小板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献血血流不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对血流不畅的原因、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影响血流不畅的原因有静脉条件不好、穿刺针头位置不当、止血带压力不足、献血者自身原因及环境因素,所以护士要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检查采血器械。结论很多原因都会阻碍血液采集,若血液采集中产生了任何异常,都必须立即进行处置,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血液质量和献血者的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流不畅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由于天气、环境等原因,献血者可能会发生献血反应。医护人员应运用专业心理知识,从献血前、献血中、出现献血反应后,对献血反应者进行心理疏导。调查显示,71.77%的献血反应者由心理紧张者引起,其中95.51%的人经心理疏导后,献血反应消除。

  • 标签: 心理疏导 减少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以双盲随机分组法将我基层献血站接收的479例献血者分成常规护理组(n=239例)和整体护理组(n=240例),对比和分析两组献血人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整体护理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0.83%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60%(P<0.05)。结论对献血者使用整体护理措施,有利于献血者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利于避免患者受到不良反应问题的影响,拥有着较高的献血质量。

  • 标签: 献血 整体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无偿献血者档案管理是采供血业务档案管理的重要部分,献血者档案管理工作的建立健全、规范操作、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是保证本地区输血安全的基本保证,更是推进采供血机构管理的必备条件。本文试从献血者档案管理的内容、意义和开发利用三个方面,论述献血者管理的重要性。

  • 标签: 档案管理 献血者档案 采供血机构 无偿献血
  • 简介:摘要血站是一个特殊的医疗机构,提高血站的护理管理是保证整个血站安全可靠的重要部分。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和优质的质量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护理道德不仅广泛穿于临床也同样穿于采血工作中,作为一名采血护士不仅要掌握输血医学理论与技术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心里文化素质和护理道德,才能不断提高采血工作中的护理质量。

  • 标签: 血站 护理技术操作 献血服务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献血者ABO初筛血型检测错误原因的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提高初筛血型检测的准确率,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环节,控制差错的发生,降低临床输血风险。方法对我站2012年至2013年25583例无偿献血者的初筛血型严格按操作规程做正、反定型,以对初筛血型检测结果进行确认。结果2012年至2013年共采集血液25583例次,发现初筛血型检测错误84例。结论初筛血型错误原因有集中采血献血者多工作人员少、环境温度达不到要求、工作人员为非检验专业人员、试剂保存不当效价降低、序列号血型标鉴分配错误、反应时间短等原因造成。

  • 标签: 献血者 初筛血型 错误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学资源在献血屋设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2018年某献血屋收取的200份献血样本为研究对象,对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献血者来源,探究其作用。结果通过对2016—2018年某献血献血者职业分布研究,发现2016、2017、2018年献血者学生比例最高,分别为50.50%、53.00%和52.50%。其他职业类别中人数较多的为职员,分别为25.50%、20.00%和23.50%。这说明在献血屋运行中,学生资源是较为重要的,是重要血源来源。结论大学生在献血屋设立中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并且大学生资源能够为献血屋运营中的血源获取提供保障,有助于献血事业发展。

  • 标签: 大学 献血屋 资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