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护理及心理健康治疗。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心内科收治的69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心内科顽固性心衰的老年患者的护理及心理指导情况。结果69例患者中显效43例,有效17,无效9例。结论通过对69例顽固性心衰老年患者实施预见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心理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并通过正规的药物治疗、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患者家属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对防止心衰进一步加重,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顽固性 老年患者 护理 心理健康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heart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以呼吸困难,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等体肺循环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综合征。病情危急,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特别重要。我院通过对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的搜集整理,旨在探讨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价值。

  • 标签: 中医 中药 心力衰竭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心力衰竭患者的进行临床用药治疗。结果28例患者恢复良好,4例恢复较慢。结论我院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力衰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如何诊断及治疗DHF。方法对80例D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其中劳力性呼吸困难37例,夜间胸闷憋气、强迫坐起后可缓解26例,心悸67例,两肺湿哆音39例,肺瘀血53例,经治疗心功能改善3级以上者3例(3.75%),改善2级以上者59例(73.74%),改善1级以上者17例(21.25%),无任何改善者1例(1.25%)。结论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如能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功能。

  • 标签: 舒张性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并给予多巴胺5μg/(kg?min)持续泵入每天6h,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米力农10mg加入5%葡萄糖150ml中静滴6h,每日一次,共7d。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于减少左心室舒张末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然而,与对照组比较,米力农明显改善了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了静息心率。结论米力农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可靠。

  • 标签: 米力农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左室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衰病员的吸氧状况及护理策略。方法对200例心衰病员进行随机调查,了解吸氧状况并作出质控评估及护理策略。结果质控满意度调查满意100例,一般50例,差33例。自觉吸氧后舒适者为9O例,患者不愿吸氧45例。结论多种原因影响吸氧效果,应有效提高舒适度及质控。

  • 标签: 心力衰竭 吸氧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心的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表现。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86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得到稳定趋势。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但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同时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患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产科护士对产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能力及对产后发生心力衰竭产妇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28例产妇实施严密的监测及各种抢救护理措施。结果28例产妇无一例死亡,均顺利出院。结论急性心力衰竭虽是产后严重并发症,经过积极的救治及恰当护理预后良好。

  • 标签: 产后 心力衰竭 救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3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时,通过心电图检查、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测定等确定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功能分级及原发病的关系。结果室性心律失常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成正比;室性心律失常好发于心肌病及冠心病患者。结论室性心律失常与慢性充血性心率衰竭严重程度呈正比,而室性心律失常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临床应积极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原发病,改善心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 标签: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病患150例,所有病患在入院后接受冠脉的造影诊断。在58例患有室性早搏的病患中有18例进行胺碘酮治疗,25例未使用药物进行治疗,14例病患实行参松养心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在1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患中出现了室性心律失常的病患人数为68例,其中有46例为短阵室速,有58例为室性早搏。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如果左心室的内直径越大,那么其出现心律失常的几率越高。在LVEF与BNP方面,出现室性失常的病患与为出现室性失常的病患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患出院后1个月进行随访,发现使用了胺碘酮进行治疗的病患和没有使用的病患进行比较后发现,在β—受体阻滞剂的数量方面,使用病患的下降数量要明显低于未使用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左心室的内直径越大,那么其出现心律失常的几率越高;胺碘酮对心率的影响可以降低β-受体阻滞剂量的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有24例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为治疗组。观察用药48小时后两组患者全身状况、呼吸困难、B型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等,详细记录血压、心率、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果左西孟旦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提高射血分数、降低BNP等指标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左西孟旦较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射血分数、降低BNP。

  • 标签: 左西孟旦 慢性心力衰竭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3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采用床边免疫定量法测定其血浆NT-proBNP水平,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测定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Sd)、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和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充盈峰速度(E)与二尖瓣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速度(A)的比值(E/A),观察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衰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01),显示心衰程度越重,NT-proBNP水平越高,依次为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Ⅳ级(P<0.001)。NT-proBNP值的变化与LVFS、LVEF、E/A负相关;与LVDd、LVSd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P<0.01)、-O.70(P<0.01)、-0.54(P<0.01)、0.69(P<0.01)、0.67(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NT-proBNP变化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能够反映不同的心功能状态,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脑钠肽 心功能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心衰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方药以真武汤加减,2周后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真武汤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利尿强心及其他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口服氯沙坦钾、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14天,并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及二维超声及多普勒检查,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CD)改善情况。对照组常规应用利尿剂、强心剂以及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疗程同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对照组70.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联合硝酸酯类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时间存活率。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