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脂瘤中耳炎治疗中应用改良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42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双模拟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1.3%,远高于对照组的68%;术后外耳道形状正常者,观察组占比68.87%,而对照组仅为12%。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胆脂瘤中耳炎患者经过改良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治疗,能够去除病灶、改善听力、修复外耳道形状,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 标签: 改良乳突根治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胆脂瘤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脊柱畸形治疗中后路脊椎V型截骨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脊柱畸形患者3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19)使用传统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19)使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Cobb角,以及患者术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Cobb角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即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6.84%,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5.26%,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即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创伤性脊柱畸形的患者采用后路脊椎V型截骨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矫形效果。同时,后路脊椎V型截骨治疗的临床复发率较低,说明该手术成功率显著,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应用效果探析
  • 简介:1病例报告男,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间断性疼痛1a,无发热、盗汗、咳嗽、乏力、咳痰、痰中带血等症状,10a前曾有肺结核病史,已治愈.查体:腰椎活动度略受限,局部无红肿,无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下肢肌力感觉均未见异常,肌张力未见异常.

  • 标签: 结节病/诊断 误诊 结核 脊柱/诊断 脊柱/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畸形的围期护理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8例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患者采取围期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8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术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患者无复发,且对手术效果以及外形表示满意,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对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畸形患者采取围期护理,可有效加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患者对外形满意,运动功能恢复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 优质护理干预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调查研究以探讨脊柱外伤性压缩性骨折骨水泥成形后邻近新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骨水泥成形的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患者21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走访,计算各拟纳入的潜在危险因素(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骨折数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间渗漏)患者邻近再发骨折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年龄40岁以上、BMI指数>28、多发骨折、骨水泥注入量>5cm、中骨水泥间渗漏是导致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后邻近新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严格把握适应证,以获得最佳的愈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 骨水泥成形术 邻近椎体新发骨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脊椎V型截骨对创伤性脊柱畸形患者术后Cobb角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创伤性脊柱畸形患者据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路脊椎V型截骨治疗。比较两组创伤性脊柱畸形矫正效果;手术后住院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Cobb角水平;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创伤性脊柱畸形矫正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住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Cobb角水平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Cobb角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脊柱畸形患者行后路脊椎V型截骨疗效肯定,可有效恢复Cobb角,降低复发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 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 术后Cobb角 复发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7年1月-2018年3月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据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术干预效果;手术的耗时以及出血情况;手术前后患者体高度、COBB角度、ODI指数、VAS;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的耗时以及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体高度、COBB角度、ODI指数、VAS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体高度、COBB角度、ODI指数、VAS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行微创手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有效恢复结构以及功能,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障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微创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侧翻修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行脊柱侧翻修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平均翻修的次数为(1.10±0.19)次,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59%,所有患者均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00%。结论对脊柱侧翻修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患者平均翻修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脊柱侧凸翻修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和半板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病患84例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Ⅰ组行半板切除减压治疗,Ⅱ组行全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对比两组病患治疗效果。结果Ⅰ组中出血量比Ⅱ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Ⅱ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优良率为90.5%,Ⅱ组为83.3%,两组病患治疗优良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患治疗前V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治疗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板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半椎板切除减压术 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8例产前经超声诊断为胎儿半畸形的产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通过超声图像回顾分析及产后影像学检查对比,验证超声诊断胎儿半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8例半畸形胎儿中单发8例、多发10例,共23个,产前超声诊断出21个。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畸形准确率较高,因此可以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产前超声诊断 胎儿半椎体畸形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压缩性骨折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两种,即恶性与良性,在以往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采取传统技术往往很难对压缩性骨折的性质进行判断,此时,一种全新的诊治技术便应运而生了,MRI作为一种新型的骨折诊断技术,其可以大大提升骨折性质诊断的精确度。本文探讨了MRI新技术在骨折良恶性鉴别中的研究进展,可供参考。

  • 标签: MRI技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34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对全部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主要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患者、6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外伤的患者、发生慢性腰背痛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几率较大,在发生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中,自觉疼痛发生于骨折处的患者、疼痛程度在VAS5分至8分之间的患者、发生翻身受限的患者、发生便秘的患者、发生叩痛及压痛的患者、叩痛及压痛发生于骨折处的患者数量更多,并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特点,医护人员应该多加注意,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慢性扁桃炎患者行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1例行扁桃切除的慢性扁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81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围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分级、咽部水肿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轻度疼痛和咽部无水肿患者比例相比对照组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在慢性扁桃炎切除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慢性扁桃体炎 切除术 应用研究
  • 简介:近年来由于鼻内镜的使用,鼻内镜下腺样切除成为一种新的式,且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取代传统腺样切除的趋势。我们通过鼻内镜下腺样切除与传统腺样刮除的比较,来了解鼻内镜下腺样切除的优越性。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腺样体切除术/方法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104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同时为所有患者选择经皮成形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具体情况。结果分析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在性别年龄、外伤史、以及就诊时间、合并慢性腰腿背疼痛等都具有一定的联系。经过治疗以后,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都所有改善,前后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这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外伤史、就诊时间等存在一定关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经皮成形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的患者实施术后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5年9月-2017年7月的45例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分析其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前、术后的疼痛评分。结果护理,45例患者均在术后3-7d下床活动,8-12d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且术后患者的疼痛感评分明显低于术前,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在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椎间孔镜下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间孔镜(PTED)与单纯板开窗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是40例。采用板开窗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间孔镜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更高的优良率,效果较为显著,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治疗中作为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 椎板开窗术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患者44例。给予对照组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的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治疗,利于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安全可靠,还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微创手术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冲洗在颌骨骨折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口腔护理组30例和棉球擦洗护理组30例,进而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棉球擦洗护理组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常规口腔护理组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并且棉球擦洗护理组经过护理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口腔护理组(P<0.05)。结论采用棉球擦洗护理措施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颌骨骨折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拥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口腔冲洗 颌骨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密度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94例患者的各种中医体质类型与一般情况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9种体质类型中,以气虚质、阴虚质及阳虚质患者的骨密度值较低(P<0.05)。结论虚性体质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类疾病的风险更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进行骨密度检查,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医 体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