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结局及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11-2012年我院639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中232例选择妊娠足月分娩,407例选择孕早期终止妊娠。足月分娩中有12例阴道试产,220例行剖宫产,妊娠期间发生瘢痕妊娠及分娩、盆腹腔粘连、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子宫切除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孕期宣教,正确指导孕产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减少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妊娠结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14年37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足月后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分析所有产妇的分娩方式,122例选择阴道分娩,其中96例阴道分娩成功。结论前次剖宫产,再次足月分娩,选择阴道的可行性,但需分娩前评估,产程过程中密切监护。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再次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史妊娠再次分娩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分娩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120例,在全面掌握胎儿情况及产妇子宫瘢痕恢复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产妇是否具备剖宫产指征分析的情况下,以及征求了产妇及其家属意见的基础上,最终52例产妇选择阴道试产、68例产妇选择再次剖宫产。结果120例产妇中,52例产妇选择阴道试产,其中阴道分娩成功45例,成功率为86.5%,其余7例产妇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68例产妇选择再次进行剖宫产分娩。阴道分娩产妇的出血量,明显比再次剖宫产产妇的少;住院时间明显比再次剖宫产产妇短,差异均显著P<0.05。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明显比再次剖宫产产妇的18.7%低,差异显著P<0.05。阴道分娩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与再次剖宫产新生儿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和唯一指征,临床需严格掌握阴道试产适应证及剖宫产适应证,对于符合阴道试产适应证的产妇,可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以此来降低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术给产妇带来的再次伤害。

  • 标签: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剖宫产 阴道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程监测及产程处理经验,降低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病例资料。结果58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病例中,顺产58例,产后出血9例,产后2h出血量>400ml者17例,新生儿体重1750~3650g,无新生儿窒息,无子宫破裂,分娩结局良好。结论对疤痕子宫再妊娠者,应正确评估阴道试产的条件,分娩期加强产程监测,及时发现子宫破裂的迹象,积极预防及处理产后出血。

  • 标签: []疤痕子宫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其中4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分娩为研究组;并与随机抽取同期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中疤痕厚度>3mm成功阴道分娩率达47.5%,成为阴道试产评估条件之一。有阴道试产或阴道分娩史占研究组60%,此类产妇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成功率高。研究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止血操作及用药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阴道分娩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及产后用药,对产妇康复时间及康复效果有很大提高,且只要符合试产条件的,在严密观察监护下是可以经阴道试产的。

  • 标签: 疤痕子宫 阴道分娩,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通过对10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中48例阴道试产,29例试产成功,占61%,试产失败19例,占39%。结论合理掌握疤痕子宫阴道试产的适应症,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明显减少产后出血与产禄感染,母婴结局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自然分娩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郑州仁济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2例行阴道分娩试产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年龄(28.76±2.41)岁,年龄范围为23~35岁。记录产妇的年龄、产前体质量指数(BMI)、孕周、孕次、瘢痕厚度、距离前次剖宫产手术的时间、合并前置胎盘情况,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自然分娩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自然分娩成功者79例,失败者23例。根据自然分娩是否成功将所有产妇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失败组产妇产前BMI[(31.12±1.26)kg/m2]高于成功组[(27.25±1.35)kg/m2、距离前次剖宫产手术的时间[(18.64±3.73)个月]少于成功组(25.84±5.18)个月],合并前置胎盘的比例[78.3%(18/23)]高于成功组[24.1%(19/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产前BMI偏高、合并前置胎盘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的危险因素(OR>1,P<0.05),距离前次剖宫产手术的时间偏长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自然分娩成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自然分娩失败与产前BMI、距离前次剖宫产手术的时间及前置胎盘密切相关。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自然分娩 体质量指数 前置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镇痛的患者实施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8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单双号的形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则不进行分娩镇痛,同时两组给予不同的体位护理,分析护理后产妇的疼痛程度评分、焦虑评分、产后2h出血量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疼痛程度评分、焦虑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产后2h的出血量和新生儿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护理对于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镇痛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能够促进产程进程,减少产妇危险的发生,对新生儿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体位护理 剖宫产 妊娠分娩镇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改善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母婴结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80例,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结果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6.33±0.89)分低于观察组(8.83±1.15)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妇住院时间(5.48±1.24)d、出血量(221.17±25.88)ml、产后发热率(2.22)指标均低于观察组(7.85±2.06)d、(352.46±25.85)ml、17.7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可提升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瘢痕子宫妊娠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下段厚度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晚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收诊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子宫下段的厚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厚度大于3毫米,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厚度小于3毫米。两组患者再次妊娠都是选择剖宫产的方式生产,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缩宫素总用量和产后大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的缩宫素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大出血的概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厚度对再次妊娠剖宫产患者的手术有较大的影响,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使用缩宫素的量和出现大出血的概率都不同,所以对再次妊娠想选择剖宫产方式生产的患者应该重点对患者的子宫下段的厚度的检查。

  • 标签: 子宫下段厚度 剖宫产 再次妊娠晚期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共抽取120例。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两组,阴道分娩组以及剖宫产分娩组均占60例。对比两组的母婴结局(出血量、产程时间、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窒息发生率)。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出血量、产生时间、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剖宫产分娩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分娩组,P<0.05。结论对不存在剖宫产绝对指征剖宫产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更高,且利于母婴结局改善,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分娩方式 剖宫产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改善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母婴结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60例,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结果: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6.21±0.79)分低于观察组(8.67±0.98)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5.28±1.09)d、出血量(217.29±23.77)ml、产后发热率(1例 ,3.33%)指标均低于对照组(8.46±1.97)d、(361.59±24.16)ml、5例16.6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可提升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瘢痕子宫妊娠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孕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或待产的孕期并发症孕妇1600例为研究对象。从孕产妇病历资料提取人工流产、孕期并发症的信息。将孕妇分为无人工流产组和人工流产组、低频次人工流产组和高频次人工流产组、近期人工流产组和远期人工流产组。比较各组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或构成比。结果各组间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无人工流产组妊高征、过期妊娠的构成比高于人工流产组,人工流产组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的构成比高于无人工流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两组胎儿窘迫、产前出血的构成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增加了再次妊娠时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人工流产频次越高、流产距离本次妊娠时间越短,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因此,应加强女性生殖健康教育,增强避孕意识,降低人工流产后再妊娠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人工流产 再次妊娠 孕期并发症 子宫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我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25例,根据阴道试产情况分为阴道试产成功组95例和阴道试产失败组30例。收集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产妇年龄、产前体质量指数(BMI)、阴道分娩史、定期体检情况、临产入院情况,以及边缘性前置胎盘、子宫破裂、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比较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3.351)、产前BMI≥30(OR=5.451)、子宫下段肌层厚度<3.9mm(OR=1.527),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P<0.01)。(2)两组边缘性前置胎盘、子宫破裂、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35岁、产前BMI≥30和子宫下段肌层厚度<3.9mm;将上述影响因素纳入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指征进行综合评估,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追踪回访我院经腹腔镜手术的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26例,根据腹腔镜手术方式分为患侧输卵管切开取胚组(A组)和患侧输卵管大部分切除组(B组),随访6个月~24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再次妊娠情况(宫内妊娠率,重复性异位妊娠率,继发性不孕率)。评估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术后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宫内妊娠率40.66%与B组宫内妊娠率4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重复性异位妊娠率36.26%与B组重复性异位妊娠3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继发性不孕23.08%和B组继发性不孕2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和患侧输卵管大部分切除术对术后再次妊娠结局影响相当,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手术 再次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为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患者,患者数量为76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38例,常规护理纳入到对照组之中,心理护理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护理前后情绪评分加以对照。结果:护理前情绪评分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再次异位妊娠护理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较之于对照组得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患者行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提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保守治疗 再次异位妊娠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