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mr1基因敲除型小鼠粪便肠道细菌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方法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0份小鼠粪便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并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两组样本测序共获得高质量序列325 280条,核心菌门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Anosim分析表明基因敲除(KO)组与正常野生型(WT)组小鼠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组内样品重复性满足数据分析要求,Adonis分析表明本次检验可信度高(P<0.05)。LDA值展现KO组与WT组小鼠肠道微生态菌群有明显差异,基于Unifrac距离,Amova分析表明KO和WT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KO组与WT组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孤独症与肠道微生态系统密切相关,肠道微生态系统可能通过微生物代谢的间接作用影响孤独症的发生发展,但具体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16S rRNA 肠道菌群 Fmr1基因敲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育龄女性脆性X智力低下1FMR1基因(CGG) n重复序列及等位基因在人群中的频率进行调查研究,为脆性X综合征(FXS)和脆性X相关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FXPOI)提供预警和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在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孕前或产前检查的1662名女性,提取其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脆性X-FMR1基因AmplideX检测试剂盒进行FMR1基因CGG重复序列检测,探究不同CGG重复数在人群中的分布。结果:FMR1基因重复次数在正常范围n=6-34的有1226例,占总数73.77%;正常范围高线n=35-44的有421例,占总数的25.33%;灰区n=45-54的有11例,占总数的0.66%;前突变n=55-200的有4例,占总数的0.24%。结论:育龄女性中FMR1基因灰区突变和前突变比例相当可观,FMR1基因检测可以降低FXS患儿的出生率,促进早期干预。所以要在育龄女性中广泛开展FMR1基因筛查,婚前孕前保健医师要积极宣教,提升婚育人群的健康素养和预防保健意识。

  • 标签: FMR1基因 脆X综合征 CGG重复数 育龄女性 婚前孕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MR1基因(CGG)n重复数与卵巢储备功能不全(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发病的相关性,为患者提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方法采集214例DOR患者的外周血样,提取DNA。用PCR扩增结合毛细管电泳测定患者及部分家系成员FMR1基因的(CGG)n重复数。结果共发现3例患者携带前突变,1例携带灰区突变。经遗传咨询,1例前突变携带者和另1例患者的妹妹(亦携带前突变)均已自然妊娠。产前诊断显示胎儿均为携带者。结论FMR1基因(CGG)n重复数异常是DOR的重要原因。对DOR患者进行FMR1基因(CGG)n重复数检测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依据。

  • 标签: FMR1基因 卵巢储备功能不全 促卵泡激素 前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明原因智力障碍患者进行FMR1基因(CGG)n重复数分析,调查智力障碍患者中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率,进而对患者家系成员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方法本研究募集了201例不明原因智力障碍患者(男173例、女28例),应用PCR-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FMR1基因RNA表达)、Perkin Elmer FragilEase™ PCR-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对FMR1基因(CGG)n重复数进行分析,并对前突变/全突变携带者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同时对智力障碍的全突变携带者女性进行X染色体失活模式检测。结果在201例不明原因智力障碍患者中共鉴定出15个脆性X综合征全突变家系(先证者为13男2女),智力障碍患者中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率为7.5%(15/201)。并对6名FMR1基因前突变/全突变携带者孕妇进行了产前诊断。智力障碍全突变携带者女性的X染色体失活模式均为偏斜失活。结论脆性X综合征在不明原因智力障碍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对不明原因智力障碍患者进行FMR1基因(CGG)n重复数分析,可以为患者及其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FMR1基因分析应作为不明原因智力障碍患者的一线检测手段。

  • 标签: 智力障碍 脆性X综合征 FMR1基因 产前诊断 X染色体失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良孕产史女性中脆性X智力低下1基因(FMR1)突变的携带率,并为携带者提供产前诊断。方法收集819例具有不良孕产史女性的外周血样本,应用三联重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triplet repeat primed PCR,TP-PCR)技术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FMR1基因的三核苷酸重复数(CGG)n,分析FMR1基因突变的携带率,并为携带者提供产前诊断。结果在819例样本中共检出灰区重复携带者9人,前突变携带者10人,FMR1突变的总体携带率为1/43。对6例携带者的7次妊娠提供了产前诊断,检出前突变女性胎儿1例,全突变男性胎儿1例。结论对具有不良孕产史的女性进行FMR1基因(CGG)n重复筛查,有助于为灰区和前突变携带者提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有效减少脆性X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 标签: 脆性X综合征 FMR1基因 CGG重复数 携带者筛查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脆性X综合征中钙结合蛋白Calbindin在神经元树突棘形态异常中的作用。方法我们选用FVB品系的FMR1基因敲除型(KO)和野生型(WT)小鼠,分别取新生l、3、5、7、10、14d,及成年(6周)的KO小鼠以及WT小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钙结合蛋白Calbindin在脑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分别对大脑纹状皮质、海马、颞叶听区、梨状皮质、丘脑及小脑的免疫阳性显色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在新生1d龄WT型及KO型小鼠中Calbindin免疫阳性细胞首先出现于梨状皮质和小脑皮质中,随着天龄的增长脑内其他各区逐渐出现Calbindin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且≤10dKO型小鼠Calbindin免疫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均显著高于WT型小鼠(P〈0.05)。结论FMRP通过负性调节脑内钙结合蛋白Calbindin的表达,这推测与FMR1基因敲除小鼠神经元树突和树突棘形态异常有关。

  • 标签: CALBINDIN FMR-1基因 FMRP 树突 树突棘
  • 简介:FragileXsyndromeisthemostcommonformofinheritedmentalretardationaffectingupto1in4000individuals.ThesyndromeisinducedbyamutationintheFMR1gene,causingadeficiencyinitsgeneby-productFMRP.ImpairmentinthenormalfunctioningofFMRPleadstolearningandmemorydeficitsandheightenedsensitivitytosensorystimuli,includingsound(hyperacusis).ThemolecularbasisoffragileXsyndromeisthoroughlyunderstood;however,theneuralmechanismsunderlyinghyperacusishavenotyetbeendetermined.Astheinferiorcolliculus(IC)istheprincipalmidbrainnucleusoftheauditorypathway,thecurrentstudyaddressesthequestionsunderlyingtheneuralmechanismofhyperacusiswithintheICoffragileXmice.AcuteexperimentswereperformedinwhichelectrophysiologicalrecordingsoftheICinFMR1-KOandWTmiceweremeasured.ResultsshowedthatQ-valuesforWTweresignificantlylargerthanthatofFMR-1KOmice,indicatingthatWTmiceexhibitsharpertuningcurvesthanFMR1-KOmice.WealsofoundtheratioofthemonotonicneuronsintheKOmicewasmuchhigherthantheWTmice.TheseresultssuggestthatlackofFMRPintheauditorysystemaffectsthedevelopmentalmaturationandfunctionofstructureswithintheauditorypathway,andinthiscasespecificallytheIC.ThedysfunctionobservedwithintheauditoryneuralpathwayandinparticulartheICmayberelatedtotheincreasedsusceptibilitytosoundasseeninindividualswithfragileXsyndrome.OurstudymayhelponunderstandingthemechanismsofthefragileXsyndromeandhyperacusis.

  • 标签: 下丘神经元 基因突变 点火性能 脆性X综合征 听觉通路 神经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早、中期孕妇进行脆性X智力低下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基因筛查,为携带高风险CGG重复数者提供产前诊断。方法采集2316名12~21+6周的孕妇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用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FMR1的CGG重复次数。对3例携带前突变者提供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结果FMR1基因CGG重复数中间型携带率为1/178,前突变携带率为1/772,未发现全突变患者或携带者。CGG重复最大频率等位基因为29次,占比49.29%,其次为30次(28.56%)、36次(8.83%)。病例1孕12+5周绒毛染色体检查示胎儿核型为45,X,FMR1基因CGG重复数为前突变,经遗传咨询后引产。其父母的重复数分别为70/-次、29/30次。病例2于孕20周行羊膜腔穿刺,胎儿FMR1基因CGG重复数为29/-次,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均未见异常,选择继续妊娠。病例3经遗传咨询后拒绝产前诊断,足月顺产一女婴,出生体重2440 g,随访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孕妇应在早、中期进行FMR1基因筛查,携带高风险CGG重复数者应进行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和家系筛查。

  • 标签: FMR1基因 基因检测 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0例卵巢功能减退患者FMR1基因动态突变筛查结果及临床干预后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卵巢功能减退患者50例,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A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B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C组(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运用FMR1基因动态突变检测技术,测定其CGG重复数,随访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本研究A组18例,B组10例,C组23例,最常见的CGG重复次数是30(17例,占34%),其次是29(14例,占28%)和36(13例,占26%),前突变和灰区各检测到1例,无全突变,前突变总发生率为1/50。本研究50例卵巢功能减退患者中48例已婚者积极干预后7例成功妊娠(其中1例供卵助孕),妊娠率达12.5%。结论卵巢功能减退患者FMR1基因前突变发生率高,早期进行临床干预后可提高其妊娠机率。本研究将为卵巢功能减退患者孕前遗传咨询和生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建议。

  • 标签: 卵巢功能减退 FMR1 遗传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脆弱拟杆菌BF839干预对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1(Fmr1)敲除(Fmr1 KO)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社交新奇偏好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周龄30只FVB系Fmr1 KO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mr1 KO组(n=15)和Fmr1 KO+BF839组(n=15),Fmr1 KO组小鼠每天自由饮用高压灭菌自来水,Fmr1 KO+BF839组小鼠每天饮用BF839菌液(10 mL/d)。另取11只每天自由饮用高压灭菌自来水的野生型(WT)小鼠作为对照(WT组)。干预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小鼠间逃避潜伏期、穿越原平台次数的差异,采用三箱社交实验观察各组小鼠间与陌生小鼠接触次数、接触时间的差异。结果 Fmr1 KO组小鼠第4天的逃避潜伏期[(46.06±10.29) s]明显高于WT组[(33.39±12.02) s],Fmr1 KO+BF839组小鼠第4天的逃避潜伏期[(28.39±9.07) s]明显低于Fmr1 K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BF839组小鼠第4天的逃避潜伏期略低于W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组小鼠穿越原平台次数[0.00(0.00,1.00)次]略低于WT组[1.00(0.00,1.00)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BF839组小鼠穿越原平台次数[1.50(1.00,2.00)次]明显高于Fmr1 KO组及W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组小鼠与陌生小鼠的接触次数[5.50(0.50,12.75)次]少于WT组[7.00(4.00,17.00)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BF839组小鼠与陌生小鼠的接触次数[23.00(16.00,36.00)次]明显多于Fmr1 KO组及W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组小鼠与陌生小鼠的接触时间[9.50(0.50,41.95) s]明显少于WT组[142.00(65.00,171.6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BF839组小鼠与陌生小鼠的接触时间[69.60(50.40,98.40) s]明显多于Fmr1 K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BF839组小鼠与陌生小鼠的接触时间少于W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839早期干预能明显提高Fmr1 KO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社交新奇偏好能力,甚至使Fmr1 KO小鼠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BF839有可能成为治疗脆性X综合征及孤独症的新工具。

  • 标签: 脆弱拟杆菌839 脆性X综合征 孤独症 学习记忆能力 社交新奇偏好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OBSL1基因编码细胞骨架适配蛋白,其在连接细胞膜结合胞核蛋白中发挥细胞质支持网络作用,与3M综合征等疾病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多与此有关,而在其他疾病的研究中少见。本文旨在对OBSL1基因的结构、功能、与3M综合征及肿瘤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OBSL1 分子机制 3M综合征 肿瘤
  • 简介:以油茶湘林4号为材料,通过RT-PCR和RACE的方法克隆出油茶磷酸转运子Pht1基因家族一个成员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oPht1;1(GenBank登录号:JX403969),通过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不同磷浓度下该基因在根系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oPht1;1CDS长度为1626bp,编码542个氨基酸,与其他物种的Pht1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与夹竹桃科长春花的Pht1相似性最高,达到88%;蛋白质二级结构和拓扑结构预测表明,CoPht1;1具有跨膜蛋白的主要特征,与其他物种的Pht1具有一致性;实时定量RT-PCR结果表明,油茶Pht1基因的表达受低磷诱导,并在受磷胁迫处理(P浓度为0.1mmol/L)15d时表达量最高。

  • 标签: 油茶 Pht1 1 磷转运子 基因表达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SYNGAP1基因相关儿童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3月至2020年10月就诊的13例SYNGAP1基因变异相关癫痫患儿,并进行随访,对其临床特点、脑电图、头颅影像学、基因结果、治疗等进行总结。结果13例患儿(男4例、女9例)随访到12例,末次随访年龄5岁7月龄(3岁1月龄至9岁)。癫痫发作起病年龄为2岁(4月龄至3岁),发作类型包括眼睑肌阵挛伴或不伴失神(9例)、肌阵挛发作(5例)、不典型失神(4例)、可疑失张力发作(4例)、跌倒发作(6例,具体发作类型不详),发作频率每日数次到百余次。4例表型类似肌阵挛-失张力综合征。10例发作有诱因,包括进食(5例)、情绪(5例)、发热(3例)、声音(2例)、劳累(2例)等。10例患儿脑电图提示9例发作间期广泛性或局灶性痫样放电,监测到不典型失神4例、肌阵挛发作2例和眼睑肌阵挛伴失神发作1例。12例中9例加用丙戊酸钠均有效(发作减少50%以上),5例联用左乙拉西坦3例有效,至末次随访3例发作相对控制(6个月至11个月),余7例仍有发作(数日1次或每日数次)。13例均存在发育落后(语言落后为著),2例重度,10例中度,1例轻度。13例患儿携带SYNGAP1基因变异,均为新生变异,包括12个变异位点。其中移码变异4个,无义变异4个,错义变异2个,剪切位点变异2个。结论SYNGAP1基因相关儿童癫痫起病年龄较早,发作类型多样,主要发作类型为眼睑肌阵挛伴或不伴失神,还可有肌阵挛发作、不典型失神、跌倒发作等。丙戊酸治疗多有效,部分可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存在不同程度发育迟缓,以语言落后为著。

  • 标签: 癫痫 基因,SYNGAP1 发育落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于STR位点突变率较高,平均突变率为2.1×10^-3,用STR进行亲子鉴定时需慎重。我处在进行一例亲子鉴定时,检出1例CSF1P0基因座不符合亲子遗传关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基因突变 DNA检验
  • 简介:本研究对基因枪导入了pBAC128F/R质粒(含有玉米Adh1内含子1的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bar基因作为选择标记,以来自拟南芥菜逆境诱导表达类型——亲水蛋白rd29b基因的启动子驱动脱水应答转录因子DREB1B基因的逆境诱导表达类型质粒)的T4代转基因小麦进行了稳定表达研究。PCR、PCR—Southern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外源转录因子DREB1B基因已稳定整合到转基因株系的基因组中。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株系的DREB1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有所增强。叶片除草剂抗性检测结果显示有8个转基因株系可抗到150mg/L。叶片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有4个株系(编号为1,18,30和76)的脯氨酸含量提高幅度较大,同一株系,干旱与未干旱处理相比,脯氨酸含量提高了3~5倍。干旱处理后的转基因植株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脯氨酸含量高2~3倍。在干旱条件下,T4代田间小区产量统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有4个转基因株系(编号为30,51,70和76)的产量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有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利用逆境诱导型rd29b基因的启动子来增强外源DREB1B基因的表达,能显著改良小麦的抗旱性。

  • 标签: 小麦 转基因 DREB1B基因 脯氨酸 抗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