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在ABO血型不相容的亲属活体肾移植中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血浆置换在 ABO血型不相容的亲属活体肾移植中应用效果

李庆华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ABO血型不相容的亲属活体肾移植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院内收治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50例,2019年1月-2021年12月,对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患者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0例患者血型抗体效价成功下降至术前;治疗后患者血液指标,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O血型不相容的亲属活体肾移植中,采取血浆置换可游侠降低患者血型抗体,调节患者血液指标,促进肾移植成功率,临床价值明显。

关键词:ABO血型不相容;血浆置换;亲属活体肾移植;血型抗体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肾源的极度短缺是制约肾移植发展的主要瓶颈。开展活体供者亲属肾移植已成为解决肾移植供体短缺的重要措施。在活体供肾移植患者的所有潜在供者中,约30%可能因ABO血型不合而被拒绝。因此,打破ABO血型不合肾移植(ABOI KT)的障碍将显著增加肾移植的数量,从而挽救更多终末期肾病患者[1]。目前,尽管ABO血型不合移植物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但由于国外脱敏疗法的不断改进,亲属活体肾移植治疗交叉血型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ABOI KT已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公认的最终治疗方案;为了解决肾供体严重短缺的问题,中国越来越多的移植中心正在实施ABOI-KT疗法[2]。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研究对象,为院内收治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50例,2019年1月-2021年12月;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8.25±2.25)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肾移植手术治疗;术前反应性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核实。

1.2研究方法

血浆置换:在确定患者接受ABOI KT治疗后,使用血浆置换进行预处理。一次性血浆交换分离管道常规安装,并预先填充生理盐水。TEC血细胞分离器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和红细胞压积设置血浆置换的治疗参数。一般血浆交换量设定为(40~50)ml/kg。根据患者的血管状况,进行肘中静脉穿刺或深静脉插管,然后连接深静脉管路。治疗期间进行血浆置换,并监测心电图和血压。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抗过敏。以林格液或生理盐水、AB型新鲜冷冻血浆和冷冻血浆作为交换液,ACD-A作为抗凝剂,全血与抗凝剂的比例调整为1:10-14。为了防止血浆置换期间出现低钙血症,在血浆置换前常规补充1-2克葡萄糖酸钙。监测血浆置换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血浆置换前后血液指标、抗体效价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x±s),采取x²、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50例患者血型抗体效价变化情况

50例患者血型抗体效价成功下降至术前。见表1。

表150例患者血型抗体效价变化情况调查表

抗体

初始

PE前

PE后

IgG

64(16~245)

31(16`127)

8(4~17)

IgM

64(22~127)

31(16~63)

8(2~8)

2.2置换前后血液指标情况

治疗后患者血液指标,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置换前后血液指标变化情况(`x±s)

项目

FiB

APTT

PT

Hb

TP

ALB

置换前

3.14±0.95

27.54±4.54

10.05±1.11

98.15±28.45

67.05±7.23

40.84±4.45

置换后

2.45±0.69

32.45±5.45

11.58±1.42

88.71±27.45

60.27±6.65

36.28±4.06

t

6.4852

12.2487

3.5782

22.5781

8.2478

4.0872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由于ABO血型抗原不仅在红细胞表面表达,而且广泛分布于肾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管细胞,因此供体和受体ABO抗原系统的一致性对肾移植的成功至关重要。如果不进行预处理脱敏,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抗体介导的超急性排斥反应(HAR)。开发高效、个性化的临床脱敏方案将为ABO血型肾移植的发展铺平道路,并获得与ABO血型匹配肾移植相当的移植结果[3]。随着ABO血型不合肾移植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最重要的一步是尽可能消除受体体内的抗a、抗b血型抗体,以避免损伤。

本次研究中,50例患者血型抗体效价成功下降至术前;治疗后患者血液指标,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置换是去除预存血型抗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移植中心得到广泛应用;使用免疫吸附技术的成本将显著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将显著增加,但免疫吸附技术和血浆交换技术在去除血型抗体的效率上差异不大[4];脾切除术会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在中国通常较少使用。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利妥昔单抗通常用于替代脾切除术(功能性脾切除术)。本研究中使用的交换液主要是新鲜冷冻血浆。尽管患者在血浆置换前后凝血功能降低(APTT延长,FIB降低),但未发现活动性出血等不良反应[5]

综上所述,ABO血型不相容的亲属活体肾移植中,采取血浆置换可游侠降低患者血型抗体,调节患者血液指标,促进肾移植成功率,临床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 张媛媛, 应美爱, 潘健,等. 血浆置换在ABO血型不相容的亲属活体肾移植中应用效果评价[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年23卷2期, 167-172页, ISTIC, 2021:本课题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2] 刘洪涛, 张乐希, 刘潜,等. 双重血浆滤过与血浆置换在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术前预处理中的对比研究[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0, 41(10):5.

[3] 王显丁, 黄霞, 吕远航,等. 仅口服免疫抑制剂行预处理的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效果[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0, 41(5):6.

[4] 雷文华, 刘帅辉, 周静怡,等. 不同免疫诱导方案对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9, 40(2):5.

[5] 胡艳, 朱帮强, 闻慧琴,等. 淋巴血浆置换术在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中的应用[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 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