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一、高科技与团管理长久以来,僧伽的管理都是寺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寺院一直遵循佛门戒律结合当今人间佛教的理念,坚持佛制戒律,祖立清规,以为本,并试图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来探索僧伽管理的可行之道。以现代化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技术进行僧伽的管理,实时的网络在线监控,不光精简了僧伽的冗杂事务,而且可以实现有效的监督,促进僧伽的修行。无锡开原寺运用现代科技进行僧伽管理的实践就是如此。

  • 标签: 寺院管理 高科技 宗教生活 开原 无锡 互联网
  • 简介:更敦群培有过49岁的人生。更敦群培只有一个49岁的人生。49岁的人生坎坷地穿过了20世纪上半叶的全部岁月。其时全球的人类世界风云激荡,国内国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生着改变。在西藏本土,政教合一

  • 标签: 更敦群培 二十世纪 西藏革命党 藏传佛教 拉萨 人生
  • 简介:2004年,金秋九月,秋风飒爽,风光无限。上海佛学院又迎来了僧众班第九届和尼众班第七届的新生,迎来了一个新的学年。9月13日上午,新生开学典礼假座玉佛寺素斋部二楼隆重举行。

  • 标签: 上海佛学院 第九届 学僧 开学典礼 玉佛寺 佛教
  • 简介:随着女性信教人数的增长,女性与宗教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学界及社会的重视。据对甘南夏河藏传佛教尼的调查,70%左右的尼是出于对宗教的热爱和追求,这与从前多数尼为了逃避现实和生活所迫而出家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变,这一变迁的背后是女性在宗教世界与男性平权诉求的一种反映,也是女性地位与藏族社会结构变迁的一种互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基于理性选择而出家的女性在尼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而尼们的宗教抱负也会越来越高,宗教社会中的两性平权现状将会得到改善。

  • 标签: 藏传佛教 女尼 宗教抱负 性别角色 理性选择 两性平权
  • 简介:阳春三月,我来到昆明郊外二十余里处的卧龙寺。不为寻访古迹,不是游览名胜,只为探访隐居在此的两位共和国的执业律师。

  • 标签: 执业律师 共和国
  • 简介:清初四的绘画以强烈的个性特征构成明末清初画坛中一道别样的风景,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无锡博物院藏周怀民捐赠清初四作品为研究其绘画艺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 标签: 清初四僧 绘画艺术 无锡博物院
  • 简介:佛教的发展,佛法的弘扬,关键在于清净的团住持正法,续佛慧命;但也少不了外护的支持,护法居士也是佛教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古时如此,今日更是如此。

  • 标签: 居士 法老 道场 佛教发展 佛法 住持
  • 简介:今岁是潮汕人海内外佛教黄檗法派祖堂,南澳岛叠石岩开山祖释仁智(公元1813——1902年)圆寂100周年。这位清末名重梵字,中国高僧虚云、来果、志开曾亲近过其座下,今法裔龙象辈出,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誉的长寿大和尚,是很值得缅怀的。子孙们正在用多种形式纪念他。

  • 标签: 佛教 虚云 梵字 高僧 和尚 法师
  • 简介:元祐元年前后,高丽统义天入宋求法,先后从北宋佛教界各宗派高僧求学问道。北宋佛教宗派如华严宗、禅宗、天台宗等对义天求法各有不同的反应,在他们的反应背后则有其各自的目的和立场。通过义天入宋求法这一独特的视角,可以发现:华严宗在北宋本已趋于式微,因义天求法而扩大了影响,在杭州获得了教寺,得以与禅宗、台宗在两浙鼎足而三;禅宗中云门一宗势力强大,对义天的造访,云门高僧对义天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他们当时炙手可热的地位及影响;天台宗与高丽渊源颇深,他们对义天的欢迎反映出已经实现中兴的天台宗有着一种恢宏的气度和雅量。

  • 标签: 北宋佛教 义天 华严宗 禅宗 天台宗
  • 简介:明清时期,由于佛教的进一步世俗化,佛教造像艺术在民间也广泛地开展起来,而且表现得十分活跃。民间造像形式多样,流派纷呈,艺匠辈出,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大有与寺庙和官方造像平分秋色的态势。其中,在造像材质上有竹木牙雕、石刻铜铸、陶瓷烧制等形式;在造像流派上有山西木雕佛像、福建德化窑瓷造像、浙江东阳木雕佛像、上海嘉定竹根雕佛像、

  • 标签: 民间 佛教造像艺术 欣赏 明清时期 世俗化
  • 简介:浙江地区遗存下来的七佛塔与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宋代塔同源而异流.虽然同属宋代五轮塔形制,但风格迥异。本文将从造型和纹饰两方面分析、总结两地五轮塔的风格特点,以及形成各自特点的宗教文化背景。

  • 标签: 风格特点 宋代 江西 佛塔 浙江 解析
  • 简介:洪辩作为敦煌张氏归义军首任河西都统,参与过张议潮推翻吐蕃的起义,是敦煌名,藏经洞保存有他的彩塑写真像,为学界所熟知。洪辩在莫高窟营建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据敦煌写本记载他在莫高窟建“七佛药师之堂”“法华无垢之塔”,另据研究第16窟也是他的功德窟“吴和尚窟”,因此他在莫高窟应该有相应的供养像,可惜因这些洞窟均经后期重绘,洪辩供养像的信息尚不明确。但经我们考察研究发现,在张议潮的功德窟莫高窟第156窟发现有洪辩的供养像,这与藏经洞洪辩彩塑写真及对应壁画组合有密切关联。更为有趣的是,经仔细梳理第156窟供养像的图像和历史信息,在第156窟洪辩像后跟随着同为敦煌名的弟子悟真供养像,他们师徒二人一起出现在节度使张议潮的功德窟中。洪辩和其弟子悟真供养像在第156窟的发现,从供养像的角度,为敦煌佛教及其归义军历史的研究提供新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洪辩写真像与供养像的图像组合关系,简单探讨历史时期佛教高僧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侍人”“侍者”现象。

  • 标签: 洪辩 供养像 莫高窟第156窟 张议潮功德窟 悟真 侍人
  • 简介:雷海为1981年出生在湖南洞口县农村,雷最初背诗的兴趣源于诗词的音律美,他说,“小时候读不懂诗词的含义,但是觉得诗词平平仄仄非常好听,读起来朗朗上口,读的多了就背会了。”

  • 标签: 江湖 扫地 李白 震惊 外卖 杜甫
  • 简介:日本雪舟的中国缘1、日本赤浜小田氏和相国寺“扬知客”1956年奥地利维也纳世界和平大会,推选出十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一位就是日本古代画家雪舟。日本应永27年(1420)本州备中(今冈山县总社市)赤浜小田氏家中诞生了这位日本文化史上的新星。可是由于出身贫寒,12岁时父母把他送到本州井山宝福寺当小沙弥,由于喜欢绘画的天性误了诵经,受老和尚责罚,他用泪水画成了活灵灵老鼠,感动了老和尚,允准他兼习禅,又画图、写字。成年之后到了京都名刹相国寺,学禅于春林周藤,习书画于周文和如拙。

  • 标签: 日本 浙江 元代 世界和平 画家 雪舟
  • 简介:本文以東晉末年山陰法華寺僧曇翼修持《法華經》的故事爲個案,對中土普賢菩薩女身示化的傳說時代進行了考證。認爲這一傳說出現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以前,它的形成受到古印度有關信仰考驗文化的影響,經歷了不同的信仰形態的變化。

  • 标签: 曇翼 《法華經》 普賢 女身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