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崇明县2011~2014年流动采血车无偿献血的基本情况,为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统计分析4年来崇明县流动采血车无偿献血者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等构成情况。结果4年来崇明县流动采血车无偿献血者总献血人数共23077人次,以男性为主,25~35岁年龄段最多,职业以职员和工人为主,初、高中所占比例较大,血型分布特点为O>A>B>AB。结论应加强宣传招募工作,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鼓励人们积极参加献血活动,推动献血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崇明县 流动采血车 献血者 基本情况
  • 简介:摘要献血者的坐姿、静脉穿刺进针角度和穿刺成功率有一定的联系,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穿刺失败的情况,会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从而引发疼痛,甚至会出现淤血、血肿等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要求血站工作人员重视献血者坐姿角度、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把握,明确其影响因素,进而不断提升穿刺成功率。在本次研究中将以献血者坐姿及穿刺进针角度为研究点,对其对穿刺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 标签: 献血者坐姿角度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献血员Rh五种抗原表型,建立Rh五种表型数据库,实现临床符合性输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浙江省血液中心供应的65098例Rh阳性献血员样本进行Rh五种抗原表型的检测并录入电脑。临床输血需患者采用Rh五种表型符合性交叉配血并发放血液给患者。结果献血员Rh五种抗原表型分布为CCDee(45.22%)>CcDEe(34.01%)>CcDee(8.68%)>ccDEE(7.26%)>ccDEe(3.51%)>CCDEe(0.72%)>ccDee(0.37%)>CcDEE(0.23%)>CCDEE(0.01%),CCDee比例最高,其次为CcDEe,CCDEE所占比例最小。近年来我院Rh五种抗原符合性输注率逐年上升,2013年-2014年63.6%,2014年—2015年89.6%,2015年—2016年90.6%,2016年—2017年89.9%,2017年—2018年93.5%。结论通过红细胞Rh五种抗原检测及临床符合性输注,避免红细胞额外抗原的输入,减少输血病人产生抗体的几率,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Rh五种抗原表型 符合性 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漳州市无偿献血者中抗-HIV确认试验结果阳性者情况分析,了解分部情况,为工作人员从低危人群中选择献血者和对献血者的健康宣传教育提供指导。方法2008年1月~2014年1月漳州市无偿献血者137794人份的血液标本,用国产和进口两种试剂进行抗-HIV初筛检测,初筛为阳性结果的标本,送漳州市疾病控制中心进一步做确认试验。结果137794人份标本确认抗-HIV阳性的有6例,感染率为0.004%;其中5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5例为异性性传播,1例为同性性传播;均为第一次献血;年龄较为分散。结果做好献血者筛查工作,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排除高危人群献血;让献血者明确具有高危行为的献血献血的危害,以及献血后保密性弃血的意义和途径。

  • 标签: 献血者 抗-HIV 保密性弃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1种进口HBsAg试剂、1种国产HBsAg试剂和核酸检测(NAT)献血者血液HBV感染标志物的结果,分析两种HBsAg试剂之间和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探讨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检测方法的选择策略。方法用单人份核酸检测(NAT)和ELISA方法两种HBsAg试剂对22803份血液标本同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检测,比较和分析核酸检测和两种ELISA检测之间的阳性数据。ELISA检测对于单一HBsAg试剂检测有反应性的样本进行双孔复试;对核酸联检检测有反应性ELISA检测阴性的样本进行核酸鉴别试验。结果检测22803份血液标本核酸检测NAT(+)228份,ELISA检测HBsAg(+)198份。在NAT(+)228份中HBsAg(+)116份,其中两种HBsAg试剂(+)106份,单进口HBsAg试剂(+)10份;在HBsAg(+)NAT(-)82份样本中两种ELISA试剂(+)30份,单进口ELISA试剂(+)34份,单国产ELISA试剂(+)18份。在NAT(+)ELISA(-)的84份标本经鉴别试验鉴别后22份为HBV-DNA(+)。结论核酸检测和ELISAHBs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检测中各有优势,核酸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ELISA的漏检情况。两种HBsAg检测试剂中进口试剂与国产试剂之间存在着差异,进口HBsAg试剂检出率明显高于国产HBsAg试剂。因此,在选择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检测策略时建议最好是1种核酸检测(NAT)+1种进口的HBsAg试剂组合方式;假如没有办法选择核酸检测(NAT),那么在2个不同的ELISA试剂中建议选择1种进口HBsAg试剂的检测方式,降低输血传染乙型肝炎的风险。

  • 标签: HBV标志物 HBsAg HBV-DNA NAT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本地区不同职业、性别无偿献血献血初筛过程ALT、HBsAg、TP项目不合格率差异性,分析从低危人群招募献血者的意义。方法通过收集2015—2017年度128782名无偿献血献血初筛ALT、HBsAg、TP三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职业群体、性别间的差异性。结果学生、军人在ALT项目上与总体不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医务人员、军人在HBsAg项目上与总体不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医务人员、教师、军人在TP项目上与总体不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公务员在TP项目上与总体不合格率相比有差异(0.01<P<0.05)。男、女性别在ALT、TP上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无偿献血招募工作应注意从低危人群中进行招募,学生、军人、医务人员等群体中血液检测合格率明显较高。

  • 标签: 献血者 血液初筛 职业 性别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成分输血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输血领域的一场革命,血液分离技术的进步,高质量的血液成分不断推向临床。随着临床医生对成分输血认识的加深,成分血的应用比例逐年上升,其中机采血小板以其高纯度、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正广泛应用了临床上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正在出血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及骨髓和器官移植的患者。因此机采血小板的临床使用量不断攀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招募难度增大。为了保障临床对机采血小板的使用需求,2010年底温州启动和开展亲友互助捐献机采血小板。此举既部分满足了一些患者的需求,同时也暴露出很多弊端。目的通过深入的分析旨在如何解决机采血小板中互助献血的弊端,使互助献血成为自愿无偿献血的有效补充。结论无偿献血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互助献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提倡的献血方式,是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的明确要求,是无偿献血的有效补充。一方面我们需积极加强宣传动员,不断扩大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全面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同时要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掌握好献血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合理有效尽可能地避免互助献血的弊端发挥应有的作用。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互助献血 利弊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