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龚宗炼陈静

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龚宗炼陈静(通讯作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成单一组和联合组两组,每组各26例。单一组采用静脉滴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方案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1、4、7、10d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内毒素、IL-6及IL-8水平。结果①单一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5.9±2.7)天和(5.8±3.0)天,明显高于联合组的(4.0±1.1)天和(4.1±2.5)天,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3±1.4)天、(6.7±2.4)天和(23.2±1.9)天,明显低于单一组的(6.9±2.7)天、(9.1±3.3)天和(31.6±4.1)天,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治疗第一天的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联合组TNF-α、内毒素、IL-6及IL-8水平分别为(30.02±11.43)ng•L-1、(0.26±0.09)ng•L-1、(92.43±12.04)ng•L-1和(32.94±17.62)ng•L-1,均低于单一组的(48.53±16.16)ng•L-1、(0.49±0.16)ng•L-1、(110.38±15.72)ng•L-1和(43.33±18.58)ng•L-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方案能有效抑制血清内IL-6及TNF-α合成,起到保护肠粘膜、降低患者肠道内毒素移位的作用,能减少因肠道粘膜损伤导致的胰腺炎症介质升高,有效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丙氨酰谷氨酰胺乌司他丁急性胰腺炎血清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R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015-0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急腹症的一种,患者占急性胰腺炎患病人群的一至两成,属特殊类型,具有病发迅速、病情危重、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1]。相关研究表明[2],乌司他丁对SAP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提升存活率与治疗有效性。本次研究为深入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26例患者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IL-6、IL-8、内毒素及TNF-α水平,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成单一组和联合组两组,每组各26例。参与本次研究的52例患者均符合SAP相关诊断标准,出现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腹膜刺激征、恶心呕吐、发热不退、代谢紊乱等[3]临床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清酶学检查与腹腔穿刺,被确诊为SAP。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25-63岁,平均(42.5±3.9)岁;酒精性与高脂血症性各9例,胆源性29例,妊娠性4例。两组间APACHEII评分无差异。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住院后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大黄灌肠、禁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胃肠减压治疗、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抑制胰腺分泌等[4];单一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方法:静脉滴注250毫升葡萄糖溶液+1×105U乌司他丁,3次/d,8h/次,一个疗程10天。联合组患者予以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方法:静脉注射丙氨酰谷氨酰胺400mg/kg•d-1,乌司他丁给药剂量及方法与单一组一致,一个疗程10天。

1.2.2检测方法于两组患者治疗后1、4、7、10d抽取静脉血检验,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完成IL-6、IL-8及内毒素及TNF-α水平测定;采用碘-淀粉比色法完成血清淀粉酶检测。

1.3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x-±s)表示,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情况

单一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明显高于联合组的(4.0±1.1)天和(4.1±2.5)天,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单一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情况(x-±s)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第一天的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联合组TNF-α、内毒素、IL-6及IL-8水平均低于单一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2。

3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3],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发生与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是发病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4],它们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TNF-α不仅是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中最为典型的细胞因子,还是患者患病后血清水平最先升高的细胞因子,能有效诱导IL-2或IL-6等细胞因子的生成[5],最终导致炎症介质爆发式释放,加重患者组织损害。

笔者为了深入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选取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一注射乌司他丁与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静注疗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内毒素、IL-6及IL-8水平变化情况,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且治疗10天后联合组患者TNF-α、内毒素、IL-6及IL-8水平均低于单一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表明联合疗法能有效抑制血清内IL-6及TNF-α合成,降低组织损伤程度,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安全有效。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采用静注乌司他丁疗法的单一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高于联合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疗法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促进损伤组织愈合,减少肠道内毒素移位或沉积发生率,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方案能有效抑制血清内IL-6及TNF-α合成,起到保护肠粘膜、降低患者肠道内毒素移位的作用,能减少因肠道粘膜损伤导致的胰腺炎症介质升高,有效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吕春艳,王洁冰,韩俊岭等.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9):3412-3414.

[2]王燕萍,焦凯,李德邦等.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9):1123-1128.

[3]李炜.早期肠内营养加用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免疫和营养状态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0):3-4.

[4]赵慧敏,黄茜.丙氨酰-谷氨酰胺防治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11):44-45.

[5]程霞,王玉红.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4):2670-2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