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医疗用血的紧缺,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为得不到及时输血而失去生命。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公民认识义务献血的意义能让我国献血事业的未来充满希望。有临床研究证明献血有助于身体健康。适量献血既能延年益寿,又能起到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无偿献血是我国血液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 标签: 无偿献血 健康 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偿献血招募中延期献血的因素。方法选取攀枝花市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延期献血的1412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延期献血的原因。结果造成延期献血的主要因素有ALT、血红蛋白含量较低、血压、健康状况等因素,其中ALT941例(67.49%),血红蛋白含量较低258例(18.27%),血压134例(9.49%),健康状况67例(4.79%)。引起献血者ALT不合格主要是由于过度饮酒、疲劳、肥胖等原因造成,过度饮酒占35.47%(338/953)、过度疲劳占32.00%(305/953)、严重肥胖占21.62%(206/953)、其他因素占10.91%(104/953),年龄21~30岁所占的比重最大,约66.95%。结论导致延期献血有ALT、血红蛋白含量较低、血压、健康状况等因素,这与献血者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所以血站的工作人员要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向延期献血者进行解释,并提供一些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的保留献血者,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无偿献血 招募 延期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献血前淘汰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在献血前筛选环节被淘汰的无偿献血者12137名进行统计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无偿献血献血前淘汰原因中,ALT不合格比例为33.89%,样本颜色异常比例为22.75%,Hb水平偏低比例为14.67%,HBsAg不合格比例为11.10%。其中,ALT不合格所占比例最高,是主要淘汰原因。并且,初次献血者不合格率为73.1%,明显高于再次献血者。结论在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强规范筛查工作,尤其加强对ALT的检测工作,以扩大无偿献血队伍,避免血液资源报废。

  • 标签: 无偿献血 淘汰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影响公民无偿献血顾虑因素,同时结合实际状况总结其处理方法。方法以随机方案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自愿到本院无偿献血的255名公民(实验组),同期再选择255名未献血公民(对照组),总结影响公民无偿献血顾虑因素。结果255名未献血公民中,其无偿献血顾虑因素涉及到担心贫血或疾病传染、担心献血影响身体健康等方面。实验组献血公民中,有急需用血情况、接受健康咨询及免费体检以后,都愿意主动献血。结论影响公民无偿献血顾虑因素涉及到诸多方面,所以献血时要给予公民全方位保护,通过开展献血宣传活动,提升献血者整体满意度。

  • 标签: 公民 无偿献血 贫血 疾病传染 健康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街头无偿献血人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街头无偿献血人员5124名,在常规传统采血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献血者进行干预,并统计献血者在献血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率以及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对街头无偿献血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共33例(0.644%),护理满意度达到99.8%。结论心理护理在街头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减少了无偿献血人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偿献血 应用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无偿献血活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在低危献血群体进行献血宣传,普及献血、用血报销知识,推动大学生无偿献血活动的激情。

  • 标签: 大学生 无偿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偿献血招募工作中护理质量对献血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本血站876例献血者进行护理,对经护理后献血者的感受进行分析,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护理质量对于献血者的舒适度及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护理后的献血者均无发生不良反应,且表示存在再次献血的意愿。结论在献血招募工作中对献血者进行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安抚献血者的紧张情绪,也能够进一步避免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对固定献血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以及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开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无偿献血 招募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保证血站采供的血液质量和安全。方法按简单、易取、好记的原则,依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采供血机构所用的物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结果建立严格的物料管理程序,保障血液质量安全。结论通过健全物料管理制度,使血站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关键物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为无偿献血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标签: 关键物料 无偿献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采血不足量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于哈尔滨市血液中心58745名无偿献血者中出现的245例不足量血液进行分析。结果在58745名无偿献血者中,献血不足量比例为0.417%。主要原因是献血不良反应与采血护士穿刺技术较低,其中,献血不良反应比例为0.267%,采血护士穿刺技术造成采血量不足比例为0.150%。并且,团体献血组采血量不足比例为0.290%,与街头献血组相比较不良反应比例较低。结论要减少采血不足量情况发生,需预防献血反应和提高采血护士穿刺技术。

  • 标签: 无偿献血 采血不足量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以安全角度分析探讨无偿献血献血前体检原因,为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和临床血液的安全提供保障。方法运用调查统计法对某市无偿献血献血登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共登记33256例,不合格的无偿献血登记为2450例,体检调查中总体不合格率为3.37%。其中首次献血不合格者占据不合格总数的88.21%,多次献血者占11.79%。调查发现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多表现为血压、年龄、体重、饮食、睡眠等。结论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无偿献血者除了加强健康意识教育外,采血医生更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高超的医学本领,这将对安全采血和安全无偿献血者的发展带来及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安全 无偿献血前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实施个性化整体护理的影响。方法将490例无偿献血者进行随机数字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献血前、献血中及献血后实施个性化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3%、献血依从性为97.55%、再次献血率为97.9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1%、献血依从性为80.82%、再次献血率为81.63%;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3%、不满意度为3.2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14%、不满意度为22.86%;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不满意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无偿献血者实施个性化整体护理,可提高献血的安全性及无偿献血者的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偿献血 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2014年南京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方法对2012-2014年231711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抗-HIV/HIV-P24初筛检测,初筛有反应性标本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进行确证检测。结果231711名无偿献血者中初筛抗-HIV/HIV-P24有反应性共计236例,经CDC确认阳性36例。抗-HIV/HIV-P24与TP共感染例数为5例。结论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较低,呈下降趋势。

  • 标签: HIV 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在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回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回告的技巧。方法对本单位近1年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回告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近1年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回告人数占全部献血人次的2.5%,对回告内容有异议或不清楚,再次来电话咨询的占全部回告对象的3.6%。结论血站需要加强对献血者服务工作及回告技巧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专业人员与献血者的有效交统,完成对献血献血结果的回告工作,既尊重和保护献血者的稳私,又能保障临床用血的质量安全。

  • 标签: 献血者 血液检测不合格 回告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HIV抗体阳性率并进行流调,为严防输血传播HIV提供有效措施。方法标本检测采用ELISA法,选择两种不同厂家HIV抗体诊断试剂,有反应性标本送检市CDC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结果2010~2014年度共检测433204份标本,其中有反应性标本435份,经确认46例均为HIV-1抗体阳性,其阳性率为万分之1.06。46例病毒感染者男性占44例,40%来至于2次以上自愿的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从学生、职员、工人、农民等职业中均有感染,以性传播为主。结论无偿献血者中有HIV感染者,用ELISA法检测存在一定假阳性,需进一步提高诊断试剂性能质量,严格筛查;加强艾滋病感染者流调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减少艾滋病输血传播,确保血液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人群 HIV抗体 流调 ELISA法 WB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攀枝花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及其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招募低危献血者提供依据及降低血液不合格率。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者血液初、复检结果的各项实验室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53809名献血者不合格率2.67%,其中HBsAg阳性率为0.40%(213例),抗-HCV阳性率为0.09%(51例),抗-HIV反应率为0.06%(33例),确认后阳性率为0.05%(25例),抗-TP阳性率为0.64%(346例),ALT不合格率为1.47%(793例),各项检测不合格率依次为ALT>TP>HBsAg>抗-HCV>抗-HIV。结论ALT不合格是血液不合格的最主要因素,体质指数(BMI)异常的超重和肥胖无偿献血者应加强ALT的筛查,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不合格率及减少血液报废。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德阳地区2008—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方法对2008—2014年168317份献血样本抗-HIV确证结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2014年德阳地区无偿献血者HIV确诊感染率平均为0.017%,HIV确证人群40岁以下的所占比例为90%,男性感染者是女性感染者6倍;未受高等教育感染者人数是受过高等教育者人数3倍;感染者中自由职业者和农民比例达到58%;非正常性行为导致的HIV感染达到90%。结论全社会和采供血工作人员需要共同努力,加大艾滋病等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宣传、防控力度,加强献血前的征询、排查工作,提高血液检测水平,降低输血传播疾病风险,提升血液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 HIV 分析 血液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对10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探讨。方法随机对本站献血屋2014年6月至12月10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为850例,家庭互助献血或替代献血者为150例,其中首次献血者250例,再次或多次献血者750例,且首次献血人群的合格率30%(228/760)为明显低于再次献血人群的60%(144/2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前淘汰率为16%(160/1000)。结论在献血前,对所有献血者给予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态,发现相关疾病及潜在危险,保障献血者的身体健康,选择健康安全的献血献血,确保血液质量和受血者的安全,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

  • 标签: 献血者 健康检查 献血质量 献血者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探讨。方法随机对本站献血屋2014年10月至12月5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为425例,家庭互助献血或替代献血者为75例,其中首次献血者125例,再次或多次献血者375例,且首次献血人群的合格率30%(114/380)为明显低于再次献血人群的60%(72/12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前淘汰率为16%(80/500)。结论在献血前,对所有献血者给予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态,发现相关疾病及潜在危险,保障献血者的身体健康,选择健康安全的献血献血,确保血液质量和受血者的安全,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

  • 标签: 献血者 健康检查 献血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