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大量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前期针对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两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EMPA-REGOUTCOME和CANVAS)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glucosetransporters2,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和坎格列净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

  • 标签: 心血管 真实世界 抑制剂 SGLT-2 患病率 死亡率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值与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检测C-RP和血脂(TC、TG、HDL-C、LDL-C),并根据C-RP值的升高与正常分为两组。4年后再回访每位患者,并比较两组的死亡。结果C-RP升高组的死亡明显高于C-RP正常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心病、脑梗死患者的C-RP值与死亡密切相关。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死亡率
  • 简介:患者,女,17岁,体重49kg。因“右腿红肿疼痛”于1999年1月25日入院。经确诊,为“右胫骨上端骨肉瘤”。既往无药物不良反应史。室验室检查:白细胞4.2×10~9/L,红细胞4.17×10~(12)/L,血小板159×10~9/L.,ALT9U/L,AST22U/L,肝肾功能正常,遂决定执行化疗方案。经水化碱化后,于1999年2月1日给予患者静滴甲氨蝶呤12g,滴注时间4h,并于滴注完毕后6h给予患者肌肉注射甲酸四氢叶酸钙15mp进行解救,每6hi次,共12次。二月6日,患者唇及口腔有少许溃

  • 标签: 甲氨蝶呤 化学治疗 用药剂量 骨肉瘤 药物不良反应 死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长期服用小剂量拜阿司匹林的影响关系。方法 从2020年5月-2022年8月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进行观察,所有对象均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其中观察组均为44例服用拜阿司匹林患者,另外对照组均为44例未服用拜阿司匹林患者,将两组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予以比较,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上均比对照组留置时间更长,(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为6.8%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18.2%,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来说长期服用小剂量拜阿司匹林有助于留置时间延长,减少患者痛苦的同时,降低各种不良反应产生,保障老年患者安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老年人 静脉留置针 小剂量 拜阿司匹林 留置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将我院干部病房1980年至1991年以来死亡病因作一临床分析。由于老年人一人多病,本文统计时根据与死亡有直接关系的主要疾病为病因。1一般资料十一年来,我院干部病房共死亡202人:年龄最小者49岁(脑梗塞);最大者92岁(胆系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见表。

  • 标签: 干部病房 感染性休克 胆系感染 脑梗 病因分析 临床分析
  • 简介:中秋过后的一天下午,林先生走进药店。值班的药师小玲主动走上前来打招呼:“先生您好.需要些什么药?”“哦,我想买治胃痛的药。”林先生边说边走到柜台前四处寻找。

  • 标签: 合理用药 剂量 药物 用药量
  • 简介:目的以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为例,对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对此类患者压疮发生和压疮持续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此次采取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平均为5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压疮发生及压疮持续时间情况。结果(1)观察组压疮发生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12/50),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2例压疮持续时间平均为(2.1±0.4)d,对照组12例压疮持续时间平均为(5.8±0.3)d,观察组压疮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压疮发生,使压疮持续时间缩短;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 标签: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 综合护理干预 压疮发生率 压疮持续时间
  • 简介:安宁疗护在台湾已走过了25年的历程,并取得了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全球姑息治疗排名中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骄人成绩。而在我国大陆,安宁疗护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近日,在我国多地举办的有关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等主题的人文医学研讨会上,来自台湾地区的赖允亮和杨友华两位医生受邀介绍了安宁疗护的“台湾经验”,引发与会者关注。

  • 标签: 死亡 安宁疗护 台湾地区 医学研讨会 姑息治疗 质量指数
  • 简介: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工作首要解决的基本任务,也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传统方法主要是根据尸体现象、超生反应和胃内容物消化程度进行推断。皮肤是机体死亡后保存时间最久的组织之一,近年来的研究针对死后皮肤大体形态学、组织形态学、温度、电阻抗、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为推测死亡时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法医学 死亡时间 皮肤 死后变化
  • 作者: 黎远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黎远刚历史上,人们通常认为心脏停止跳动才可代表死亡,即所谓的心死亡。这种传统的观念长期以来主导着人们的认知,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人们对于死亡的认知也发生的心的变化,提出了“脑死亡”的概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死亡原因以及预防方法,降低死亡。方法回顾106例脑出血死亡临床资料。结果死亡原因中脑疝52例(49.05%),活动性出血24例(22.64%),应激性溃疡14例(13.21%),其它16例(15.09%)。结论脑疝形成、活动性出血、应激性溃疡是脑出血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 标签: 脑出血 死亡 危险因素 脑疝 活动性出血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患者男,70岁。主因左侧胭动脉切开取拴术后6个月,阵发性左下肢疼痛2个月,于2005年8月12日收入院。诊断为:左下肢缺血,高血压,左髌骨骨折术后,脑梗塞后遗症,2型糖尿病。住院后治疗经过:入院后3d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胭动脉切开探查取栓术,左侧股一胭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后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法安明)5000IU皮下注射,2次/d,前列地尔(凯时)10μg静脉滴注,1次/d;常规服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拜唐苹)。术后5d患者左足第三、四脚趾皮肤呈黑色、干性坏疽,时常出现疼痛。术后8d天出现低热,加服华法林2.5mg口服,1次/d,

  • 标签: 脑梗塞后遗症 华法林 出血死亡 髌骨骨折术后 人工血管搭桥术 低分子右旋糖酐