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方法及对肾脏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对25例〈4cm的肾脏肿瘤患者施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切除。结果25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55~150min,平均87min;热缺血时间15~35min,平均24min;出血量50~350ml,平均230ml;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9d;术后无肾脏继发出血、漏尿等需要再次手术的并发症。术后随访1~30个月,均无局部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脏肿瘤切除安全可行、疗效肯定,对分期为T1a期的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长期的肿瘤控制效果需要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 简介:许多前列腺癌患者都要接受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而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发生勃起功能障碍(ED)等并发症。而治疗ED的一线口服药西地那非对此类患者的疗效如何呢?MerrickGS等人进行的相关研究给出了肯定答案[Urology,1999,53(6):1112-1116]。他们对62例接受前列腺近距离放疗合并ED的患者,应用西地那非治疗。

  • 标签: 前列腺癌患者 近距离放射治疗 ED患者 有效治疗 西地那非 放疗后
  • 简介:近距离放疗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但也会带来并发症如勃起功能障碍(ED)。MerrickGS等人对425位接受了永久性前列腺植入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放疗勃起功能的情况及西地那非对放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IntJRadiatOncolBiolPhys,2002,52(4):893-902]。研究者在425人中筛选出放疗前有性能力者209人,应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IIEF-5)进行调查,181人(87%)完成并寄回了问卷。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近距离放疗 前列腺癌 粒子植入 放疗后 永久性
  • 简介:患者,男,32岁,反复头晕伴心悸1月,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腰痛及发热,体重无明显减轻。体格检查:血压166/116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双肾区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叩击痛。既往有2002年车祸外伤病史,自诉10年前在外院发现右肾囊性肿物,后行肾脏穿刺活检考虑为肾脏囊性病变。入院B超:右肾中部可见约6.2cmx4.2cmx5.3cm不均匀实性肿块回声,边界尚清,以稍高回声为主,内见点状强回声光团;CT:右肾中下极见一大小约4.3cmx5.2cm类圆形混杂密度影,大部分突出肾外,病灶中心为明显低密度,平扫CT值约44HU,密度不均匀,周边部分以实性成分为主,平扫CT值约87HU,病灶最外围环以弧形钙化,推移右肾向前移位,增强扫描中心部分强化不明显,实性成分轻度强化,不排除肿瘤性病变可能(图1、2);后行双肾ECT检查:右肾功能轻度受损(左肾GFR:42.54ml/min,右肾GFR:31.68ml/min)。患者右肾占位病变良恶性未明,结合患者外伤病史,不排除陈旧性血肿可能,亦不排除右肾肿瘤病变可能。与患者充分沟通病情,患者同意行腹腔镜根治性右肾切除中见右肾中下极一肿物,大小约5cmx4cm,表面稍硬,切开肿物可见内呈暗红色泥沙样改变(图3)。术后病理诊断:右肾肿物,结合临床外伤病史,病变符合血肿伴纤维组织包裹及钙化。随诊3年,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无头晕、胸闷、心悸等不适,复查血常规、生化、B超及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右肾切除术 肾血肿 陈旧性 肾脏囊性病变 囊性肿物 体格检查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膀胱癌患者行逆行和顺行相结合的全膀胱切除方法,截取40cm带蒂回肠,对肠系膜纵行剖开W形折叠,缝制成新膀胱,输尿管以乳头法种植于膀胱“三角区”,将贮尿囊完全置于腹膜外;术后随访患者恢复和排尿情况,定期复查生化指标、B超和膀胱排尿造影。结果患者术后均康复,平均随访18个月,白天控尿良好20例,夜间控尿良好18例;5例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和肾功能异常,其中1例出现双肾积水,均行膀胱排尿造影除外返流;无低钾血症和酸中毒。结论改良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膀胱,具有手术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及代膀胱功能良好的特点,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 回肠新膀胱 尿流改道
  • 简介: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肾脏肿瘤的85%。手术治疗(包括肾部分切除或根治性肾切除等)是目前治疗肾癌的主要手段。RCC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surgery,NSS),即在完全切除肿瘤同时有效地留存肾组织,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肾癌 腹腔镜 carcinoma 根治性肾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
  • 简介:泛素一蛋白酶途径(theubiquitin-proteasomepathway,UPP)是细胞内蛋白质代谢的一个重要通路,精确地控制着细胞中多种蛋白质成分的降解,包括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内的80%的细胞内蛋白质均通过此途径降解,参与基因转录和细胞周期的调节以及细胞凋亡、抗原递呈等细胞生理过程。蛋白酶抑制剂已经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具有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 标签: 蛋白酶体抑制剂 肾脏疾病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细胞内蛋白质 UBIQUITIN 肿瘤细胞凋亡
  • 简介:阳痿是男子性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多发病,直接影响着现代家庭的和谐和稳定。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素质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男性病的就诊率日渐提高。近十余年来,我国不断拓宽在男性病方面的研究,被众多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所重视,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医活血化瘀法及海绵注射技术治疗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的阳痿病证,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海绵体 阳痿 治疗 注射法 男子性功能障碍 医务工作者
  • 简介:目的比较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行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RLU)、输尿管镜取石(URS)和经皮肾镜取石(PCNL)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4年8月贵州医大附属医院行ESWL术后采用RLU(A组)、URS(B组)和PCNL(C组)3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残石患者共651例资料。比较3组患者基本情况、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并采用修改的Clavien-Dindo评分系统来评估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RLU组手术成功率(100%)、清石率(100%)均高于URS、PCNL两组。URS组手术时间为(46±9.1)min,均短于RLU组(54±10.3)min、PCNL组(62±15.2)min。URS组出血量最少(12±5.1)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RLU组(23±2.2)h,明显长于URS组(8±0.6)h和PCNL(11±4.3)h(P〈0.05),3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止痛药的使用无显著差异(P〉0.05)。PCNL组并发症发生率(21.9%)高于RLU组和URS组,RLU组没有严重并发症。RLU组术后有4例患者发热,明显低于URS组(24例)和PCNL组(21例)。RLU组术后未出现尿脓毒血症,而URS组有11例、PCNL组有13例患者分别出现尿脓毒血症。结论RLU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EWSL失败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优先选择
  • 简介:抗血管生成治疗可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率。目前,尚无可靠标志物用来指示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内血管改变情况。本研究通过使VEGF基因失活来模拟抗血管生成的治疗作用。HCT116细胞肿瘤异种移植物含有较少的被SMA(+)的外皮细胞包被的内皮管。

  • 标签: 血管改变 VEGF HIF-1 抑制治疗 瘤内 抗血管生成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老年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先经个体化围手术期准备,再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12例患者肿瘤均被完整切除,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50-180min,平均100min;无中输血,中出血量45-300ml;肿瘤直径23-52mm,平均36mm;患者住院时间10-18d,平均14d。所有患者术后血压均降至正常范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3年,患者肿瘤无复发,血压正常。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老年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且术后恢复快。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嗜铬细胞瘤 后腹腔镜手术
  • 简介:原发性尿道癌的治疗选择和效果尚无定论,本文目的是根据大样本群体研究判断其存活参数。德国、美国、埃及、捷克和瑞士5国9个中心协作,1993年至2012年共诊断原发性尿道癌126例,男82例,女44例,单元和多元分析评估其独立危险因素。随访时间中位数20个月,四分位数间距4-48个月。确定治疗时年龄中位数63岁,四分位数间距53-74岁。

  • 标签: 国际协作 尿道癌 原发性 预后因素 治疗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腔内钬激光碎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ESWL治疗失败后行腔内钬激光碎石的临床资料。其中76例合并息肉或被肉芽组织包裹,6例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结果一次性碎石成功89例,成功率92.7%(89/96),碎石块均在2周内排出。其中8例因中碎石移位至肾脏,术后2周经ESWL后排出;其余7例因结石远端输尿管狭窄,镜无法通过,改行开放手术治愈。站论腔内钬激光碎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ESWL失败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镜
  • 简介: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吻合是动静脉内瘘的首选。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寿命的延长以及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患者增多,前臂动静脉内瘘建立愈加困难,针对此类患者,近年逐渐采用高位动静脉内瘘。传统的高位动静脉内瘘常选择肘上内瘘,我院于2010年开始行肘下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即肘下桡动脉起始段与正中静脉或其交通支吻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临床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尿毒症患者 高位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手术
  • 简介: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少见.我院自1985年1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膀胱恶性肿瘤467例,其中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21例,占收治膀胱恶性肿瘤的4.5%.1990年对其中的9例行手术-中放疗-术后分次小剂量外放射治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术中放疗 治疗 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 小剂量 分次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以切除的前列腺组织的重量来评价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TUVRP)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中前列腺切除的彻底性。方藩比较5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两种式中前列腺组织耗损比率及对前列腺偶发癌(IDPC)的检出率的影响,其中行TUVRP25例,行TURP27例。结呆TUVRP组及TURP组中前列腺组织的耗损比率分别为(70±12)%和(48±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Z=5.489,P〈0.001);TUVRP组及TURP组中IDPC的检出率分别为4.0%和11.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x^2=0.194,P=0.659)。结论可用切除的前列腺组织的重量来评价两种式中前列腺切除的彻底性;组织的耗损会对IDPC的检出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切除 前列腺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肾肿瘤剜除治疗肾脏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组84例肾肿瘤患者,予以腹腔镜下辅助微波消融,尔后手术剜除肾肿瘤,记录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中、术后并发症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8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中均未阻断肾动脉,无中大出血或中转开放手术,出血量为50~350ml,手术时间为70~120min。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60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6例,嗜酸性细胞瘤4例,嫌色细胞癌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普遍出血较多。术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出血1例。全部病例随访12个月,无肿瘤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肾肿瘤剜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方式,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微波消融 肾肿瘤剜除术
  • 简介: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方法,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laparoscopicradicalprostatectomy,LRP)已逐渐成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一种规范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和精细的手术操作等优点,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尿失禁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我们查阅了近年LRP术后尿失禁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标签: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prostatectomy RADICAL 局限性前列腺癌 腹腔镜手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方法治疗60例重度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排尿通畅,54例患者得到6~40个月随访,I-PSS评分由术前的28.64±5.38降至12.86±6.03(P<0.01),残余尿量由(155.62±48.37)mL降至(35.83±9.72)mL(P<0.01),生活质量评分由5.3±0.7降至1.4±0.6(P<0.05),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含量、血钠无明显改变,无电切综合征、永久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好,是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治疗 重度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 并发症 患者 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