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1 个结果
  • 简介:莱豆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采用科学的脱水加工技,生产出的干制品,食用方便,便于运输,易于长期保存.干菜豆复水后质地脆嫩,香味可口,色泽鲜艳,还可以出口创汇,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现将菜豆脱水加工技介绍如下.

  • 标签: 菜豆 脱水加工技术 工艺流程 干菜
  • 简介:捆蹄是在我国扎蹄加工传统工艺基础上,经过改进并吸收西式火腿加工技生产的一种肉类制品.该产品皮酥肉嫩,鲜香可口,风味独特.

  • 标签: 捆蹄 加工技术 肉类制品 原料 腌制 捆扎
  • 简介:杨梅属杨梅科(myric.spp),为温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在我国云南滇东北与滇西南地区野生种类较多.为充分开发利用野生杨梅资源,笔者对杨梅初加工进行了多次试验,总结出一套简单可行的加工技,供大家参考借鉴.

  • 标签: 加工技术 野生杨梅 滇西南地区 常绿果树 开发利用 杨梅科
  • 简介:以酸枣为原料,以原料处理、酸枣原汁的制备和酸枣原酒的制备等关键环节为重点,介绍了一种酸枣露酒的实用加工工艺。通过该工艺酿制出的酸枣露酒酒精度为20%Vol,酒体鲜艳澄清,香气浓厚,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产品开发前景。

  • 标签: 酸枣 露酒 工艺 香气
  • 简介:紫苏又名白苏,为唇形科紫苏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过去,紫苏一直作为中药材少量种植,根、茎、叶、花皆可入药,并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可以做汤、清炒,也可做成开胃小菜及调味品.将其加工制成盐渍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是近年来国际市场走俏的一种高档蔬菜.

  • 标签: 工艺流程 成品特点 盐渍紫苏 加工工艺
  • 简介:乌干是一种用红薯制作的客家风味食品,其质地柔软,口味甘甜,颜色为半透明的琥珀色,入口有姜的香辣味,属上好的休闲食品,现介绍乌干的加工工艺.

  • 标签: 乌干 加工工艺 红薯 烘干 回糖 蒸煮
  • 简介:以火棘果实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固定化醋酸菌酿造火棘果醋的醋酸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种量相同的前提下,采用固定化醋酸菌发酵具有较高的产酸速率,比游离醋酸茵发酵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醋酸菌酿造火棘果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4℃,接种量10%,酒精度7%。所制得的火棘果醋醋香浓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香气自然、协调,是一种市场开发潜力良好的保健果醋。

  • 标签: 固定化 醋酸菌 发酵 火棘果醋
  • 简介:由于鸡腿菇子实体成熟快,货架期短,鲜销保质期一般只有1~2天.因此,将其加工成盐渍品贮藏保鲜是解决其保鲜期短的有效方法.现将盐渍鸡腿菇加工技介绍如下.1采收在菇蕾期即菌环紧包菌柄,菌盖表皮呈现出平伏状鱼鳞片,高度在10~15cm之间时迅速采收.若在菌环松动后采收,将影响盐渍菇质量.采收时应按鸡腿菇大小分开放置,轻拿轻放,保证菇体完整、无破损,菇脚应切削整齐.

  • 标签: 鸡腿菇 盐渍 加工技术
  • 简介:通过使用不同的辅料和佐料进行加工筛选,研究出独特的麻辣兔肉加工工艺。经卤腌制、煮制、油炸,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麻辣兔肉,其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 标签: 麻辣兔肉 卤制 煮制液 灭菌
  • 简介:香椿属楝科多年生植物,其幼芽可供食用,树皮、果实均可人药,属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均很高的木本蔬菜。

  • 标签: 香椿 贮藏保鲜 加工技术 营养价值
  • 简介:金针菇酸乳是以金针菇发酵液和新鲜牛乳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得的优质酸乳,它集金针菇营养成分与肠胃益生菌保健因子为一体,具有良好的外观及风味,是一种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

  • 标签: 酸乳 加工技术 保健因子 食器 乳酸菌发酵 风味
  • 简介:考察了超声波辅助溶剂法对亚麻籽中生氰糖苷的去除效率,从经济性、安全性和脱毒效果的综合角度确定r该系统的最佳工艺参数。

  • 标签: 亚麻籽 生氰糖苷 超声波
  • 简介:以野生豆腐柴鲜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神仙豆腐"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神仙豆腐"加工的最佳配方为:料液比1∶7(g/mL),MgCl2添加量0.03%,CaCO3添加量0.01%,食用碱添加量0.015%,所制得的"神仙豆腐"色泽碧绿,口感嫩滑,香气浓郁,弹性及韧性极佳,感官品质评分为94分。

  • 标签: 豆腐柴 胶冻 感官品质 加工工艺 优化
  • 简介:以进口南药肉豆蔻的果肉为原料,对肉豆蔻罐头的加工工艺进行初步研究,确定具体的操作要点。结果表明,该罐头符合各项产品质量标准,其加工工艺可以为肉豆蔻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肉豆蔻 罐头 加工工艺
  • 简介:脆皮菜肴入口松脆鲜嫩,是近年来较受欢迎的一道工艺菜。其外壳呈半透明状,色泽金黄,其制作关键是在调制脆皮糊。研究了脆皮糊的制作工艺,对制作脆皮糊的原理进行探讨,并对操作要点进行了论述。研究了在制作脆皮糊中,生粉、色拉油及泡打粉的用量对制糊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制糊方法:面粉200g,生粉40g,花生油40g,泡打粉6g,清水400g。

  • 标签: 脆皮糊 制作原理 制作工艺
  • 简介:研究了采用LH-Ⅰ型烘房生产柿饼的加工工艺.柿饼的适宜加工工艺为:第1阶段烘制温度为35℃~40℃,烘制时间24h左右;第2阶段烘制温度为55℃~60℃,烘制时间12h左右,至柿子的水分含量降到45%左右为止;第3阶段为干燥完成阶段,烘制时间6h左右,烘制温度自然下降至40℃~45℃,然后维持该温度至烘制结束.柿饼的干燥程度以柿子水分含量为38%~42%时品质最佳.

  • 标签: 柿饼 加工工艺 加工设备 工艺参数 干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