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供肾活体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肾移植科18例供者年龄超过70岁的活体肾移植供、受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根据单侧供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否低于40 ml/(min·1.73 m2)分为低供肾GFR组(8例)和正常供肾GFR组(10例),分别对两组血肌酐和移植肾存活率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回顾性分析术后并发症等随访结果。结果18例供、受者均手术顺利,未发生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二次手术;受者术后未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围手术期出现急性排斥反应1例(5.6%),术后第3天平均血肌酐(155.7±63.5)μmol/L,出院时血肌酐(97.6±28.7)μmol/L;随访时间37.5个月(27~48个月),18例供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期间健康状况良好,未发生蛋白尿、供肾手术相关住院或死亡,出院血肌酐(86.8±18.3)μmol/L,末次随访血肌酐(84.4±15.0)μmol/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0);18例受者随访期间受者、移植肾存活率均为100%,随访第12个月、第24个月和末次随访血肌酐分别为(92.1±18.3)μmol/L、(95.5±21.9)μmol/L和(100.1±21.2)μmol/L,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7);18例受者发生蛋白尿3例(16.7%),移植肾功能均稳定;18例供肾中有8例(44.4%)肾小球滤过率低于40 ml/(min·1.73m2),该8例供肾的移植受者术后第3天、出院时以及各随访点血肌酐水平与其他10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岁以上老年供肾活体肾移植短、中期疗效良好,供、受者经严格评估后可以手术,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肾移植 老年供肾 活体肾移植
  • 简介:摘要:在幼儿园的生活体验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食育课程的建设,通过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劳动意识、感恩意识等,引领他们走上个性化的发展道路,有机会实现成熟化、创造性发展等目标。积极探索食育课程的实施路径,巧用多种实施策略,根本上提高幼儿的健康管理能力,也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后续的学习活动和体验环节有着出色表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幼儿生活体验,关于食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展开了相关分析。

  • 标签: 幼儿生活体验 食育课程 建设与实施
  • 简介:摘要:对于幼儿园来说,一定要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幼儿能够在劳动之中得到启蒙,去感受劳动带给自己的欢乐。作为幼儿老师能够用劳动来启蒙幼儿的思想,用实际的劳动实践来锻炼幼儿的劳动品质,让幼儿知道劳动是光荣的,最终帮助幼儿在实际劳动获得更多的感悟。本文基于生活体验式的方式来让幼儿获得劳动上的启蒙,让幼儿在实际的生活之中体验劳动,真正感受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真正让幼儿有所成长,有所顿悟。基于生活体验式的幼儿园劳动启蒙策略一定会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苦中作乐,也会让幼儿的思维得到放大,改变幼儿的劳动观念,让幼儿积极对待劳动,真正在劳动中感知诸多的道理。

  • 标签: 生活体验式 幼儿园 劳动启蒙 策略
  • 简介:【摘要】:食育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良好的食育教育可以拓展幼儿的认知,培养幼儿的礼仪与用餐习惯,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食育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食育已经成为了幼儿园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本文的研究中,从幼儿生活体验的角度出发,对食育课程进行探索与研究。

  • 标签: 幼儿 生活体验 食育课程
  • 简介:摘要:学前期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也是社会化发展的奠基期。幼儿园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开始,也是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基础。近年来,食育越来越多地被关注,特别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饮食习惯和食品安全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但食育融入学校教育,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处在探索期,幼儿园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身体发展、习惯养成和习得生活技能的奠基时期,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在园生活的组成部分,对幼儿发展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幼儿生活体验 食育课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变性供肝对儿童活体肝移植供者的安全性及供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儿童器官移植科完成的814例儿童活体肝移植中供者和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肝是否存在脂肪变性将供者和受者分为非脂肪变性供肝组(n=733)和脂肪变性供肝组(n=81),根据脂肪变性程度将脂肪变性供肝组再分为轻度及中度脂肪变性两个亚组。非脂肪变性供肝组供者中,男性307例,女性426例,中位年龄30岁(范围:18~57岁);受者中男性351例,女性382例,中位年龄7个月(范围:4个月至14岁)。脂肪变性供肝组供者中,男性41例,女性40例,中位年龄31岁(范围:22~51岁);受者中男性34例,女性47例,中位年龄8个月(范围:5个月至11岁)。术后通过门诊复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供受者进行定期随访。分别使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各组中受者和移植物生存曲线,并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脂肪变性供肝组和非脂肪变性供肝组受者生存率和移植物存活率。结果两组供者性别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年龄、血型分布、体重、体重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脂肪变性供肝组与非脂肪变性供肝组比较,供者术后1、2、5 d及1个月时肝功能指标ALT、AST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但手术时间更长[(294±75)min比(264±81)min,t=3.149,P=0.002],术后胆瘘[3.7%(3/81)比0.5%(4/733),P=0.025]和切口延期愈合[7.4%(6/81)比2.0%(15/733),P=0.013]比例增加。两组受者性别分布、年龄、血型分布、身高、体重及儿童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脂肪变性供肝组与非脂肪变性供肝组相比,受者术后2周内肝功能指标ALT、AST及总胆红素的变化无差异(P值均>0.05),两组受者累积生存率均为96.3%,移植物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6.3%和95.5%(P值均>0.05),两组受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轻度与中度脂肪变性供肝组相比,供受者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均无差异(P值均>0.05),受者累积生存率均为95.9%,移植物累积存活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2)。结论轻中度脂肪变性供肝应用于儿童活体肝移植时,供者手术时间延长,胆瘘、切口延期预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但对供受者术后总体恢复无明显影响,预后良好。

  • 标签: 肝移植 儿童 脂肪变性供肝 活体供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肺内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活体病理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肺内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数量共28例,研究时间从2019年9月到2021年6月,对这些患者进行肺穿刺活体组织检验,然后统计并分析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结果,同时对患者病理特征作出全面分析。结果 28例患者里面,经皮肺穿刺达到相应的标本,所有标本都为灰褐灰白色条索状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大小在0.21-0.38cm之间。其中获得肿瘤组织的数量共12例,结节中央位置发现淀粉样或者玻璃样的变间质,瘤细胞整体形状并不规则,或者呈现出圆形或三角形的形状。在肺组织以及凝血块里面发现上皮样肿瘤细胞的数量共5例,大多数肺泡组织并没有出现特殊病变的数量共有6例。本组28例PEH患者里面,通过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所得结果可以看出,瘤细胞 CD31阳性、CK7阳性、CK8阳性、CD34 阳性、波形蛋白及FⅧ-RAg因子阳性、Ki-67

  • 标签: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诊断价值 病理学检验 PEH免疫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占位病变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对临床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间本院胸外科收治肺占位患者120例,对其进行肺占位经皮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肺占位手术切除后病理组织检查,通过对比肺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与手术后病理组织检查,总结肺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肺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与术后切除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达到92.50%,具有突出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肺占位患者经过肺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准确性高,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肺占位 穿刺标本 活体组织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胃癌患者的术前诊断中应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6例我院2021.3-2022.6间就诊的胃癌患者进行分析,均接受胃镜活检和手术病理检查,统计检验的准确性。结果:胃镜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率为72.73%,疑似诊断率为27.27%,未确诊率为27.27%。两种检验方法胃癌分化程度、胃癌的形态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分析意义,P>0.05;两种检验方法胃癌组织类型中腺癌的比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在胃癌患者术前诊断中应用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但需要与手术病例检查结果相结合,避免出现误诊漏诊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胃癌 术前诊断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减重代谢术后患者的生活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纳入减重代谢术后患者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7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7)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Meta整合。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提炼38个主题,归纳成14个类别,形成4个研究结果,分别为回归正常、负性体验、控制、孤立恐惧感。结论减重患者术后生活体验复杂且具有个体性,各种体验互相交互,并非单一存在,提示医护人员术后应该多角度关注患者,建立多学科随访团队和多元化随访方式,解决患者多层次需求。

  • 标签: 减重代谢手术 生活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胃癌患者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经外科手术病例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60例,对患者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将检查后数据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诊断对比以归纳两种方式对胃癌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对胃癌患者病灶检出率中,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诊断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患者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低粘附性癌的组织分型中,两种诊断方式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准确率较高,能够满足临床诊疗数据支持需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 手术病理检查 诊断 胃癌
  • 简介:【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老师在课堂中因指导学生主动地投身于生活,接触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并从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作文素材。

  • 标签: 生活体验 积累 写作素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ABO血型不相容的亲属活体肾移植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院内收治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50例,2019年1月-2021年12月,对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患者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0例患者血型抗体效价成功下降至术前;治疗后患者血液指标,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O血型不相容的亲属活体肾移植中,采取血浆置换可游侠降低患者血型抗体,调节患者血液指标,促进肾移植成功率,临床价值明显。

  • 标签: ABO血型不相容 血浆置换 亲属活体肾移植 血型抗体
  • 作者: 李稳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8-23
  • 出处:《养生科学》 2022年第2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消化病医院·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山东济宁 272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其中采取有效而积极的教学方式极为重要。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结合生活、融入生活为出发点,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参与劳动、积极交流,同时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记录自己在此过程中对生活的体验及感悟,不断挖掘出源源不断地习作资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壮医活体水蛭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研究,为临床上治疗下肢栓静脉血栓提供新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心胸血管外科住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壮医活体水蛭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患肢的疼痛程度、患肢肿胀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患肢疼痛VAS评分及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壮医水蛭疗法 活体 深静脉血栓
  • 作者: 宁宇 冯贵生 蔡敏 李思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太原 030001,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五医院)核医学科,太原 03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太原 030001 蔡敏作者现单位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五医院)核医学科,太原 03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太原 030001
  • 简介:摘要外泌体是参与细胞间信号传导的重要物质,具有很高的生物学价值,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外泌体示踪方法是揭示外泌体生物学功能的关键。外泌体示踪主要依靠分子影像学技术,其优势主要集中在核医学分子显像,其中包括外泌体的核素直接标记法和间接标记法。核医学分子显像可与解剖学成像相结合,定量监测外泌体的分布,还可对外泌体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在外泌体示踪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将从外泌体的生物学价值、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在外泌体示踪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外泌体 活体示踪 核医学 分子影像技术
  • 简介:摘要锥光束乳腺CT(CBBCT)引导乳腺病变定位活体组织检查作为一项崭新的技术,迄今国内外应用较少。为规范CBBCT引导定位活体组织检查技术,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CBBCT专家组及业内专家基于临床实践和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针对CBBCT成像原理、CBBCT引导乳腺定位活体组织检查的临床应用指征、技术操作规范、操作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达成专家共识,以期推动CBBCT引导乳腺定位活体组织检查技术的规范化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锥光束 活组织检查 导丝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整合慢性病儿童健康兄弟姐妹在与其患病同胞生活过程中的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PsycINFO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慢性病儿童兄弟姐妹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5日。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提炼出32个完整的结果,将相似的结果进行归纳,得出9个新类别,最终汇总为4个整合结果,分别为整合结果1:健康的兄弟姐妹在与患病同胞生活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负担使其身心俱疲;整合结果2:自疾病确诊以来,家庭关系和家庭内部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整合结果3:健康的兄弟姐妹感知能力有限,渴望得到信息支持和社会支持;整合结果4: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健康的兄弟姐妹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适应,发展了应对策略,获得了积极的个人成长。结论儿童患有慢性病会对其健康状况良好的兄弟姐妹的心理社会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建议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众及患儿家庭多关注慢性病儿童健康兄弟姐妹的心理社会需求和生活中的挑战,帮助其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兄弟姐妹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慢性病 儿童 兄弟姐妹 生活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