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于2013年6~12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的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上述人员的正常血清和溶血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CHOL)、肌酐(Cr)、甘油三脂(TG)、葡糖糖(GLU)、尿素氮(BUN)及血尿酸(UA)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比较溶血前后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结果正常血清中ALT、ALP、AST、LDH、CHOL和K+等生化指标的测定值均低于溶血血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TG、GLU、BUN及UA等5项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可对多项生化检验指标产生影响,必须要提高检验工作人员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做好采血、分离、检验和保存工作,尽量避免溶血发生,以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溶血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清保存条件针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9月~2016年10月门诊患者32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针对样品杯内部的血清标本实施加盖处理以及不加盖处理,之后分别于普通环境、空调实验室以及冰箱中进行保存,控制样品保存的时间为1小时、2小时以及4小时。完成后对所有ALT水平、AST水平以及TP水平等实施检测,并且同放置前实施对比。结果血清加盖于冰箱中进行4小时的放置之后,同放置之前比较,患者的TP水平、UA水平以及Alb水平表现出显著的增高,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剩余项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血清无盖状态进行4小时的放置之后,患者的TB水平、Alb水平、TC水平以及UA水平等表现出显著的升高,剩余4项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了避免样品杯内部的血清表现出血清蒸发的情况,需要选择湿毛巾盖于样品杯的上方,在1小时之内确保待测血清可以进行上机检测。当前在实施医学仪器检验的过程中,做好分析前质量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清保存条件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化颗粒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作用。方法300例早孕妇女分为两组,观察组于口服米非司酮第3d早晨开始服用新生化颗粒12.0g,2次/d,共7d,对照组第3d早晨开始口服消炎药(左氧氟沙星片)0.2g,2次/d,共5d。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3%,对照组为82%;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2%,而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45%。结论新生化颗粒有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及减少组织残留的作用。

  • 标签: 药物流产 新生化颗粒 阴道流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与规避方式。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4年7月我院收集的118份待检血液样本纳入本研究,将其平均分配,分别设置为溶血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溶血组ALP、Glu等指标较低,AST、ALT、TP、TBIL、UA、CHOL则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现象会严重干扰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完成采集工作时,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避免溶血问题的出现,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献血员单采前后及2周后生化指标进行连续监测,研究单采血小板对献血员健康的影响。方法对37例单采血小板献血员在单采前、后以及2周后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K+、Ca+、Ng+、P+、Cu+、Zn+、iron、血糖、尿素氮、肌酐、尿酸、胆固醇、甘油三脂、总蛋白、白蛋白、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指标采集前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血糖、.Na+、C1-差异不显著。与采后2周相比,除血糖、总蛋白、白蛋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外,其余均为无差异。结论时间间隔适当的条件下,单采血小板对献血员的健康在生化指标方面无影响。

  • 标签: 献血员 单采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于临床血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血生化检验的健康体检者30例,常规采集血液标本5ml,均分为2份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其中一支以人工方法使之溶血,另一支严格按照操作标准避免溶血,测定并比较溶血标本与正常标本的生化检验项目。结果溶血标本的TBIL、DBIL、AST、ALT、LDH、CK、CK-MB、CHOL、K+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标本(P<0.05),而ALP显著低于正常标本(P<0.05)。结论血液标本溶血将影响多种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干扰临床诊断与治疗,临床工作中需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血液标本溶血。

  • 标签: 生化检验 溶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素抗凝血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诊的急诊检验病人182例纳入此次科学研究中,依据其检验方式 将其排序,执行基本血液分离的91例病人为基本组,执行肝素抗凝血的91例病人为观察组,剖析2组病人最终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基本组比照钙离子、葡萄糖分二项差别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钾离子、氯离子含量、钠离子、尿素及血清淀粉酶比照无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及乳酸菌脱氢脂酶,比照无差别(P〉0.05)。结论:在急诊生化检验中应用肝素抗凝血可将血液快速分离,并可以降低溶血症的产生,可在急诊生化检查中主动应用。

  • 标签: 肝素抗凝血 急诊生化检查 运用使用价值 剖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各种因素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在分析前讨论每个因素。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生化检查的11356例患者进行调查,其中由于前分析因素导致临床生化检查有偏差,对患者进行计数并进行前分析。。结果在我院接受临床生化检查的11356例患者中,有84例存在生化偏差,其中84例是由于分析前因素引起的。其中,标本的自身生理作用较高(61.94%),其次是标本采集(27.38%),标本保存和检测(8.3%)和溶血的因素。标本(8.3%)。结论从临床生化检验实践开始,并从检测前准备,检测链接控制和实验室人员培训等策略入手,以减少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高检测质量。

  • 标签: 生化检验 分析前 因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领域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选取1000份生化检验标本进行研究,基于不同研究时间分组,前六个月(2020.7-2020.12)的500份标本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检验流程完成工作;后六个月(2021,1-2021.6)的500份标本为观察组,实施全程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观察组标本变异指数优良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时效性、重现性、误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质量控制可提升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改善标本变异现象,指导推广。

  • 标签: 生化检验 全程质量控制 标本变异指数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讨论血液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出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挑选同期来我院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都接受血液生化检验。对比两组的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血糖水平都高出对照组许多(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OGTT、HbA1c、TG、TC等指标的水平都更高(P<0.05)。结论采用生化检验的方式诊断糖尿病,诊断精准度高,为后续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 糖尿病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0.1~2020.12内收治的300例需行生化检查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并开展生化检验,观察统计血液标本采集部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输液手臂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非输液手臂(t=6.180、P=0.000),而血纳、血氯生化检验结果则显著低于非输液手臂(t=10.784、P=0.000;t=22.226、P=0.000)。结论:在血液标本生化检验中,其标本采集应从非输液手臂静脉进行采血,以此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生化检验 血液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检验科生化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中交叉污染的鉴别、原因及对策。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交叉污染的分析及排除。结果 临床生化检测中交叉污染对临床结果影响较大,须采取一些预防措施。结论 在日常工作中,既要注意项目间的设置,以减少交叉污染,更要重视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结果的准确,为临床提供客观真实的诊断依据。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交叉污染 原因及对策 项目间设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早期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士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lAc)、尿清蛋白/尿肌酐(UALB/C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α1-MG)、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检验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HblAc、UALB/Cr、TG、LDL-C、CysC、α1-MG、CR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生化检验 早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1-2022.12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120例,进行常规血液标本采集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改进后血液标本采集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生化检验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AST、ALT、CRE、BUN、GLU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不当的采集方法可能导致检测误差和误诊。改进后的血液标本采集方法能显著降低检测误差,提高检测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