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最初烟雾病的诊断是依据脑动脉造影,而且早在1969年日本学者Suzuki和Takak就已经根据脑动脉造影建立了烟雾病脑动脉造影的分期.除了分期之外,DSA也提供了烟雾病某些特殊的血管改变.……

  • 标签: 烟雾病 脑血管造影术 分期
  • 简介:目的:观察脑血管病发病后不同时期脑电图(EEG)动脉改变,方法:对400例脑血管病病人的在发病后3天内,3天-一周、3周以上进行连续EEG检查。结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箅和脑梗塞发病后3天内EEG改变最明显。异常EEG分别是94.8%、83.35%和64%,随着病程延长,3周后EEG各项发迹均逐渐减轻,异常EEG分别是38%、13%和30%,结论:脑血管病EEG的动态改变与脑血管病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是一致的。

  • 标签: 脑血管病 脑电图 病理学 预后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行为改变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另一类就是传统的血管性痴呆。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认知功能 混合型痴呆
  • 简介:目的研究青光眼对视网膜脉络膜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选24月龄、体重3.5~4kg的先天性青光眼大耳白兔5只(7只眼),选10只同龄大耳白兔作为对照组。另选10只2月龄、体重2kg大耳白兔前房内灌注生理盐水制成急性高眼压模型。对三组兔进行眼底照像、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检查,观察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形态和FVEP的变化。对人工急性高眼压组还进行了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ERG)检查。结果先天性青光眼组与同龄对照组相比视网膜脉络膜末梢血管网明显减少;人工急性高眼压组眼压升高后首先使视网膜脉络膜末梢血管网灌流不足,随着眼压的继续升高脉络膜大血管变细,末梢血管网灌流不足加重,眼压极度升高时脉络膜大血管血流中断。同龄正常对照组的FVEP的主波P100潜伏期是(83±9)ms,先天性青光眼组则为(112±14)ms,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人工急性高眼压组高眼压前为(69±5)ms,眼压60~80mmHg时延长为(81±7)ms,眼压在100~130mmHg时FVEP波形低平,近似直线;眼压恢复正常后2hFVEP的P100潜伏期为(82±8)ms。人工急性高眼压前后FERG变化显著。结论青光眼可以影响视网膜脉络膜血液循环;可使FVEP、FERG发生变化。

  • 标签: 脉络膜 急性高眼压 先天性青光眼 视网膜 人工 大耳白兔
  • 简介:血管意外在发病机制上与心血管病变有着许多相同的基础,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发病时心电图常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就24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入院24小时内所记录的心电图改变做出如下的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0例均为本院1997年8月至1999年8月住院病人。其中男175例,女65例,平均年龄63.5岁(38~81岁)。脑出血51例,脑栓塞25例,脑血栓形成130

  • 标签: 急性脑血管意外 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分析 脑血栓形成 心血管病变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工作离不开有效的早期筛查,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存在不平衡,在一些地区筛查的普遍性和可及性仍然有待提高。眼底视网膜血管是全身唯一一处可以直接观察的血管,研究发现其形态和功能改变与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具有成为相关疾病评估和预测工具的潜力。本文就视网膜血管在心血管疾病评估及预测中的作用,对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眼底 视网膜血管 心血管疾病预测 冠心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工作离不开有效的早期筛查,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存在不平衡,在一些地区筛查的普遍性和可及性仍然有待提高。眼底视网膜血管是全身唯一一处可以直接观察的血管,研究发现其形态和功能改变与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具有成为相关疾病评估和预测工具的潜力。本文就视网膜血管在心血管疾病评估及预测中的作用,对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眼底 视网膜血管 心血管疾病预测 冠心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拟通过动物实验阐明脓毒症早期骨髓血管内皮系统在组织、细胞层面以及转录水平发生的变化。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利用HE染色、组织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分析骨髓血管结构、通透性、血管内皮细胞相对比例和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骨髓血管系统在脓毒症早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组织学分析表明,骨髓血管结构发生明显重塑,CLP组小鼠骨髓血窦平均密度为(410.43±72.63)个/mm2,较假手术组(294.43±68.94)个/mm2明显增加(P<0.01);管腔面积占比为(43.46±3.21)%,显著高于假手术组[(30.28±4.44)%,P<0.001];CLP组小鼠骨髓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为(0.42±0.12)ng/mg组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0.24±0.09)ng/mg组织,P<0.05],提示血管通透性升高。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CLP组小鼠骨髓内皮细胞呈现增殖状态,Ki67+内皮细胞比例升高[(1.91±0.65)%比(5.06±1.10)%,P<0.01];转录水平分析表明,与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有关的部分基因mRNA水平上调。结论早期脓毒症改变了骨髓血管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对骨髓微环境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

  • 标签: 脓毒症 骨髓 血管内皮 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拟通过动物实验阐明脓毒症早期骨髓血管内皮系统在组织、细胞层面以及转录水平发生的变化。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利用HE染色、组织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分析骨髓血管结构、通透性、血管内皮细胞相对比例和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骨髓血管系统在脓毒症早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组织学分析表明,骨髓血管结构发生明显重塑,CLP组小鼠骨髓血窦平均密度为(410.43±72.63)个/mm2,较假手术组(294.43±68.94)个/mm2明显增加(P<0.01);管腔面积占比为(43.46±3.21)%,显著高于假手术组[(30.28±4.44)%,P<0.001];CLP组小鼠骨髓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为(0.42±0.12)ng/mg组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0.24±0.09)ng/mg组织,P<0.05],提示血管通透性升高。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CLP组小鼠骨髓内皮细胞呈现增殖状态,Ki67+内皮细胞比例升高[(1.91±0.65)%比(5.06±1.10)%,P<0.01];转录水平分析表明,与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有关的部分基因mRNA水平上调。结论早期脓毒症改变了骨髓血管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对骨髓微环境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

  • 标签: 脓毒症 骨髓 血管内皮 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及其血管改变CT特征。方法将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急诊的37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CT方法进行检查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7例患者采用CT检查与治疗结果基本符合,CT检查的准确率达到94.59%。结论对绞窄性肠梗阻患者采用CT检查具有极高的肠系膜及其血管病变诊断应用价值,为患者的急救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资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绞窄性肠梗阻 肠系膜血管 CT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功能早期改变评估中颈部血管超声的运用效果。方法:应对颈部血管超声对观察组82例脑卒中患者和对照组82例非心脑血管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超声评估数据,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对脑卒中功能早期改变评估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颈部血管超声评估,观察组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软斑块、钙化型硬斑块、血管狭窄轻度、中度、重度和闭塞等方面,与对照组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脑卒中功能 早期改变评估 颈部血管超声
  • 简介:Change源于拉丁语中的cambire一词。Cambire在英语中是“toexchange(交换)”的意思,源于欧洲一个常见的词根“kamb”,意思是“tobend(弯曲)”。现代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仍在分别使用“cambiar”和“cambiare”来表示变化的意思。

  • 标签: 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 拉丁语 意思 词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对药物治疗的的影响。方法查阅相关资料,从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分析对药物治疗的作用。结果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药物治疗的作用有显者的影响。结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要综合考虑随年龄的增长对药物的代谢方面,药效学方面的影响。

  • 标签: 老年人,心血管,改变,药物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变化。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单眼CRVO继发ME患者15例30眼,同时纳入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15人15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彩色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仪扫描黄斑区3 mm×3 mm范围,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周长、非圆度指数(AI)、中心凹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中心凹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比较患眼与对侧健眼对应参数及患眼和对侧健眼与正常对照组眼参数;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估患眼BCVA、CMT与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侧健眼比较,患眼FAZ面积和FAZ周长增加,AI、SCP和DCP血流密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眼FAZ面积和FAZ周长增加,AI、SCP和DCP血流密度降低,对侧健眼AI和DCP血流密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眼BCVA(LogMAR视力)与FAZ面积和FAZ周长呈明显正相关(r=0.614、0.609,均P<0.05),与AI、SCP血流密度呈负相关(r=-0.517、-0.593,均P<0.05);CMT与FAZ面积、FAZ周长呈明显正相关(r=0.523、0.610,均P<0.05),与AI、SCP血流密度呈负相关(r=-0.537、-0.608,均P<0.05)。结论CRVO继发ME患眼黄斑血管特征性改变为中心凹区毛细血管减少所致血流量减少,且其对侧健眼也存在相应的血流量改变;患眼ME程度及视力损害程度与黄斑中心凹形态破坏程度及黄斑中心凹血流量相关。

  • 标签: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的第一大死因,其患病率和病死率仍在不断上升。改变危险健康行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防治策略,可有效延缓病程进展,改善患者预后。现有慢病管理模式并未充分挖掘和利用可干预因素从而实现干预效果最大化。行为改变轮建立在19种行为干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为行为分析和干预设计提供了明确清晰的指导,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本文对行为改变轮理论的框架内容、实施步骤及其在国内外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应用行为改变轮理论开展行为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行为改变轮 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 行为改变技术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本期总力特辑的主题是《一生都有用的呼吸术》。随着生活的日益便捷化,人们每天的步行数鲢和运动时间在不断持续减少,这直接导致了每日运动量不足的问题。然而对于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巨大的现代人来说,每天都去健身房实在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怎么办?让我们从身边的琐事开始,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吧!

  • 标签: 呼吸改变 生活节奏 持续减少 运动时间 工作压力 自我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评估颈部血管超声对脑卒中功能早期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1例脑卒中患者及100例同期入院的非心脑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颈部血管超声评估及颈动脉状况。结果观察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软斑块、钙化性硬斑块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轻度35例、中度37例、重度24例,对照组颈动脉轻度79例、重度12例、重度8例。比较两组血管狭窄轻度、中度、重度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评估脑卒中功能早期改变具有分析价值。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脑卒中 功能改变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35~60岁工人、农民人群中ST-T异常改变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关系.方法分析2123例人群的调查和随访资料(除外心绞痛、心梗、脑卒中),心电图按标准化方法(同步12导)ST段上移在肢体导联>0.1mV,V2~3导联>0.2~0.3mV,下移>0.05mV为异常,T波低平<同导联R/10或T波倒置为异常.结果ST-T异常的发病率在农村人群>城市人群,女性>男性,T波异常的改变明显多于ST段异常,ST-T异常组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病率为97.5/万.结论在冠心病发病率较低的我国人群,ST-T异常同样增加冠心病事件和脑血管病事件发病危险性.

  • 标签: 心电描记 ST-T改变 心脑血管病事件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