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戴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对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病戴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戴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对照组戴传统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测量治疗前后龈沟液含量及龈沟液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d、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療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戴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PGE2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升高,自锁托槽矫治器正畸治疗有利于降低正畸治疗后龈沟液含量和细胞因子水平。

  • 标签: 牙周病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 龈沟液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治疗6周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定及心绞痛疗效评定,并观察病人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5%(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ET)水平显著降低,白介素-6(IL-6)含量下降,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下降,一氧化氮(NO)含量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ET、IL-6、TNF-α及N0水平无显著改变。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及其相关症状,并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细胞因子作用。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 心绞痛 血瘀证 血管内皮功能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和C反应蛋白(CRP)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诊断为GDM的35例产妇作为糖尿病组,同期选取年龄、孕周、孕前体质量指数等指标与糖尿病组相匹配的孕妇45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血清chemerin与CRP水平,并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HOMA-IR)、白细胞(WB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比较两组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血清chemerin与CRP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比较,糖尿病组的血清chemerin、CRP、FPG、Fins、TG、HbA1c、HOMA-IR、WB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T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hemerin水平与TG、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为0.574,0.412,P分别为0.014,0.011);血清CRP与FPG正相关(r=0.452,P=0.035)。结论血清chemerin和CRP可能与调节脂肪细胞生成、胰岛素抵抗等机制有关,进而参与GDM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脂肪细胞因子 C反应蛋白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祛风通窍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炎性细胞因子 IL-1β、 IL-6、 TNF-α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模型组、祛风通窍方高、中、低剂量组,予以相应药物每天灌胃一次,连续 30天。 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定位航行、空间探索能力; HE染色光镜观察大鼠海马 CA1区神经元细胞形态; ELISA法检测 IL-6、 IL-1β、 TNF-α浓度。结果 1、高、中剂量组大鼠定位航行、空间探索能力、神经元细胞形态优于尼莫地平组。 2、给予药物干预后,各给药组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均下降,且高、中、低剂量组低于尼莫地平组,尤其以高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 祛风通窍方能提高 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降低 VD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 IL-6、 IL-1β、 TNF-α的浓度,从而抑制 VD大鼠缺血区的炎性反应相关,且剂量与效果呈正相关。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祛风通窍方 IL-1β IL-6 TNF-α 学习记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成单一组和联合组两组,每组各26例。单一组采用静脉滴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方案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1、4、7、10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内毒素、IL-6及IL-8水平。结果①单一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5.9±2.7)天和(5.8±3.0)天,明显高于联合组的(4.0±1.1)天和(4.1±2.5)天,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3±1.4)天、(6.7±2.4)天和(23.2±1.9)天,明显低于单一组的(6.9±2.7)天、(9.1±3.3)天和(31.6±4.1)天,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治疗第一天的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联合组TNF-α、内毒素、IL-6及IL-8水平分别为(30.02±11.43)ng•L-1、(0.26±0.09)ng•L-1、(92.43±12.04)ng•L-1和(32.94±17.62)ng•L-1,均低于单一组的(48.53±16.16)ng•L-1、(0.49±0.16)ng•L-1、(110.38±15.72)ng•L-1和(43.33±18.58)ng•L-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方案能有效抑制血清内IL-6及TNF-α合成,起到保护肠粘膜、降低患者肠道内毒素移位的作用,能减少因肠道粘膜损伤导致的胰腺炎症介质升高,有效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丙氨酰谷氨酰胺 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血清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HMGB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机制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90例作为急性组,9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稳定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测每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FEV1/FVC%)和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数目,用ELISA免疫法检测诱导痰中HMGB1的浓度。分析三组患者的HMGB1与肺功能和中性粒细胞关系。结果急性组患者HMGB1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数目要显著高于稳定组、健康组(P<0.05),稳定组患者HMGB1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数目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急性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FVC%)要显著低于稳定组和健康组(P<0.05),稳定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FVC%)要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结论HMGB1可以促进COPD的发生和发展,其浓度大小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HMGB1 中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采取小剂量激素及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观察组使用噻托溴铵与小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对两组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进行判断。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指标水平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小剂量激素及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有效改善血清细胞因子及肺功能,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噻托溴铵 激素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silybincompound,SC)和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SC+α干扰素+一般保肝和支持治疗)和对照组(一般保肝和支持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C1V)、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CIII、C1V、HA、LN及TGF-β、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联用α干扰素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水飞蓟宾 乙型肝炎 细胞因子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IL-2)联合检测(双因子检测)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9月入院的63例临床诊断为肺外结核的患者以及52例非结核患者进行双因子联合检测、 -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检测)以及PPD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对入组的115例患者行双因子联合检测、T-spot检测及PPD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双因子并联检测、串联检测、T-spot检测和PPD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5.2%、84.1%、93.7%和95.2%;双因子并联检测、串联检测、T-spot检测和PPD检测特异性分别为94.2%、100.0%、98.1%和40.4%。双因子并联检测灵敏度高于T-spot检测,串联检测特异性高于T-spot检测和PPD检测。结论:在肺外结核的诊断中,双因子并联检测的灵敏度高于T-spot检测,使用双阳性为阳性指标的串联检测的特异性高于T=spot和PPD检测。双因子检测在传统 -干扰素释放试验基础上增加了对IL-2的检测,实现了对肺外结核感染的特异性检出,在肺外结核的诊断上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外结核,IFN-γ,IL-2,双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与肝功能水平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慢性乙肝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IL-2、IL-6、TNF-α、hs-CRP水平,抽取50为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作对比。结果除了IL-2低于对照组,其余的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观察组患者均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IL-6、TNF-α、hs-CRP的表达水平与慢性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损坏有很大的关系,可以通过检测其表达水平来判断患者的肝功能损坏程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白介素2 白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散瘀消银汤联合卡泊三醇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卡泊三醇软膏外涂,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散瘀消银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FN-γ、IL-2以及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瘀消银汤联合卡泊三醇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机体细胞因子水平,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散瘀消银汤 卡泊三醇 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临床疗效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A)、雌激素、透明质酸钠联合雌激素在降低人工流产后宫颈分泌物炎性因子中的不同效果研究。方法选取 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株洲市妇幼保健医院前来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并且曾经进行两次及两次以上人流手术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地屈孕酮片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激素水平及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RSA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联合hcG治疗,联合组采用地屈孕酮片联合hC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孕8周、12周的血清激素水平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孕12周血清E2、P以及hCG水平均明显高于孕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孕12周血清E2、P以及hC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8周比较,两组患者孕12周血清INF-γ水平均明显降低,IL-4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孕12周比较,联合组患者孕12周血清INF-γ水平降低更加显著,IL-4水平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片联合hCG可以显著提高RSA患者机体性激素水平,调节细胞因子平衡。

  • 标签: 地屈孕酮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复发性流产 性激素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多奈哌齐+帕罗西汀对阿尔茨海默病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01.01-2022.01.01)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合并抑郁症状患(n=10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4例):采用多奈哌齐治疗,试验组(n=54例):使用多奈哌齐+帕罗西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促炎症细胞因子、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on Scale,SDS)评分。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头痛、恶心、胃部不适)。结果 治疗前:两组促炎症细胞因子与SDS对比无差异 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SD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8.15%高于对照组79.63%,有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3.70%低于对照组18.52%,有差异P<0.05,两组药物干预前无差异P>0.05,试验组药物干预后效果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合并抑郁症状患者中,采用多奈哌齐+帕罗西汀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多奈哌齐 帕罗西汀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症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疾病治疗中应用膦甲酸钠注射液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9.5-2020.10,74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37例。伐昔洛韦治疗法用于对照组,膦甲酸钠注射液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法用于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疾病治疗中应用膦甲酸钠注射液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膦甲酸钠注射液 伐昔洛韦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细胞因子水平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免疫反应中处于中心环节。它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免疫反应的各个环节,参与并调节免疫反应。

  • 标签: MIF 免疫反应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他巴唑所致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十余年来收治的46例因服他巴唑而致粒缺患者,采用常规升白细胞治疗(对照组)和G-CSF治疗(治疗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白细胞恢复情况口服升白细胞药物者(对照组),白细胞开始上升时间为4~9d,平均(6.13±1.46)d,白细胞上升至正常时间为11~20d,平均(14.23±2.17)d,而用rhG-CSF/rhGM-CSF-者(治疗组),白细胞开始上升的时间为1~5d,平均(2.46±1.13)d,白细胞上升至正常的时间为3~7d,平均(5.14±1.36)d,两组间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01),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明显较对照组迅速。结论与口服升白细胞药物相比较,应用rhG-CSF/rhGM-CSF是治疗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方法,主张尽早使用,以利积极控制感染,减低其病死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抗甲状腺药 粒细胞缺乏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粒细胞集落因子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1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份,患者数量为50例,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提供雄激素结合常规治疗;研究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G-CSF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外周血指标,以及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PLT指标差异不大,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指标更佳,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p<0.05。结论:对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粒细胞集落因子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外周血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粒细胞集落因子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