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作为炎症反应的评价指标,与多种肿瘤的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NLR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尤其与不同手术方式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4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并符合入选标准的1,12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NLR,分为低NLR组(NLR≤3.98)和高NLR组(NLR>3.98),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病理参数,并分析低NLR和高NLR对结直肠癌患者尤其不同手术方式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前白细胞计数、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同时性肝转移、腹膜种植、Duke分期、根治切除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低NLR组和术前高NLR组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8.8%和17.8%(P<0.05).各种不同根治手术后以及姑息手术后,低NLR组患者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高NLR组患者(P<0.05).NLR>3.98、Duke分期、肝转移、腹膜种植、组织分化程度、根治切除与否是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NLR>3.98提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术前NLR是结直肠癌患者重要的独立预后指标.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结直肠肿瘤 预后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良、恶性心包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VEGF在恶性心包积液生成中的作用。方法:用EIA法检测22例恶性心包积液与16例非恶性心包积液及血清中VEGF水平,比较良、恶性心包积液中VEGF水平差异;并观察丝裂霉素心包腔内化疗后VEGF水平改变。结果:恶性心包积液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非恶性心包积液;肺癌与乳腺癌导致心包积液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心包腔内化疗只可暂时降低VEGF水平。结论:恶性心包积液的VEGF明显增高,VEGF与恶性心包积液的发生、发展相关。

  • 标签: 心包积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 简介:目的研究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对于大肠癌患者化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患者分为①TNFα组:接受TNFα及常规化疗治疗;②对照组:不接受TNFα治疗仅接受常规化疗治疗。结果两组疗效RR率比较(CR+PR对NC+PD),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5),rmhTNF+化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化疗组;rmhTNF+化疗及化疗组两组毒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rmhTNF+常规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而毒副反应无差别。

  • 标签: 大肠癌 化疗 重组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100、CD83阳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60例NSCLC病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以S100标志DC,以CD83标志成熟的DC。对浸润性免疫细胞密度进行测定,方法为:选取癌组织内DAB着色显著的区域作为计数区域,计数10个高倍视野以其平均数作为该项指标的最后值,根据免疫细胞在癌组织或癌巢中的浸润程度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浸润组和显著浸润组。结果S100+DC广泛分布于癌组织及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60例标本中有38例在癌组织中检测到不同程度的S100+DC浸润,它们具有典型的树状突起。CD83+DC不具有典型的树状突起,多呈椭圆形,多分布于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癌组织中央仅可见零星分布,60例标本中有28例检测到不同程度的CD83+DC浸润。癌组织或癌巢中S100+DC浸润密度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有关,S100+DC显著浸润组有较高的生存率(P〈0.05),而癌组织CD83+DC与预后无关。结论NSCLC癌组织或癌巢中S100+DC浸润密度可作为肺癌患者术后一个有价值的预后因子,而CD83+DC不具有预后意义。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树突状细胞 免疫反应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RASSF4在肺癌中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方法:向肺癌细胞系H40和A54中导人RASSF4的cDNA质粒后,通过MTT、克隆形成实验、基质胶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肺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结果:RASSF4能够通过下调MMP2、MMP9和cyclinDl的表达,抑制肺癌细胞的侵袭、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结论:RASSF4在肺癌细胞中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及侵袭能力发挥重要的肿瘤抑制功能。

  • 标签: RASSF4 肺癌 增殖 侵袭
  • 简介:目的:选用高表达MIP-1α的人CIK细胞作为模式细胞对穿过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细胞转染技术,同时进行跨内皮迁移和抗体封闭实验,集中探讨HBMEC膜受体趋化因子受体5(CCR5)在CIK细胞穿过HBMEC单层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在CIK细胞与HBMEC单层单独孵育过程中,引起HBMEC膜受体CCR5表达变化;HBMEC膜受体CCR5的高表达使Jurkat细胞穿过HBMEC单层能力增强。结论:HBMEC膜受体CCR5参与了CIK细胞穿过HBMEC单层过程。

  • 标签: 趋化因子受体5 人CIK细胞系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Livin蛋白的表达与CD3+T细胞浸润的情况,分析两者在C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CSCC组织中Livin蛋白表达及CD3+T细胞浸润情况,并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分析二者与C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CSCC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0.0%(28/40),正常皮肤组织中Livin无表达。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D3+T细胞数量较少,为8.70±2.25,40例CSCC中为21.87±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ivin蛋白表达和CD3+T细胞的数量均与CSCC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二者之间无相关性(r=0.015,P=0.926)。结论Livin蛋白可以作为判断CSCC恶性程度、评价预后的指标。CD3+T细胞亦可反映机体抗肿瘤特异性细胞免疫状态和生物学行为,并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LIVIN CD3 皮肤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本文报告随诊5年以上的小细胞肺癌164例,着重分析病理类型(WHO分型以及IASLC分型)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其中15例采用免疫组化学方法,研究它的内分泌表达以及上皮性抗原的表达,3例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小细胞癌的组织学类型与患者生存时间无肯定关系,在38例单纯手术或伴有放(化)等辅助治疗的5年存活率为21%(8/38),非手术治疗的123例5年存活率为7.3%(9/123),显示小细胞肺癌手术+放(化)疗能够提高患者5年存活率;在15例进行内分泌和上皮性抗原标记中,7例内分泌表达(S-100、NSE)阳性,12例上皮性抗原(CAM5.2)表达阳性,显示小细胞肺癌来自内胚层和内分泌细胞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手术 预后
  • 简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s,HSCs)可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并可分泌转化生长因子p(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等促纤维化因子,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近来研究发现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具有多种免疫细胞的特性,

  • 标签: 肝星状细胞 免疫学特性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MATRIX 转化生长因子 促纤维化因子
  • 简介:在癌症病人的食谱中屡见有禁忌的品种,刺激性食物就不受人们青睐,辛辣性食物也是刺激性食物的一种,诸如辣椒、生姜和大蒜等。近来由于对大蒜素的宣传.大蒜素这个抗氧化剂日益被人们推崇。但辛辣性食物因其刺激性.尤其对胃肠有疾病者仍列为禁食之列。虽然如此,辛辣性食物可能有开发出抗癌药的潜力。不过辛辣性食物毕竟有刺激性,摄食时还是要适量.在辛辣性食物未开发成抗癌药前.不可不顾自己的感受。勉强进食。

  • 标签: 杀癌细胞 刺激性食物 化合物 大蒜素 癌症病人 抗氧化剂
  • 简介:肺癌是引起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其中15%~20%的患者为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高,易于远处转移,常至骨、肝、脑及肾上腺,并迅速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大约25%-3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时尚为局限期,行放疗及化疗的联合治疗是目前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措施。通常所选择的化疗方案为EP或EC,共4个周期,放疗常采取1f/d的胸部放射治疗,范围包括病变区及纵膈,总剂量在50~60Gy之间,并需要早期同步参与化疗。为提高放疗的生物学效应,关于超分割放疗的临床试验正进一步被评价。本文简要的阐述了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也会进一步探讨放化疗时序的重要性。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局限期 综合治疗
  • 简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CIK增殖能力强,作用强,具有一定的免疫特性。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对CIK的探讨不断深入,以期得到更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

  • 标签: 杀伤细胞 免疫疗法 肿瘤
  •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死亡率居第2位的恶性肿瘤,其中以肝细胞癌(HCC)为主,占95%以上。肝癌的治疗主要是以外科切除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发展迅速,在肝癌综合治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肝肿瘤 射频消融治疗 疗效
  • 简介:背景γδT细胞与免疫调节进程相关。然而,γδT细胞在胃癌病程中的特点目前尚无考据。本研究评价了胃癌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的产生情况。方法研究入组了48例患者,另设置49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γδT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

  • 标签: ΓΔT细胞 胃癌患者 外周血 细胞水平 淋巴细胞亚群 健康受试者
  • 简介: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肿瘤,在肺癌中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占肺癌的15%~20%。病理组织学上SCLC可分为小细胞癌(包括以往的燕麦细胞癌)和混合性癌(小细胞癌与鳞或腺癌的混合)。其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生长分数高,早期即可出现广泛转移。多年来的临床研究未能找到治愈SCLC的有效方法,多数患者在一线治疗后易出现复发或转移,预后差。近30年来对SCL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有很多相关研究及争议,使人们对SCLC的发生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本文对SCLC的治疗进展作相关讨论。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手术 化疗 放疗
  • 简介:化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似已达到平台,靶向药物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关键。尽管第一代靶向治疗药物开发的种类繁多,但仅有少数药物在前瞻性、随机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生存优势。第二代靶向治疗药物——多靶点抑制剂,可同时阻断肿瘤多个的信号传导,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毒副作用可以耐受,效果较好,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已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分子靶向抗癌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 简介:细胞癌(HCC)死亡率高,晚期治疗手段有限,生存期短,对多种化疗药物易产生多药耐药。近年来HCC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取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且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作用有着很好的研究前景。本文对目前肝细胞癌的治疗药物进行了归纳与阐述,深入探讨各类药物在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可能面对的挑战,为延长晚期肝癌生存期寻求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 标签: 肝细胞癌 治疗 分子靶向药物 多药耐药
  • 简介:患儿,男,7_岁,因右眼眶皮肤瘀斑3个月、进行性面色苍白1十月住院。患儿于入院前3个月因右眼眶碰伤,右眼眶皮肤出现瘀斑,就诊于当地医院.接“眼眶外伤”住院治疗二个月,无明显好转。行眼部CT检查示:外伤后血块机化,继续以外伤处理。于入院前1个月,患儿出现进行性面色苍白.牙龈渗血。查骨髓象,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给予DOP,DOAP,2个疗程化疗及对症治疗,症状仍无明显好转,遂转我院治疗。查体:T36.8℃,神志清楚。

  • 标签: 眼眶 进行性 面色苍白 入院前 误诊分析 神经母细胞瘤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存在过表达.Cetuxumab(C225,erbitux)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竞争性结合EGFR细胞外配体区,抑制肿瘤生长,与放化疗有协同作用.本文综述cetuxumab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前和临床资料,显示出cetuxumab具有良好耐受性.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cetuxumab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淫羊藿素(icrm)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H46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5、10、20、40、80Jma/L)淫羊藿素处理H460细胞24、48、72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淫羊藿素对H460细胞凋亡的影响,Wetenblo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淫羊藿素对H460细胞中PI3K、AKT、p-AKT、Cleavd-Caspase-9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淫羊藿素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H460细胞的增殖,并表现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0、5、10、20jmol/L淫羊藿素处理只460细胞2411后,只46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90±1.20)%、(13.5±2.32)%、(16.47±1.90)%和(27.43±3.15)%'<0.05。淫羊藿素可下调?13民、人『1'的表达水平,降低人『1'的磷酸化^-人『1')水平,上调Clavd-Capae-9表达水平(P<0.05)。结论:淫羊藿素可能通过抑制TOKAKT信号通路激活,抑制H460细胞增殖。

  • 标签: 淫羊藿素 非小细胞肺癌 PI3KAKT信号通路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